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寄生
【中文名称】桑寄生
【拉丁名称】Taxillus sutchuenensis (Lecomte) Danser
【别 称】桃树寄生,苦楝寄生等
【所属类别】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檀香目-亚目:桑寄生亚目-科:桑寄生科-亚科:桑寄生亚科-族:桑寄生族-属:钝果寄生属-种:桑寄生
桑寄生为桑寄生科寄生植物。
【分布区域】产于云南、四川、甘肃、陕西、山西、河南、贵州、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江西、浙江、福建、台湾。
【药用部分】桑寄生科小灌木斛寄生的带叶茎枝。
【性 味】苦,平。
【归 经】归肝、肾经。
【功 效】祛除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养血安胎。
【临床应用】
1、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等症:
本品既能祛除风湿,又能补肝肾、强筋骨,对风湿痹痛、肝肾不足、腰膝酸痛最为适宜,常与独活、牛膝等配伍应用。
2、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痛、脚膝痿弱无力等症:
本品药性平和,专入肝肾,为补益肝肾要药,故对老人体虚、妇女经多带下而肝肾不足、腰膝疼痛、筋骨无力者亦每与杜仲、续断等配伍应用。
3、用于胎漏下血,胎动不安等症:
本品有补肝肾而兼养血安胎的功效,用于肝肾虚亏、冲任不固所致胎漏下血、胎动不安,常与续断、菟丝子、阿胶等配伍。
4、此外,本品又有降压作用,近年来临床上常用于高血压。
【处方用名】
桑寄生;
寄生
北寄生(洗净,晒干,切碎用)
【用量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文献摘录】折叠编辑本段药用价值
1、《本经逢原》:性专祛风除湿,通调血脉,故《本经》取治妇人腰痛,小儿背强等病,血脉通调而肌肤眉须接受其荫,即有痈肿亦得消散矣。
2、《别录》:主金疮,去痹,女子崩中,内伤不足,产后余疾,下乳汁。
3、《药性论》:能令胎牢固,主怀妊漏血不止。
4、《日华子本草》:助筋骨,益血脉。
5、《滇南本草》:生槐树者,主治大肠下血、肠风带血、痔漏。生桑树者,治筋骨疼痛,走筋络,风寒湿痹。生花椒树者,治脾胃寒冷,呕吐恶心翻胃;又用治梅疮毒,妇人下元虚寒或崩漏。
6、《本草求真》:桑寄生,号为补肾补血要剂。缘肾主骨,发主血,苦入肾肾得补,则筋骨有力。甘补血,血得补则发受其灌荫而不枯脱落矣。故凡内而腰痛、筋骨笃疾、胎堕,外而金疮、肌肤风湿,何一不借此以为主治乎。
【方剂选录】
1、独活寄生汤:治腰背痛,肾气虚弱,卧冷湿地当风所得:独活三两,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桂心、防风、芎藭、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各二两。上十五味细锉,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温身勿冷也。《千金方》
2、治妊娠眙动不安,心腹刺痛:桑寄生一两半,艾叶半两(微炒),阿胶一两(捣碎,炒令黄燥)。上药,锉,以水一大盏半,煎至一盏,去滓。食前分温三服。《圣惠方》
3、治下血止后,但觉丹田元气虚乏,腰膝沉重少力:桑寄生,为末。海服一钱,非时白汤点服。《杨氏护命方》
4、治毒痢脓血,六脉微小,并无寒热:桑寄生二两,防风、大芎二钱半,炙甘草三钱。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八分,和滓服。《杨氏护命方》
5、治膈气:生桑寄生捣汁一盏。服之。《濒湖集简方》
【按 语】
桑寄生苦甘而平,入肝肾经,功能祛风除湿,兼能补益肝肾,故用于痹痛日久腰膝酸软之症为主;而且补肝肾作用亦甚显著,是以肝肾不足而非因风湿者亦为常用要药,药性平和,效佳弊少,诚为佳品。此外,本品又能治胎动不安,胎漏下血之要药。还有降压作用,可用于高血压症。
【形态特征】
灌木,高0.5~1m;嫩枝、叶密被褐色或红褐色星状毛,有时具散生叠生星状毛,小枝黑色,无毛,具散生皮孔。叶近对生或互生,革质,卵形、长卵形或椭圆形,长5~8cm,宽3~4.5cm,顶端圆钝,基部近圆形,上面无毛,下面被绒毛;侧脉4~5对,在叶上面明显;叶柄长6~12mm,无毛。
总状花序,1~3个生于小枝已落叶腋部或叶腋,具花(2-)3~4(-5)朵,密集呈伞形,花序和花均密被褐色星状毛,总花梗和花序轴共长1~2(-3)mm;花梗长2~3mm;苞片卵状三角形,长约1mm;花红色,花托椭圆状,长2~3mm;副萼环状,具4齿;花冠花蕾时管状,长2.2~2.8cm,稍弯,下半部膨胀,顶部椭圆状,裂片4枚,披针形,长6~9mm,反折,开花后毛变稀疏;花丝长约2mm,花约长3~4mm,药室常具横隔;花柱线状,柱头圆锥状。
果椭圆状,长6~7mm,直径3~4mm,两端均圆钝,黄绿色,果皮具颗粒状体,被疏毛。花期6~8月。
【生境分布】
生于海拔20~400m的平原或低山常绿阔叶林中,寄生于桑树、桃树、李树、龙眼、荔枝、杨桃、油茶、油桐、橡胶树、榕树、木棉、马尾松或水松等多种植物上。
【鉴别技术】
1、显微鉴别:
(1)取该品茎横切面:表皮细胞有时残存。木栓层为10余列细胞,有的含棕色物。皮层窄,老茎有石细胞群,薄壁细胞含棕色物。中柱鞘部位有石细胞群及纤维束,断续环列。韧皮部甚窄,射线散有石细胞。束内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射线宽1~4列细胞,近髓部也可见石细胞;导管单个散列或2~3个相聚。髓部有石细胞群,薄壁细胞含棕色物。有的石细胞含草酸钙方晶或棕色物。
(2)粉末淡黄棕色。石细胞类方形、类圆形,偶有桑寄生-中药材分枝,有的壁三面厚,一面薄,含草酸钙方晶。纤维成束,直径约17μm。具缘纹孔、网纹及螺纹导管多见。星状毛分枝碎片少见。
2、理化鉴别:
取该品粉末5g,加甲醇-水(1:1)60ml,加热回流1小时,趁热滤过,滤液浓缩至约20ml后,加水10ml,再加稀硫酸约0.5ml,煮沸回流1小时后,用醋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30ml,合并醋酸乙酯液,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槲皮素对照品,加醋酸乙酯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用0.5%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水饱和)-甲酸乙酯-甲酸(5: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三氯化铝乙醇溶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化学成份】
桑寄生叶中含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槲皮甙及少量的右旋儿茶酚。
【药理作用】
1、对离体心脏的作用:
记录心搏率和收集每分钟冠脉流出液。给药前和给药时各连续收集5分钟,取平均每分钟值比较药效。结果相当0.25g生药稀释到100ml洛氏液,可显着增加正常搏动离体心脏的冠脉流量,平均增加97%,这一浓度基本上不影响心搏率。
2、抗心律失常作用:
注射脑垂体后叶素后,心电图先呈T波高尖,ST段抬高等心脏缺血表现,继之出现各种心律不齐,主要为室性早搏,其次为窦性心律不齐和心动过缓,少数可见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停搏等现象。
3、防治急性心肌梗塞:
豚鼠麻醉后分离时静脉并插管供滴注药物用。对照组将1ml哇巴因稀释成20ml,每1ml含哇巴因25μg进行滴注。然后根据豚鼠体重和滴速计算产生心律失常所需的哇巴因剂量。
4、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体内注射总甙4mg/kg能显着抑制AA-Na转化代谢后产生的MDA,MDA含量减少时光密度值明显下降,作用强度与乙酰水杨酸相似。
5、对缺血心肌中环核苷酸含量的影响:
应用后,缺血区心肌l小时cAMP/cGMP比值较心肌梗塞组缺血l小时心肌组的cAMP/cGMP比值有降低倾向(0.05<P<0.1)。
6、对实验性高血压逆转:
对DOCA盐高血压大鼠中枢脑啡肽异常改变的双向调节作用。
7、对免疫作用的影响:
可用于肿瘤治疗中,作为促进细胞分裂免疫刺激剂以控制和调整免疫系统。
【临床应用】
1、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将桑寄生制成冲剂,每包相当于生药1.3两。日服2次,每次0.5包,少数病例每次1包。观察64例,疗程4周至5个月不等。治疗期间,有高血压者继续服降压药,原用复方硝酸甘油者,仍继续服用。结果心绞痛症状改善的有效率为76%,其中显效(心绞痛程度减轻二级)率占24%;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为44%,显效者占25%。另报道,桑寄生对降低胆甾醇亦有一定作用。
2、治疗冻伤:
取桑寄生500g,加蒸馏水5kg,煮沸3min,过滤,滤液用文火熬制成膏。Ⅰ度冻伤用桑寄生膏2.5g,加入蒸馏水35ml,酒精8ml,白陶土4.5g,混合后涂敷患处(不能用于溃疡面);Ⅱ、Ⅲ度冻伤用桑寄生膏3g,加入甘油10g,单软膏35g,锌氧粉2g,调匀敷于局部。药物配制时须按处方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