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学中医之感冒篇(一)
普通感冒——桂枝汤
如果感冒“发热恶寒,时有汗时无汗,脉浮缓、头疼,鼻塞,身无力”。时而有汗,时而无汗,有汗的时候体温不高,一会没汗了,体温又高了,三十八到三十九度,没有太高的。
这是普通感冒,体温不甚高,头疼,不甚疼,身疼是酸软,身上有汗,或者是鼻塞、喷嚏、流鼻涕、咳嗽,有这些症状,恶寒程度比较轻,叫恶风,讨厌风。这是桂枝汤症。
发热:首先,发热是人体的排异反应。人类的基础体温在36度左右,在这个体温下身体维持着每日正常的新陈代谢。如果有异物进入人体,比如流感病毒侵入,对身体构成威胁,而人体以正常的新陈代谢不足以将其排出体外,就会本能地加速血液循环,提高器官组织的功能,加快物质与能量之间的交换以获得更强烈的新陈代谢来排出病毒。这一内在的变化反映在体表的现象就是发烧。
现代医学也认为如果病毒或细菌侵入人体后,人体免疫细胞会自动做出反馈,对侵入的细菌病毒识别、吞噬。换一种语言表达,把他比喻成一场战争,外敌入侵,我们免疫体统(我说的本能)组织军队去上前线去抵抗,脉浮缓,脉浮,不就是血液向体表供血或者说是增兵的表现吗?这也是我们发热恶寒的原因,你想象一下抗日战争的情形吧!浮缓,缓,就是兵马粮草不充足,时有汗,时无汗,就是打一打,歇息一下,有汗的时候,人表现舒适了,就是打退了一拨敌人;无汗的时候又难受了,兵马粮草不足呀,敌人又来一拨了。为什么就不能增加兵马粮草弹药,一鼓作气,把敌人打退!你看我们的桂枝汤: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加一碗热稀粥温覆取汗,汗出通畅而病愈。桂枝温通血脉向体表供血,芍药、甘草缓解紧张,生姜、大枣增加体液,还加一碗热稀粥。这是什么?这不是就是在给我们增加兵马粮草器械吗?一鼓作气,汗出通畅,敌人被彻底打垮,好病了!
桂枝汤为我们医圣张仲景伤寒论的第一个方剂,为什么古人的智慧就如此伟大,他怎么就想到了这样一幅方剂,用了两千年了,到今天,还是这么用,还是这么有效!
而我们的现代医学呢?认识了免疫系统,确用抗生素,我说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不分敌我,一起统统杀掉,留下一片尸横遍野。
这里插一段道德经: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军之後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这就是我们古人的智慧!这里留下了太多的思考!感冒后一到医院就是抗生素,是不是一个感冒就多少天?是不是抗生素的剂量越来越大?是不是感冒好了,还是留下后遗症?只是不烧了,还有咳嗽、、、、、、、、、、、
桂枝汤症主症是1、发热恶寒 2、时有汗时无汗 3、脉浮缓 ;其他症状是或然症,只要有这3个症状,就可以用桂枝汤,有人说我不会诊脉,具备前面两点,就是感冒发烧,发热恶寒,时有汗时无汗,也能用桂枝汤。因为有前面两点,脉必浮缓,而脉要在病人的身上学,不是学一本脉经就能懂的。有了前两个症状,去摸脉,对比正常的脉(健康人的脉),就知道什么是脉浮缓了,有好学者自己有机会去体验感受。
你可以把这些症状理解为下图中的点,这些点是相互连接的,互为一体的,看到一症,就想到其他,这就是整体观念。而为什么很多人认为中医难学?很少有人能学好中医呢?就是把中医整体观念给拆成了一块一块的,药物药理学是一块,方剂学是一块、病理学是一块、脉学又是一块,把所有的学完了,确合不在一起,那中医怎么能学好,怎么能学会?
而联系在一起学呢?在一个具体的方剂中就有了脉学了,有病理学了(病势),有药物学了(在一个具体的方剂中理解这个药的作用,去对照本草),这样才能一通而百通、触类旁通。
桂枝汤:
桂枝30克、芍药30克、甘草13克、生姜20克、大枣十二个(切)。
上五味,以水1000ml,微火煮取600ml,去滓,适寒温,服200ml。服已须臾,啜热稀粥200ml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好,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这个感冒是最普遍的,我想每个人都有感受。不知大家学会否?以后遇到这种情况会不会用?敢不敢用?有什么疑问?请大家留言交流(中医传承:bxbg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