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师大看如何准备自备稿件
●●●
当然,我很清楚,现在这个时候再来意图调整修改自备稿件是完全不现实的事情了。可却并不妨碍我们从刚刚进行完毕的考试中验证我们之前自备稿件准备策略的正确与否,或许能给后来者以启示。
我的学生刚刚参加完省联考和东北师范大学的校考,在两场考试中,考官均对她的自备稿件呈现出极大的兴趣,几乎全部听完。如果说只是一地考官也就罢了,一南一北相隔数千公里的两种考试环境的考官均给出相同反应,足可见该生自备稿件项目的成功,至于分数,自然也就不低了。
孺子牛解读
每年暑期后到考前这几个月,是学生们确定自备稿件的高峰期,教书的这十年来,我发现艺考生在自备稿件项目里有几个普遍的顽疾:
1、刻意求新求怪。你说你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稿件好不好,当然好呀,可是这显然不能强求,咱们不能为了求新而求新,对传统稿件视而不见。刻意求新不能作为选稿的第一原则。这其中还有一个误区就是,学生们都觉得常见的稿子很俗,《我的心》很俗《嘎达梅林》很俗《跪拜的藏羚羊》很俗,可真实的情况却是这些人连基本的朗诵技巧都还不能掌握,相反的,如果是一个得到良好辅导的考生,一样会把这些所谓“俗稿”表达出相当令人亮眼的风格,一样能把多数人PK下去。
2、你喜欢并不是我喜欢。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拿一些抒情写景类散文给我让我辅导,多数情况下第一时间就被我毙掉了,让学生重新选稿。抒情写景散文普遍偏向平淡,本身平实的基调让一个尚未成年的朗诵爱好者能够比较生动的表达出来,难于登天。选择抒情写景散文等于失败的开端。这里要多提一句的是,有些家长会参与到孩子的专业辅导中来,他们会以他们对朗诵的理解来为孩子选择稿件,而写景抒情稿件作为日常欣赏尚可,绝非是应试型的稿件。
3、表达过平。一是语言表达没有变化,从头到尾像是喃喃自语,没有松紧高低变化;二是变化的幅度不够,这一误区多出现在有一定基础的考生身上,他们已经开始了解需要有起伏,但对起伏的度拿捏的不准,这就造成变化的幅度过高或不够,始终没有在合适的区间。
那么,我就以我的这名学生为例,和大家分享我在对学生进行自备稿件辅导时会最先完成的两个工作。
1
定风格
完全不用急于在辅导的伊始就拿一篇确定的稿件给学生然后开始练习。而是先从学生的嗓音条件入手,参考性格特点,结合外貌风格,定下大致适合的稿件风格。比如该生,声音亮、实,性格直率,我便在偏纪录片讲述型的历史题材故事片段中为她定位稿件。因为这样的声音给人以信任感,并且有一定厚度,刚好符合伟人历史题材的表达要求。
2
修稿件
每个人的语言表达风格、模式都是各有其特点的,此时就需要对稿件根据个人特点进行段落和内容的调整。这个女生的表达特点在于感情下沉部分尤其细腻,可是我们都清楚,高潮之后才会有低谷,因此我便将她稿件的讲述段落精简,甚至直接删除掉了两段,快速达到高潮部分旋即进入下沉区间,开始个人“炫技”——让考官听到她最为得意的语言表达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