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风云之七国之乱】晁错之错(九)

窦婴和晁错性格不合、政见不同、曾经翻脸。

袁盎连夜跑到窦婴府上:奸人晁错公报私仇,诬陷我是叛贼同伙,要把我赶尽杀绝,老兄,这次你一定要帮帮我。

在钱钟书先生小说《围城》中,赵辛楣自作聪明地认为自己和方鸿渐爱上了同一个女人,情系一处,于是天才地发明了一个半吊子称谓,他呼方鸿渐为“同情兄”。

现在,窦婴和袁盎共同深恨晁错,倒可相互称为“同仇兄”。

窦婴很愿意帮同仇袁兄这个忙,顺便搅了晁错的局,问题是,怎么帮?

袁盎胸有成竹:你只用告诉皇帝,我可以平息吴国叛乱,只要见得到皇帝,我自有办法对付晁错。

这个不难,窦婴毫不耽误,立马进宫,把话传给皇帝刘启。

刘启正为刘濞等人的造反发愁,听完窦婴的汇报,他连夜召见袁盎。

袁盎入见刘启,进门后,突然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极其尴尬的境地。

在皇帝刘启身边,还有一个人。

这个人,恰恰是他的死对头晁错。据司马迁先生说,刘启此时正在和晁错讨论战时的后勤补给。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袁盎很清醒,靠红眼睛是不管用的,要保住老命,搞垮晁错,还得靠嘴。

那么来吧!

刘启很迫切,他直奔主题,向袁盎发问:对付吴、楚叛乱,你有什么看法?

事实证明,袁盎对此次叛乱,看法是有的,办法是没有的,他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如何干掉晁错上。

要整死晁错,争取刘启的信任才是当务之急。

袁盎表情轻松:我认为,这事不用担心。

刘启对袁盎的说法大感新奇。晁错已被证明不顶用了,或许,袁盎才是自己最需要的人才?

刘启继续问:刘濞的吴国经济实力雄厚、人才资源充足,为造反,他准备了大半辈子,计划周全,你为啥说不用担心?

袁盎早有准备,腹稿已打好,于是侃侃而谈:对吴国情况,我最了解,刘濞的人才队伍,不过是一群地痞流氓、亡命之徒以及农民工。(吴所诱皆无赖子弟、亡命、铸钱奸人。)靠这些人造反,怎会成功?

此时,在旁边瞪着袁盎,一直心怀戒备的晁错突然插嘴,他竟然附合死对头袁盎:袁盎的看法很有见地!

晁错松了一口气,他突然认为今天的袁盎变得可爱。既然袁盎说叛军容易对付,那么自己削藩捅出来的漏子还不算大,尚能补救。

刘启没搭理晁错,他继续向袁盎发问:对平叛,你有何方案?

袁盎心中欢喜,等的就是这句。一切向着自己计划好的方向发展,刘启已被打动,扳倒晁错的机会来了。

袁盎表情神秘地告诉刘启:我说的是机密大事,请求清场。

服务及保安人员离场,独独袁盎最想赶走的晁错坚守阵地,赖着没走。他想看看袁盎在耍什么宝,另外,晁错也从不把自己当外人。

袁盎继续请求:我的方案,只能对皇帝您一个人说。

刘启看了晁错一眼。晁错知道不能再腆着老脸耗下去了,只得退下。

从晁错后来的反应看,他没有料到袁盎将致他于死地。或者,他认为这不过是政敌袁盎对他的一次羞辱。

晁错向袁盎抛去怨毒的一瞥,走了。

现在,袁盎可以尽情表演了。背后阴人、砸黑砖本来就是袁盎兴趣所在,这事他干过多次,轻车熟路。

袁盎告诉刘启,七国之所以背叛,其实是被晁错逼的,只要诛杀晁错,归还原先削减他们的土地,那么,兵不用血刃,七国自然会退兵。

刘启神情黯然。毕竟,晁错和自己亦师亦友;毕竟,晁错是自己上位以来一手提拔的高级干部;毕竟,晁错忠心国事,日夜操劳。

沉默了良久,刘启作出决断:我不会为了爱一个人而与全天下人对着干。希望处死晁错后,七国叛军能够守信撤军。

于是,刘启任命袁盎为礼仪祭祀部长(奉常,位列九卿),去和吴国秘密交涉。

晁错算是活到头了,最后期限是十余天。

十天之后,丞相陶青、首都警备司令(中尉)嘉(名不详)、司法部长(廷尉)张欧联名弹劾晁错:

晁错损害领导的威德,离间领导和臣民的感情;晁错曾提议把城市划给叛乱的吴国,毫无臣子的立场。

大家最后建议,晁错大逆不道,按法律应当处以腰斩,诛族。

汉景三年(公元前154年),正月二十九日,晁错接到刘启征召,随即被接他的专车直接拉到长安东市。

就在街口,晁错被武士拦腰砍为两截,亡命之际,晁错仍旧穿着正规的朝服。

腰斩,是近年来上座率颇高的词汇,本人于公元2008年投资的股票,至今仍被腰斩,看来解套无望,呜呼!

比投资被腰斩更惨的,是腰斩之刑。据说,受刑之人,往往不能立即死去,受尽苦楚。

清雍正十年(公元1733年),有个叫俞鸿图的河南学政因科场舞弊被处腰斩,受刑之后,他以手醮血,写了七个惨字方才咽气。

据说,性格刚戾的雍正皇帝听说后,也觉此刑太过酷烈,于是,腰斩之刑被废除。

处死晁错显然是出于刘启的授意,但处死晁错的手法竟至如此残酷,我以为,是高级干部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晁错生就人见人厌的性格,之前大家顾虑的,不过是晁错的皇帝后台。现在,处死晁错既泄私愤兼能向领导表明忠贞,何乐而不为?

有的人,用自己的鲜血证明忠贞;有的人,用别人的鲜血证明忠贞。

现在,我对前些时日自杀的晁老爹深表钦佩,他给儿子取名为“错”真有预见性。

晁错,在错误的时机,用错误的手段干了一件并不太错误的事(削藩)。

晁错,是一意做事无意做人的人;可惜,人做不好,事也没办成。

晁错一生,犯下的最要命的错误是,他看错了他的领导。

乌角道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铁路职工,本名李康

爱沽酒,间读史

闲散散,懒洋洋

生无异象,世居襄阳

少无大志,安享小康

闲说古人,不问沧桑

游手好闲的无赖,最后也能当皇帝

秦始皇和他的短命帝国

秦朝要亡于“胡”?

大秦帝国要亡于“WHO”?

大秦真的亡于“胡”!

热火朝天的反秦革命运动

走自己的路,无路可走时就不走了

造反起义,也不耽误竞争上岗

楚霸王隆重上场

他就是为夺权而生的

从被忽悠到楚霸王

最开始投奔项羽的三员大将是谁?

刘邦的艳遇

到底谁杀死了陈胜?

张良是怎样炼成的

大将章邯的郁闷(上)

大将章邯的郁闷(下)

帝国丞相李斯之死(上)

帝国丞相李斯之死(中)

帝国丞相李斯之死(下)

项羽为什么坑杀二十万秦军?

“先入关中者为王”,怎样忽悠住了刘邦?

刘邦为数不多的屠城事件

大秦王朝停牌退市

当皇帝才是最大的欲望

刘项原来不读书啊!

汉朝是汉王刘邦建立的,刘邦的汉王又是谁封的?

被项羽赶走的刘邦

韩信对项羽的点评,堪称经典

刘邦也吃过项羽的霸王餐

陈平为什么死心塌地辅助刘邦?

好虎架不住一群狼,项羽也是一样

刘邦和项羽的战斗力差多远?彭城大战让人一目了然

大难不死的刘邦,从没放弃过自己的理想

人才为什么都出在刘邦手下?

背水一战的由来

幸运的叛徒

韩信的一次经典水仗

在韩信的军营,刘邦唱了一出大戏

刘邦和韩信都曾经是无赖

韩信的智商

刘邦和项羽的逗你玩游戏

楚河汉界

十面埋伏的现场版什么样子?

霸王别姬,英雄末路

汉朝的诞生

刘邦的“一国两制”

野兔和猎狗

一起来看看刘邦的选人用人

关于匈奴那些事

刘邦的烦恼:搬家

刘邦的无间道

吕氏肉馅启示我们,千万不要得罪女人

淮南王英布

萧规曹随

父子皇帝两朝臣(评书版)

桃色事件

集体上位

汉室乱局(上)

汉室乱局(下)

将相和

节外生枝

即位(上)

即位(下)

清  宫

打工仔的类型(上)

打工仔的类型(中)

打工仔的类型(下)

辞职

外交(上)

外交(下)

名臣的风范

名将的风范(上)

名将的风范(下)

牢狱之灾(上)

牢狱之灾(下)

不问苍生问鬼神(一)

不问苍生问鬼神(二)

不问苍生问鬼神(三)

不问苍生问鬼神(四)

不问苍生问鬼神(五)

兄弟二人不相容(上)

兄弟二人不相容(下)

一夜情引发的血案

袁蛊的算盘

【七国之乱】吴王刘濞

【七国之乱】晁错之错(一)

【七国之乱】晁错之错(二)

【七国之乱】晁错之错(三)

【七国之乱】晁错之错(四)

【七国之乱】晁错之错(五)

【七国之乱】晁错之错(六)

【七国之乱】晁错之错(七)

【七国之乱】晁错之错(八)

(0)

相关推荐

  • 西汉历代帝皇:(四)汉景帝刘启

    公元前157年,开创了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刘恒驾崩于未央宫,葬于霸陵,随后太子刘启继位,他就是西汉第四位皇帝--景帝. 历史上,刘启是文景之治的重要舵手,史学家公认的圣明天子,无论是司马迁还是班固,都给于 ...

  • 历史潮流(西汉)之文景之治

    刘邦赢得楚汉战争后,统一天下,定都长安,建立西汉.陆续消灭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异姓诸侯王,分封九个同姓诸侯王.公元前195年,讨伐英布叛乱时,伤重不起.制定非刘姓称王,天下共诛之的"白马 ...

  • 《龙文鞭影》卷三 七 阳 世南书监 晁错智囊

    世南书监 晁错智囊 [拼音]:Shì nán shū jiān  Cháo Cuò zhì náng [人物故事]: 唐代余姚人虞世南,唐太宗曾经称他有五绝:一日德行,二日忠直,三日博学,四日文辞,五 ...

  • 【景帝】一、暖风和煦匕首现

    在日本,天皇家族万世一系,从不改朝换代.在中国,朝代更迭频繁,夺位之事时有发生.究其根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日本天皇无权,别人没有夺位的必要.中国皇帝是世界上权力最大的君主,足以让人疯狂.周天子不掌权, ...

  • 【大汉风云之七国之乱】晁错之错(八)

    对于封国竟然叛乱,晁错也大感意外,他拿不出象样的主意. 然而智囊晁先生是不会交白卷的,面对刘启的咨询,晁错开始胡言乱语,信口开河. 晁错的建议是:请刘启向他英雄的爷爷刘邦学习,御驾亲征,上前线和叛军玩 ...

  • 【大汉风云之七国之乱】晁错之错(七)

    所谓"七国之乱",听起来反方阵营出场人物众多,场面庞大,其实倒也未必. 好比大家一起合伙投资做生意,固然参与投资的股东众多,但大多数底子薄.本钱小,真正准备充分,本钱充足,能够撑起 ...

  • 【大汉风云之七国之乱】晁错之错(六)

    既然大家的意见统一,对削藩的目标和方法也已明确了,那就着手实施. 晁错按照"拣软的捏"的吃柿子原则,先从削减小国入手. 第一个对付的是楚国(首府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晁错弹劾,楚 ...

  • 【大汉风云之七国之乱】晁错之错(五)

    刘启固然相信晁错,但对待削藩这种大事,他认为还是发扬一下民主,广泛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才好. 于是召集高级干部.侯爵.皇室成员一干人等开会讨论. 与会人员都明白,削藩建议是由晁错提出来的,晁错现在炙手可 ...

  • 【大汉风云之七国之乱】晁错之错(四)

    气死了申屠嘉的晁错继续升级.他被皇帝刘启任命为御史大夫,这岗位的主要职责是监察百官,和宰相.太尉并称"三公",是帝国最高行政长官之一. 这充分体现了刘启对晁错才华的欣赏和对他能力的 ...

  • 【大汉风云之七国之乱】晁错之错(三)

    读完了晁错出言不逊的<举贤良对策>,刘恒的表现让大家知道了什么叫涵养. 他不仅不责难晁错口吐狂言,给当下的和谐局面抹黑,反而将晁错升官,升其为中大夫,另行重用. 中大夫,贾谊曾经干过,秩比 ...

  • 【大汉风云之七国之乱】晁错之错(二)

    智囊这个词很有生命力,直到现在还被使用. 打小时起,我一直认为智囊应当是褒意词,被人称为智囊是好事,直到,认真读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中,魏明帝曹睿身死,年仅七 ...

  • 【大汉风云之七国之乱】晁错之错(一)

    造反的念头如同种子,在刘濞的心头种下,现在虽已休眠,只要机会合适,它仍会发芽. 在长安,有一个人坚信这一点,并一直密切注视着刘濞. 这个人,名叫晁错. 晁错,是学习型干部.他的第一专业本是法学(刑名) ...

  • 【大汉风云之七国之乱】和谈

    晁错已被处死,刘濞等人是否会如约退兵?刘启心里不踏实. 恰好有从梁国睢阳前线归来的武官,刘启立即召见,询问情况. 此人姓邓,先前任皇宫接待办主任(谒者仆射),现任军职校尉. 刘启问,现在我已经把挑起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