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三针 阴三针 闭三针 褐三针

神奇的【阳三针】

神奇的【阳三针】

组穴处方:气海穴,关元穴,肾俞穴。

一、组穴主治

遗精,阳痿,不育等男科疾病。

二、局部解剖与进针精要

(一)气海穴

1.穴位定位

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1.5寸。

2.局部解剖

(1)针刺层次:皮肤~皮下组织~白线。

(2)穴区神经、血管:主要有第11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分布。

3.操作方法

排尿后,直刺1~1.5寸。孕妇慎用。

(二)关元穴

1.穴位定位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2.局部解剖

(1)针刺层次:皮肤~皮下组织~白线。

(2)穴区神经、血管:主要有第12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分布。

3.操作方法

排尿后,直刺1~1.2寸。孕妇愎用。

(三)肾俞穴

1.穴位定位

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局部解剖

(1)针刺层次: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腱膜和胸腰筋膜浅层~竖脊肌。

(2)穴区神经、血管:有第2、3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浅层)和第2、3腰神经后支的肌支(深层),及第2腰动、静脉的分支分布。

3.操作方法

直刺1~1.5寸。

三、组方方义

“阳三针”由关元穴、气海穴、肾俞穴组成,是根据脏腑辨证组穴配方,选用与肾脏密切相关之特定穴,以治疗男科疾病。其中,关元穴属任脉,为元阴元阳所在,善于补肾助阳、补虚益损;气海穴,属任脉,为先天元气之海,善补虚损;肾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肾脏背俞穴,肾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是补肾益精要穴;三穴合而用之,调整肾脏气机,以益精生髓,温肾壮阳。

四、组方变化

遗精、不孕不育者,配足三针穴、次髎穴,伴腰膝酸软者,加腰三针。

神奇的【阴三针】

神奇的【阴三针】

组穴处方:归来穴,关元穴,三阴交穴。

一、组穴主治

月经不调、原发性痛经、盆腔炎等妇科疾病。

二、局部解剖与进针精要

(一)归来穴

1.穴位定位

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旁开2寸处。

2.局部解剖

(1)针刺层次: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外侧缘。

(2)穴区神经、血管:主要有髂腹下神经,及腹壁下动、静脉分布。

3.操作方法

直刺1~1.5寸。

(二)关元穴

1.穴位定位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2.局部解剖

(1)针刺层次:皮肤~皮下组织~白线。

(2)穴区神经、血管:主要有第12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分布。

3.操作方法

排尿后,直刺1~1.2寸。孕妇愎用。

(三)三阴交穴

1.穴位定位

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2.局部解剖

(1)针刺层次:皮肤~皮下组织~趾长屈肌~胫骨后肌~拇长屈肌。

(2)穴区神经、血管: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和胫神经(深层),及大隐静脉与胫后动、静脉分布。

3.操作方法

沿胫骨内侧缘直刺1~1.5寸,有麻胀或放电样针感为佳。孕妇禁针。

三、组方方义

“阴三针”由归来穴、关元穴、三阴交穴组成,是根据经脉循行组穴配方,以治疗月经不调,盆腔炎等妇科疾病。其中,归来穴位居下腹部,临近卵巢,且属于足阳明胃经,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可以补血益精,调理天癸;关元穴属任脉,位居小腹部,为元阴元阳所在,且是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善于补益元气而调理冲任;三阴交穴属脾经,为足三阴经交会穴,足三阴经均循行经过阴部,为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患要穴,善于疏肝理气活血;三穴配伍,远近结合,上下相迎,补而不滞,利而不虚,共奏益气生血,理气活血,调理冲任之功。

四、组方变化

月经不调或闭经、崩漏、带下者,加足三针;

痛经者,加次髎穴。

神奇的【闭三针

神奇的【闭三针】

组穴处方:水沟穴,十宣穴,涌泉穴。

一、组穴主治

中风闭证(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肢体强痉、大小便闭)。

二、局部解剖与进针精要

(一)水沟穴

1.穴位定位

在人中沟正中线上1/3与下2/3交点处。

2.局部解剖与进针精要

(1)针刺层次:皮肤~皮下组织~口轮匝肌。

(2)穴区神经、血管:主要有眶下神经的分支和面神经颊支,及上唇动、静脉分布。

3.操作方法

向上斜刺0.3~0.5寸,强刺激,或用指甲按切。

(二)十宣穴

1.在手十指尖,距离手指甲游离缘0.1寸(指寸)。

2.局部解剖

(1)针刺层次:皮肤~皮下组织~口轮匝肌。

(2)穴区神经、血管:主要有眶下神经的分支和面神经颊支,及上唇动、静脉分布。

3.操作方法

浅刺0.1~0.2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三)涌泉穴

1.穴位定位

在足底,足底第2、第3趾趾缝纹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处,足趾跖屈时凹陷中。

2.局部解剖

(1)针刺层次:皮肤~皮下组织~跖腱膜(足底腱膜)~趾长屈肌腱~第2蚓状肌~第1骨间足底肌。

(2)穴区神经、血管:有足底内侧神经分支及来自胫前动脉的足底深弓分布。

3.操作方法

直刺或向太冲穴透刺0.8~1.2寸。

三、组方方义

'闭三针’由水沟穴、十宣穴、涌泉穴组成,是根据腧穴的协同功能组穴配方,以治疗中风闭证。中风闭证多以痰瘀互结、窍闭神昏为主要病机,症见神识昏蒙、牙关紧闭、肢体强痉,选取位于口鼻之间水沟穴,乃任督相交、阴阳相通之处,且属督脉,督脉循行背部正中,与诸条阳经交汇,且上行于脑,贯心络肾,遂可交通阴阳、通督调神、醒脑开窍;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五输穴的井穴,上通于脑,可醒神开窍;十宣穴,位于手指未端,为阴阳经气交接处,点刺出血,可宣泄邪气、醒脑开窍;三穴合用,协同增幅,效专力宏,共奏交通阴阳,开窍醒神之功。

四、组方变化

中风闭证,加内关穴、合谷穴、太冲穴。

神奇的【褐三针】

神奇的【褐三针】

组穴处方:颧髎穴,太阳穴,下关穴。

一、组穴主治

黄褐斑

二、局部解剖与进针精要

(一)颧髎穴

1.穴位定位

在面部,当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

2.局部解剖

(1)针刺层次:皮肤~皮下组织~颧肌~咬肌~颞肌。

(2)穴区神经、血管:浅层主要有上颌神经的眶下神经分支、面神经的颧支和颊支、面横动脉和静脉的分支或属支分布;深层主要有三叉神经的下颌神经分支分布。

3.操作方法

直刺0.3~0.5寸,斜刺或平刺0.5~1寸。

(二)太阳穴

1.穴位定位

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2.局部解剖

(1)针刺层次: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颞筋膜~颞肌。

(2)穴区神经、血管:主要有浅层的上颌神经颧颞支和颞浅动脉的分支,以及深层的下颌神经肌支与颞浅动脉肌支分布。

3.操作方法

直刺0.8~1寸,针感向眼内或目上放散者为佳。若针下有硬物感,应是到达颞骨,将针提出0.2寸即可,切莫继续深入。

(三)下关穴

1.穴位定位

闭口,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下缘与下颌切迹之间的凹陷中。

2.局部解剖

(1)针刺层次:皮肤~皮下组织~腮腺~咬肌~颞肌与下颌骨髁状突之间~翼外肌。

(2)穴区神经、血管:主要有面神经颧支、下颌神经及其耳颞神经分支,及面横动、静脉和深层的上颌动、静脉。

3.操作方法

直刺1~1.2寸,以麻、胀感为佳。留针时,嘱患者不做张口动作,避免折针。

三、组方方义

中医认为,黄褐斑为肝肾阴虚,气血运行受阻,不能润泽面部肌肤所致。根据病灶周围组穴配方,分别在面部上、中、下三处黄褐班好发部位,取太阳穴、颧髎穴、下关穴三穴合用,加强诸穴调整面部经气,以行气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消斑。

四、组方变化

肝郁血瘀型加合谷穴、太冲穴、三阴交穴;

脾虚血瘀型加血海穴、足三里穴、脾俞穴;

肾虚血瘀型加肾俞穴、命门穴。


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