澄思:心学大家读书法

心学是圣贤修习的大学问,其最终目标为成就圣贤境界。修习心学有多种功夫,读书为其中之一,也最是融精微于平常的功夫,因此历代心学大家均极为重视。

然而,虽说天下之人谁人不读书,可历代心学大家的读书法却迥异于世人。世人读书多是为了增长知识、提升技能、愉悦身心、陶冶情操而已,历代心学大家读书则志不在此。

大略而言,历代心学大家读书法大略有以下几种:

一、读书重在转化身心,变化气质,终究成就圣贤境界。

读书虽可增长知识、提升技能、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但历代心学大家读书目的却不仅仅如此。他们深入研读经典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转化身心、变化气质,最终能成就圣贤境界。所谓转化身心、变化气质,意即通过读书修学,让身体和心灵发生显在的变化,由内而外焕然一新;虽然肉身还是血肉之躯,但自己都能觉知当下之肉身已非昔日之肉身可比,而更为康健、通畅、无有滞碍;尤其是心性,则较以往更为虚灵、明觉、大公、仁慈。身心气质之变化,必然导致言行思虑的巨大变化,以往自私自利、执着滞碍的小我,将变得更为大公虚灵、融贯无碍了。如此精修,终将至于圣贤美、大、圣、神的境界。初心不一,则其行必殊,其果必异,故此古人重“慎独”并强调善始善终。

二、贵在“知本”,识得“学问头脑”,“学苟知本,则六经皆我注脚”。

读书做学问,是一件有根本头脑的大事;若离了根本头脑而读书,必然泛滥无涯,终究淹没于浩瀚典籍之中,皓首穷经而难得收获。孔子倡“一以贯之”,孟子提“本心”、“求放心”、“存心养性”,陆象山扬“发明本心”、学必知本,王阳明专“致良知”,都是说得读书做学问的根本头脑。此根本头脑,并非在外,而恰恰就在自家身心之中,本自具足。若能立得此根本,则六经皆我注脚、诸教皆为枝叶。若不能立此根本之“大”(孟子曰:“立乎其大,则小者不可夺也。”),则难免为细枝末节牵缠滋扰。即使欲立此根本,然非基于自家身心而来,则还是向外求道于万物了。如此舍近求远、舍己求彼,终究远离根本头脑。

三、重在识得圣贤功夫,用得圣贤功夫,并力求践迹而入、登堂入室,与圣贤终究印心,而非纠缠于文字。

纵观历代心学大家有关读书修学的文字可知,心学大家读书,不重文字训诂,也不重文辞华美,而专意透过文辞直达圣贤心地,识得圣贤自己所用及开示后学的功夫,并能笃信无疑循顺实修,践迹而入验诸圣贤,终究登堂入室。心学大家视经典为筌蹄,得意则忘言,绝不纠缠文字,甚至常见以我解经者,诸种文字言说一归于清明自心,合于浩荡大道。合此心,顺乎道,则即使文辞鄙陋,也可奉为圭臬;离此心、违此道,则即使行文华丽,也还是可弃之糟粕。如“求放心”之说,孟子原意在于寻回放逸的本心,王心斋则反其道而用之,阐释为求得顺道而放之本心。两者意义截然相反,持守经典者视王心斋之言为悖逆不常,然从修学之理言之,则两者实皆正理,言虽异,又何妨?

四、重在先读圣贤之书,再及其他。

从古至今经籍典册汗牛充栋,其中不仅有精纯者,更有庞杂者,可谓良莠不齐。若不加选择而随意读书,则难免精金、泥沙混杂而下,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使得心地染污严重。所以,历代心学大家读书,都非常注重精省气力,集中精力先读圣贤之书,待养得清明之性,复得本具之明,再旁及通贯其他侧重外用之书籍,终究体用内外通贯无碍了。世人读书,则往往漫无目的地泛览博观,或者随己兴趣偏颇而读,两者皆不分良莠,等量齐观,精金、泥沙一齐吸收,如此又如何能够有好的效果呢?

五、不贵多,贵精透。

世人读书,常以数量论优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他们常以为,只有读书读得多,才能称得上知识渊博、智慧超群。然而,心学大家读书却不如此。须知,从古至今真正清明透彻的经典毕竟不多,更多的是清明、蒙昧夹杂不堪的典籍以及流于偏斜的典籍。心学大家读书,贵在选择经过历代大家验证无疑的精明经典而参研,且读书时不贵多而重精一、透彻,务必参研经典至于经由己心出、言与己行合、圣我难分的境地,方为真正明彻读书之道者,方得读书之真境界。阳明高徒王心斋之所以觉得一部《大学》足矣,加一部《中庸》都是多余,正是说得此意。

六、重在疑中信,信中疑,终究由疑而信,由信化疑。

研读书籍难免有疑问,这点无论是世人还是心学大家概莫能外。然而,世人读书要么疑、要么信而少有中道者。其实,世人的疑,常是跟随流俗、不经深思的疑;世人的信,也常是盲目跟从、未经验证的信。世人之所以如此,实因对读书、学问缺乏深入思考,并未真正建立正见所致。正见未立,则邪见、俗见自然入得其心。同样面对疑信问题,心学大家的处理方式则截然不同。虽然他们不轻易苟同圣贤所言,但对圣贤及其流传下来的经典有着最基本的尊敬,同时也深知读书之意义与读书的终极目标。正因如此,心学大家研读经典,常是在疑中立信,在信中生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大疑破除则笃信树立。笃信立,又会反过来破除深层次的疑惑,终究坚信不疑。有此坚信不疑,何愁经典不透,何愁学问不进?

七、贵在不疾不徐,平平读去,常年涵养,温故知新。

世人读书多急于想获取内心所想要的知识、技能、境界,所以多是囫囵吞枣,一目十行。在他们眼里,读书是跟其他日常之事处于同一层面的其中一件事情而已,虽也重要,但无需特别强调和重视,所以往往先急切而后懈怠。心学大家读书则不然,他们多是不疾不徐地平平淡淡读来、反反复复读去,一部经典可以读上若干年,甚至终身都在读,而且他们不会设立所谓的读书目标,更不会设立读书时限。心学大家读书如老农种地,春播种,夏灌溉,秋收藏,来年又复如此,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不强勉,不懈怠,日积月累自然收获颇丰。另外,心学大家读书崇尚温故知新。此“故”非故有的学问知识,而是固有的本心良知,心学大家通过不疾不徐而平淡读去,一再重“温”固有的、本有的本心良知,并因此而知得与时俱进的诸种方便与外用之术(“新”)。正因如此,心学大家读书即使破得万卷,终究只是读得一书而已——《本心良知》;即使常年只读一本书,却又是读尽天下之书了。此中微妙,诚难言说。

八、贵在以有字之书而通无字之经,由一心而通诸经。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世间再好的经典终究还是难能全面地、准确地表达圣贤的深意。所以,追根溯源,经典始终是有其局限的,如此则有局限的经典文字与廓大的圣贤深意之间就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世人读书,若能穷尽圣贤经典所明确表达之意蕴已是难得;而心学大家读书,则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跨越经典局限与圣贤深意之间的鸿沟,由有字的书籍而通贯无字的经典,全然与历代圣贤之心无碍通贯,如此则圣贤明确开示的文字意蕴与想表达却无能表达或不便表达的深刻内蕴(也即本心良知)全然呈现,终究由一心而通贯诸经了。如此,方能称得上读书的高妙境界。

心学大家读书之所以与世人读书差异巨大,并非其故意标新立异、特立独行,实因大道生生、天命流行本来如此,他们也只是顺道而言行,顺道而读书而已。惟其顺道而读书,方有真得、大得,方能终究证得本自具足的大道本心。愿天下之人好读书,读好书,书读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