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结束语讲的是什么
姑且不管《论语》是语录体还是散文体,《论语》最后一段(篇)《尧曰篇第二十·三》,好像是对整部《论语》作了概括性的总结,给每一个立志成为君子的人树立了一个标准和修炼的目标。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意思是,孔子说:“不了解命的道理,没有办法成为君子;不了解礼的规范,没有办法在社会上立足;不了解言词的使用,没有办法了解别人。”
我们看到没有,首先,我们要立志成为一个君子,而成为一个君子,一定要知命,尔后还要知礼,知言,这样才能成为君子,才能立足社会,才能了解他人,正确与别人相处。
人为什么要成为君子?我们自由自在率性而活不好吗?在孔子所处的那个年代,社会状况已经到了礼坏乐崩的地步,君主不像君主,大臣不像大臣,普通的民众受政治风气影响,与君子作风渐行渐远,连最基本的礼仪都不管不顾了。孔子痛心社会风气的堕落,率众弟子游历各国,希望用他的思想、他的行动来唤醒和改变社会。
所以成为君子尤为重要,因为君子可以领导和指导百姓走上正途,可以“修己以敬”,可以“修己以安人”,可以“修己以安百姓”(《宪问篇第十四·四五》)。今天也一样,如果有道德品质高尚的领导人,他们执政为公,执政为民,时刻为人民谋福利。老百姓自然拥戴和追随,并以他们为楷模,向他们学习和效仿。干群关系的和谐,社会风气的淳厚,自然有利于社会的和谐。
同样,人为什么不能随心所欲,率性而活,因为这样会给他人造成压力,造成人与人关系的紧张。与孔子的“恕人”思想格格不入,恕人就是常为他人着想,常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努力照顾到他人的感受。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孔子一贯之道。“恕人”都做不到,成为君子、成为仁者的基础都没了,也就谈不上“立人”、“达人”,也根本做不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了。
成为君子要知命,不知命,就不知天之命运和自己之使命,就不能知有所为有所不为;成为君子要知礼,不知礼,就失却了立身之本;成为君子要知言,不知言,就不能知是非得失,就不能知人。所以缺一不可,我们在《论语》的其它篇章也看到了似曾相识的一幕。
在《季氏篇第十六·一三》中,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就是讲孔子平常在家教育子女学诗知言,学礼知立。
学诗知言,学礼知立可以通过学习得来,但如何知命呢?这里又要学习到《论语》的另一重要篇章《为政篇第二·四》,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是如何知命的,他说他先有志于学,学诗,学礼,再知言,知礼,再知天命。只有这样,才能在五十岁的时候“知命”。不学,就无以知言,知人,知礼,也就谈不上知命了。
宇宙自然有天道,世界人间有人道。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天道老子说是“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道德经第十》)一切的道就是它本来的样子,宇宙万物它“生之畜之”,它“不有”,它“不恃”,它“不宰”。但人道有其积极进取的一面,那就是要成为有一定道德品质的君子。
这就是知命,懂得了天之命运,也了解了自己之使命。因此也可以说,人道就是君子的道。要学,要修炼,品德修养是积累,明辨是非是修炼,与人为善,弃恶扬善是选择,所以我们不仅要循序渐进地学,还要日积月累地修炼,才能知言,知人,知礼,知立,知命成君子。
这样也就与小人、坏人、恶人、贼人等划清了界限,假如是领导干部,就“帅以正”,“使民以时”,就“欲善而民善”;假如是普通民众,就“有所不为”,就“周而不比”,就“和而不同”,就“泰而不骄”和“坦荡荡”。然而现在的我们,几乎没有人受到要成为君子的压力,不是社会没要求,不是内心没期许,而是我们可能还不知命,不知礼和不知言。或者我们所谓的“知命”、“知礼”、“知言”与君子还有距离,还不是正当、正确的人道。
一部《论语》讲了什么?不就是最后这一段话么,知命而成君子,知礼而立,知言而知人。
我们做人的道理不也在这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