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高考不到1个月,扬州名师支招语文政治历史学科复习
扬州发布记者 楚楚 田文荟 刘冠霖
距离高考不足1个月,高三学生如何科学复习、调整心态,老师如何引导学生复习?今天,扬州发布邀请扬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一线教师,分别对语文、政治、历史三门学科给予科学的复习指导。
【语文】 做到纲举目张、查缺补漏
蒋玲慧 扬州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扬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语基,要稳固基础,总结规律。
针对各类文体阅读和语言基础知识运用,同学们应该从以往的题海里跳出来,在较为标准的真题试卷里总结概括基本题目类型,对试题进行归类分析总结,利用这个过程将知识点再系统地梳理一遍,并根据自己高三以来所做的综合试卷,回顾错题,整理错因,看看自己需要针对哪几种题型进行强化,有的放矢,不可盲目撒网。最后阶段,要强化夯实基础,名句默写中要对难写易错的字加以关注,强化记忆;文言文要梳理以往的字词积累,适当练习保持语感,可回到经典课文复习重点字词和句式。在落实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善于总结规律,通过类题研究,变“刷”题为“看”题和“审”题,明确答题规范,梳理答题规律。
作文,要回顾习作,梳理素材。
系统回顾高三复习阶段自己所写的作文,总结成败得失。光“看”还不够,还应该针对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修改、复写相关段落,使之符合规范并有亮点。对平时积累的作文素材进行再梳理,分门别类,盘活“内存”。对各种特定情境下的文体格式(如书信、演讲稿、读书报告)全面温习,避免混淆。尤其要注重行文的情境意识和对象意识。同时,也要关心时事热点和当下生活,关注媒体的时评文章,对热点素材进行分块切割整理,行文时使自己的议论富于时代感。也可以适当做些审题列纲训练、片段训练、仿句练习等,保持手感。最后阶段,建议读读语言有特色的优秀议论文来保持语感,为高考的到来做好准备。
【历史】以3至5份试卷为一组整理分类再研究
曹伟 扬州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高中历史学科带头人
2021年高考有鲜明的过渡色彩,是新高考方案施行、新课标出台、新教材使用背景下的第一次高考,但历史学科仍在使用旧教材、旧课标。在最后复习冲击阶段,该如何备考?个人提出如下建议,仅供参考。
1、查漏补缺
要找准个人复习过程中暴露的薄弱环节,是基础知识问题,还是方法技巧问题。就基础知识而言,需要整理出平时没有或很少考查的知识内容。要扎根于每一个考查内容,细致、全面梳理,不留知识盲点,这主要通过个人努力解决。如果是方法技巧问题则需要多向老师请教,在教师帮助下,有针对性解决问题。
2、总结提升
在高三复习过程中,经历了多次模拟测试,最后阶段要回头看,进一步消化。建议以3至5份试卷为一组进行整理,分类再研究,如集中研读中国古代史习题,或专注于开放性试题(小论文题)。试题研读要与考查内容相关联,注意回归教材;更重要的是理清考查路径,在试题环境中理解知识。
3、保温练习
通过练习,熟练知识内容和解题技巧。最后阶段选择题训练是重点,建议每天做15或16道选择题。非选择题训练,要聚焦解题思路、语言锤炼、答题规范等,不要过多纠缠于具体答案。特别提醒:最后一个月要落实好基础知识!
【政治】创设情境推动基本知识的深度理解
陆芸 扬州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扬州市政治学科带头人
三十天冲刺有效举措:
1.回归教材,优化体系
①整合五大模块(经济、政治、哲学、文化、国际组织)的知识,构建立体知识体系,强化知识内在逻辑联系。
②防止“回生”现象出现,课堂20分钟知识背诵要引导学生回归教材,查缺补漏,循环记忆。
③对于基本知识,要创设情境推动学生从简单识记,模式化运用到深度理解,内化为核心素养,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重视选修,确保得分
①有些题型和内容任课教师预测不了,但选修模块教师可以通过分析研究摸索出基本规律。
②每年江苏各市的主要模拟考试卷都会猜测当年可能会考到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范围,但高考命题组一般都会回避已涉及的内容,或即使范围相似相近但设问的切入口也会不同。
③多年的命题使得选修部分所涉内容越来越广,没考的内容越来越少,这就为应考师生猜中命题主题提供了很大可能,教师要加强复习的预测性、有效性、针对性研究。
3.分析数据,精准施策
①要充分利用历次测试训练的大数据,尤其两次省适应性考试、七市联考的重要数据对学生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指导,提升复习效果。
②强化平时练习、大型模拟考试中出现的易混易错知识的纠错练习,力争降低失误率,全面提高成绩。
③多研究学生的思维过程,突破静态知识点的记忆、背诵,重视对材料和情境的认真分析,能准确迅速捕捉有效信息。提升其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
编辑:凌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