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在儿科夜啼中的应用(小儿夜啼)

导读《育婴家秘》说:“夜啼其原因有二:一曰心热,一曰脾寒。”然临床疾病复杂,见证不一。本文作者从经方入手治疗小儿夜啼,以增读者见闻,广经方效验。

经方在儿科夜啼中的应用

作者:彭振声

夜啼是指婴儿日间安静,夜间啼哭不安,每晚如是,似有规律的疾患。一般责之于脾寒、心热、惊恐等所致,治疗中以时方为主。笔者通过临床实践,认为脾阳不足、心胃火盛、痰热、外感余热未清及伤食引起者亦非少见,均主用经方,随症出入,颇能得心应手。

1
理中汤
理中汤:人参、炙甘草、白术、干姜

原为太阴病主方

笔者用此方移治夜啼,不论素禀不足,或吐泻后伤脾,或药误后损伤,凡具有面色青白,四肢不温,便溏,舌淡,屈腰而啼者均可使用。

案例

吴某,男,6个月。患儿半月前因乳食不节致吐泻3天,日达10余次,经西药治疗后,吐泻停止,唯夜间啼哭不安,每晚如是,日间静如常人。视其面色青白,四肢蜷曲,手足不温,不欲乳食,便溏,屈腰而啼,舌淡,指纹淡红,隐而不显。证属脾阳不足、阴盛气滞,治宜温中健脾。

方拟理中汤加味:党参6g,白术5g,干姜3g,炙甘草3g,木香3g,钩藤5g。1剂后啼减,3剂啼止,诸症皆愈。

按:《诸病源侯论·小儿杂病》云:“小儿夜啼者,脏冷故也。夜阴气盛,与冷相搏则冷动,冷动与脏气相并,或烦或痛,故令小儿夜啼也。”本案禀赋不足,复加吐泻后脾阳受损,致阴盛气滞,郁积不舒,腹中绵绵作痛而啼作。故主以理中汤温中健脾,散寒止痛,药证合拍,而获良效。

2
泻心汤
泻心汤:大黄、黄连、黄芩

功能泻心火清胃热,主治夜啼属心胃热者

《幼科发挥》云:“诸热惊悸,不安多啼。此心脏本病也……甚者凉惊丸,三黄泻心丸。”考万氏三黄泻心丸,又名三黄五色丸,虽五衣为色(朱砂衣,青黛衣,雄黄衣,轻粉衣,芦荟衣各一分),但三黄实属本方原药。此方因病机皆为热毒壅积,三黄能泻心清热,故不论胎热、胎毒,或心火亢盛久用导赤散无效者,皆可酌情加味治之。

案例

朱某,男,3个月。患儿啼哭不休已1周余,曾服中药4剂(方药不详),因罔效而来诊。视其面色红赤,眵泪较多,烦躁不宁,尿短赤,便秘3天未行,舌尖红苔黄,指纹紫滞。证属心胃火热,治宜泻心火清胃热。

方拟泻心汤加味:大黄3g,黄芩3g,黄连2g,竹叶6g,蝉衣2g,钩藤3g,赤药3g,通草2g。水煎服。2剂后便润尿清,神安啼消。

按:《幼科释谜》曰:“多啼者,凡胎热、胎毒、胎惊,皆用此散,且无奇疾。”本案禀受胎中蕴热,心胃火炽,扰乱心神于内而作啼。故方用泻心汤加味泻心清胃,以解胎热,使火降热折则诸证自愈。

3
小陷胸汤
小陷胸汤:黄连、半夏、栝楼实

功能清热涤痰,原治痰热互结的结胸证

成无己云:“苦以泄之,辛以散之,黄连、栝楼实苦寒以泄热,半夏之辛以散结。”吾将此方移用于痰热夜啼,凡具有喉间痰声漉漉,声如拉锯,舌红苔黄者均可应用。

案例

洪某,女,8个月。患孩面赤微咳,喉间痰鸣,声如拉锯,夜间哭闹至天明已历5天,尿短,便微结,舌红苔黄腻,指纹紫滞。证属痰热上扰神明,治宜清热涤痰。

方拟小陷胸汤加味:黄连2g,法夏3g,栝楼实9g,胆星3g,天竹黄3g,人造牛黄1.5g(冲),通草2g,钩藤6g。3剂啼止,痰鸣明显减轻,继以上方加化痰之品而愈。

按:患孩痰热壅塞气道,上扰神明则喉鸣痰涌,夜啼而作,故方用小陷胸汤清化痰热为主。《医方集解》曰:“大抵此汤,病人痰热内结证用之。”痰热一清,则神安而寐也。

4
竹叶石膏汤
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半夏、麦冬、人参、甘草、粳米

功能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原治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呕。吾用此方去粳米治疗气津两伤之夜啼,疗效颇著。

案例

季某,男,1岁。患儿1周前患感冒,经中药治疗已愈,唯每夜啼哭不止,夜寐不实,尿短而赤,大便干燥,舌红尖尤甚,苔薄欠润,指纹淡紫。证属外感余热未清,热扰心神;治宜清解余热、益气生津,佐以安神;

方拟竹叶石膏汤加减:竹叶9g,生石膏9g,麦冬6g,太子参6g,甘草3g,知母5g,枣仁5g,钩藤6g,生地6g。3剂而愈。

按:小儿外感后夜啼,多属余热未清,热扰神明,耗气伤津所致,故用竹叶石膏汤出入3剂而病除。

5
小承气汤
小承气汤:大黄、厚朴、枳实

功能除满泻痞、轻下热结,主治夜啼属伤食者

凡具有腹胀、便硬、不欲乳食、苔浊腻者均可酌情使用。

案例

胡某,男,11个月。患儿夜睡不安,啼哭3天,伴不欲吮乳(口腔内未见异常)、腹部胀满,便结,舌苔厚腻,指纹紫滞。证属乳食不节、腑气不通,治宜荡涤肠胃之邪.

方拟小承气汤加味:生大黄4g,枳壳3g,厚朴3g,谷芽10g,莱菔子6g,内金3g,木香3g,钩藤5g。2剂后便通啼消。

按:小儿脾常不足,一旦乳食无度,常致脾胃受伤。本案患儿乳食失节,是导致夜啼不安的主要因素,故方用小承气汤加味以消导攻积,使腑通食化而诸证霍然。

文源:中医书友会 作者:彭振声

孩子夜啼,家长没招,中医诸法有良效

导读:本文选取内服、外敷、针灸诸法治疗小儿夜啼,也欢迎各位书友文后留言分享自己的诊治心得!

黑丑外敷治小儿夜啼

作者/李德营

方法:

黑丑(又名牵牛子)7粒,捣碎,用温水调成糊状,临睡前敷于肚脐上,用胶布固定。

适应症:

小儿白天饮食、嬉玩如常,黑夜睡后开始哭闹,天明前即止,经医院检查无异常发现者。

笔者用此单方治疗20例,大多在当夜就能止哭。

典型病例:

韩儿,男,1岁,1982年11月20日就诊。父代诉:患儿白天没有事,一到深夜12点无故哭闹,到天明前就止。到医院检查,说发育正常,未发现病变。服药月余,不见好转。即用黑丑敷脐,次日喜告昨夜安睡未啼。随访1个月无复发。

——《中医杂志》,1983年第4期


小儿夜啼单方

作者/王普锦

方药组成及服法:

蝉蜕6只(去足),钩藤6节,甘草、薄荷各0.5克,生龙牡各2克。水煎,当开水喝,日服5-6次,一剂分2天服完。

适用于婴幼儿每夜成人入睡开始哭闹,但去医院查体、化验未能找到原因者。如因患其它疾病而夜啼不宁者,此方无效。

——《中医杂志》,1981年第4期


小儿夜啼治验

作者/柴有华

我们应用本院张鹏举老中医的临证经验,在门诊治疗心火为患的夜啼小儿,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主要症状:

患儿夜晚啼哭不眠,甚至通宵达旦,面赤唇红,手心发热,尿黄而热,口干或口舌生疮,舌尖红,指纹红、脉数。

辨证立法:

心火内盛,扰及心神,故夜不安眠、啼哭躁扰;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火亢盛,移热小肠,则尿黄而热;舌为心之苗,心火盛则口干或口舌生疮,舌尖红;面赤唇红,手心发热,指纹红、脉数等均为内热之证。治宜清心泻热、安神镇惊。

方药组成:

黄连三分、麦冬一钱、竹叶一钱五分、灯心五分、炒枣仁一钱、茯神一钱。此为1周岁小儿用量,水煎两次,共取汁30毫升频服。方中除灯心药量不变外,其它药物应随年龄增长酌加。

睡中易惊加朱砂三分冲服,消化不良加神曲一钱。

病例:

王X X,男,1周岁。其母述患儿数天以来,每晚烦躁啼哭,很难入睡,一夜睡眠不足4小时,兼有小便短赤,食欲差。患儿舌尖红,脉数,心肺、腹部无异常。诊为心火内扰,神不安藏。给予上方加神曲一钱,连服3剂后病愈。

体会:

因心火内扰而致夜啼的患儿临床较为多见,本方清心热利小便、养心安神兼镇惊,用于这类患儿,药证相合,见效则快。对于食滞中寒而导致“胃不和则卧不安”的夜啼患儿应当分别论治。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1978年第9期


夜啼验方——夜啼散

作者/李书奎

方药及制备:

朱砂5~10克,天竺黄20克,胆星10克,黄连6克。

上药研细末,密封置于干燥、凉暗处备用。

功效:

清心泻火,定惊安神。

服法:

六个月以内者,每次0.3~0.6克;6个月至1岁,每次0.8~1.0克;1周岁,每次1.0~1.5克。每日2-3次。

张X,男,3个月。近1周来,每逢夜间12点左右,即啼哭,烦扰不安,不吮奶,两目微闭。查:体温37℃,咽部微红。胸透、血、尿常规化验未见异常。予夜啼散0.3克,每日三次。服三日后,夜啼遂止。

——《四川中医》,1988年第10期


夜间啼哭

作者/张显臣

小儿于夜间啼哭不睡,一个是脾胃受凉,一个是心中有燥热。脾胃受凉表现为手足少腹发凉怕冷,面青唇白,多伴不欲吮奶,可用炙甘草、干姜、云苓、陈皮治之;心中有燥热扰乱心神者,多见面赤舌红,小便色黄,可用淡竹叶、灯心草、栀子,多可投药即效。另有一种不因寒热之夜啼,用蝉蜕之腹研成细粉,人乳汁中搅匀喂之,其效甚好。

——《老中医张显臣60年难病奇治经验辑》,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针刺印堂穴治疗小儿夜啼

作者/吴琦

小儿夜啼见一种临床较常见的症状。它不仅影响小儿的身体健康,且影响成人的休息。由于小儿服药不便,往往不易为病家所接受。近年,我应用针刺印堂穴治疗小儿夜啼多例,方法简便,且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收集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例一:X X X,男,8个月。患儿近一月来,每晚哭闹不安,不能入睡。诊见面色萎黄,精神欠佳,食欲不振,舌淡红。针刺印堂穴一次即愈。

例二:XX,男,3个月。近1周来,夜间不眠,哭闹不安,白天睡眠时,稍有声响即易惊醒,食欲不振。针刺印堂穴二次即愈。

操作:

采用1寸毫针,用平补平泻的捻针手法。不留针,出针时用棉球压住,以防出血。

在针刺治疗小儿夜啼的过程中体会到:首先排除由其它原因而引起的小儿啼哭。此法对小儿夜啼效果均较好。一般针1~2次即可痊愈,最多针4~5次。大多数婴儿同时伴有食欲不振者,通过针刺治疗后,不仅夜啼痊愈,且食欲亦较前转佳。

——《新中医》,1984年第2期

文源:中医书友会

(0)

相关推荐

  • 【食疗偏方】75小儿夜啼

    夜啼是指婴儿白日嬉笑如常而能入睡,入夜则啼哭不安,或每夜定时啼哭,甚至通宵达旦,少则数日,多则经月,故又称夜啼.其原因有多种,如腹部受寒.过食炙烤之物.暴受惊恐,体质较弱及父母体质素虚等.有的因营养过 ...

  • 经方在儿科夜啼中的应用

    经方在儿科夜啼中的应用 杏林学苑 2019-08-20 ⊙作者:彭振声 ⊙编辑:杏林君 夜啼是指婴儿日间安静,夜间啼哭不安,每晚如是,似有规律的疾患.一般责之于脾寒.心热.惊恐等所致,治疗中以时方为主 ...

  • 用四逆散治疗乳母经前综合征意外治好乳儿的夜啼 – 经方派

    四逆散治疗女性情绪异常(易怒.焦虑.抑郁)是中医的常规操作了,但<汉方の临床>杂志上刊登的一例罕见病例中,用四逆散治疗乳母经前综合征意外治好乳儿的夜啼,令人深思. 病例介绍 女性,产后11 ...

  • 儿科常见病的治疗偏方夜啼

    夜啼:大人用一小撮绿茶放口内嚼碎,每晚睡前敷小儿肚脐,用布包好,次日晨揭去,连用3天.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夜啼(儿科)】

    夜啼 新生儿或小婴儿夜睡不安,易于啼哭,或每夜均定时啼哭,严重者通宵达旦,不能安睡,白天却神情如常者,称为夜啼.本病限于婴儿,尤以新生儿更多见.临床除夜啼外,一般情况良好,无发热.咳嗽.呕吐.外伤.泄 ...

  • 『秘方集锦』儿科:夜啼(秘方数:5)

    夜啼(秘方数:5)本病主要见于新生儿和婴儿.白天如常,入夜则啼哭不安,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故日夜啼.根据其不同证型有不同症状,如<幼幼集成夜啼证治>曰:"小儿夜啼有数证 ...

  • 子规夜啼有悟

    子规夜啼有悟 文/娄开宇 谷雨后的某日凌晨,迷糊中忽听夜空里传来"布谷.布谷"的鸣叫,一声比一声紧迫,一声比一声高亢.心中似有所悟,于是有了下面的这段文字. 鸟亦如人,有自己的姓名 ...

  • 夜啼

    夜啼 (概述) 夜啼是指婴幼儿入夜啼哭不安,时哭时止,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但白天能安静入睡的一种病证.古代儿科医籍中又称为儿啼.躯啼等.多见于新生儿及6个月内的小婴儿. 新生儿每天需要睡眠约 ...

  • 【阮劲平:小儿惊悸夜啼-辨证治疗】4

    小儿心常有余,肝常有余,故小儿受到惊吓常常引心肝经之热而诱发惊悸和夜啼.其症状:白天如常,入夜则哭闹,胆小易惊,或间歇发作或持续不已,甚至通宵达旦,或见灯火则啼,其啼哭之声多响亮,口中有热气喷人,面目 ...

  • 【施今墨:白芍10生甘草5蝉蜕8-婴幼儿夜啼】6

    施今墨:婴幼儿夜哭不宁,一味蝉蜕,煎水饮之,确有实效. 孩子晚上啼哭是很常见的疾患.尤其是小孩子,容易受到惊讶惊吓,或者心中烦热,晚上就会闹夜. 有个孩子,连续夜间啼哭一个多月,家里人用尽办法都没有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