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大趋势下,中国化工行业未来40年会怎么走?

关于碳中和,最近私信平头哥的太多太多,所以不由得想多写几篇,以解答粉丝读者的问题。

平头哥认为,碳中和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基调,是中国至2060年十分确定性的发展趋势和目标,所以在如此确定性的大背景下,衍生出的中国化工行业的变革,也将是十分确定性,这也催生了很多有实力的化工企业,在沿着这个目标努力和奋斗。

平头哥再次提醒一下,碳中和的总体趋势:中国计划在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在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化工行业是碳排放第二位的行业,化工行业的大部分生产过程,都伴随有大量的碳排放。化工行业的整个过程,可以细分为如下几个步骤:从原油开采、原油炼制、大宗原料产品生产、大宗产品生产、精细化工产品生产、终端制品生产、终端制品加工、终端制品的应用,这每个过程中,都伴随有碳排放的情况出现。

如果在化工行业的整个过程中,碳的跟踪视为重要的研究方向,那么可以称为“化工行业碳生命周期”的研究,是对化工行业碳跟踪的重要研究方向。所以,化工行业的碳排放过程,也就分为了:工艺碳排放、工程碳排放、能源碳排放、终端产品碳排放。其中工艺碳排放和能源碳排放,是对碳排放规模最大的两个环节。

就在2021年1月15日,发布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碳达峰与碳中和宣言》,文中明确提到关于化工行业的转变趋势:推进能源结构清洁低碳化、大力提高能效、提升高端石化产品供给水平等。

碳中和大趋势,虽然给化工行业带来严峻的考验,但是也给部分分支行业,将会带来极大的发展机遇,其中就包括可降解塑料领域。在碳排放要求越发严格的前提下,必然会增加能源化工生产的成本。而随着可降解塑料技术的改进和升级,可降解塑料生产成本也将呈现下降的趋势。平头哥认为,未来某天,石油制品及可降解塑料产品的成本平衡必然会发生根本性倾斜。

碳中和大趋势,对不接受改变、始终坚持高碳排放的企业,未来的结果必定是被淘汰。

所以,未来40年内,中国化工行业会怎么走?平头哥进行了大胆的推演。

第一阶段,在2030年之前中国实现碳达峰,在此期间,中国的化工产品规模也将达到顶峰,其中石油化工的投产增速将会明显降低,而规模化新增企业也会明显减少,产能实现了中国历史最高值。

所以,在第一阶段,产能规模率先达到峰值的,将会是碳排放最高的行业,如煤炭及深加工等行业,他们选择率先达峰,是为了抢占2030年以后近10年的生产红利,但是也将面临更高的生产成本和更大的监控压力。但是,如果这些企业选择采用最新的生产技术,如尽可能缩短煤至终端制品的生产流程,可能会有更长的发展空间。

第二阶段,在碳达峰后,中国下游产品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或将陆续波及东北亚、东南亚及全球其他大区。随着中国上游端的供应压力增大,中国在碳达峰后,将会出现大部分化工品产能过剩的情况,其中也包括精细化学品和大部分的终端制品。

在此背景下,中国将会快速拓展全球其他消费市场,如南非、东南亚、欧洲等。另外,在中国化工品大部分过剩的前提下,中国化工企业将投入更多的资源,在精细化学品的生产技术、研发领域,以寻求更高端的材料生产可行性。

另外还有一种可能,对于化工行业来说,规模化是化工企业的重要优势,此时的评判标准,将会不仅在中国,在全球贸易共同体的前提下,将会在全球比较化工企业的规模化优势。所以,此时的规模化企业,将会选择在全球地区地区投资建厂,以进一步巩固可扩大自身的规模化优势。

第三阶段,从碳达峰之后,中国终端制品领域将会面临大范围的替代,这种替代,主要是化石基制品和可降解材料制品的替代,不仅限于吸管、包装薄膜、农膜、快递袋的领域,还会扩大到日用快消品、医学材料的方方面面,平头哥预计替代率将会从目前的不足5%,扩大到50%及以上。

平头哥认为,在化石基材料成本上升,而可降解材料成本下降的大趋势下,中国可降解材料领域在2040年至2045年期间内,将会实现基础材料制品的全面替代。届时,中国可降解材料生产的终端制品,将会是基础制品的底层材料。

最后,平头哥想说,以上仅为平头哥在碳中和大趋势下,对中国化工行业未来40年的粗狂推演,这一切都基于中国碳中和背景下推出的相关政策。但是从目前来看,部分政策还处于模糊和不确定的阶段,预计在碳达峰期间内,中国关于碳中和的政策将会频繁且十分细化的推出,中国的碳中和发展的“马拉松”,也将更加的明确。平头哥也希望中国的化工企业,尽快制定碳中和趋势下的企业转型发展策略,抓住化工行业发展的这波确定性红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