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11-12解析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有一种人,看上去好像是热病脸色发红,浮热到了表面,但是穿的衣服很厚,是真寒假热。寒在骨髓里面。
还有一种人,四肢冰冷,但是喜欢光着膀子,因为是真热假寒。
从这里可以看出辨证的方法和步骤:
1.辩阴阳 2.辩六经病,3.辩证----三阳在经在腑,三阴寒化热化。
小结:辨证的顺序: 辩阴阳----六经病-----辩证----阳(在经在腑)阴(寒化热化)
比如一个人感冒了,都有怕冷的感觉,通过感觉热还是不热,就可以知道,他属于阳性的,还是阴性的,帮助我们判断是脏病,还是腑病。腑病多实证,脏病多虚证,虚证就不能用大发汗的方法治疗外感病。
然后根据症状来判断是六经中的哪一条经的病。
如果是太阳经,就需要辩是太阳中风,还是太阳伤寒,这个就是辨证
三阳病又分为在经在腑,在经都是比较浅表的疾病,在腑是病邪进入身体内部
三阴病又分为寒化热化,对于同样一个疾病,比如肝炎,它是一个脏病,但是在寒化的时候是没有症状的,热化的时候就是发作期。
12.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太阳中风--中风的人,就是怕冷怕风而容易出汗的人。
阳浮而阴弱----卫气浮在表面,营气少而无力。人体是一个非常智慧的,是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处于最佳状态,当病邪在体表,身体会把气血调到体表通过出汗来驱赶外邪,这个时候卫气相比较充足,浮在体表。而体内的气血总共就那么多,卫气多,营气就少,血管外的气血多,血管内流动的血就少了,营气就少而弱。
阳浮者,热自发----气血到了体表,卫气充足,气血是有一定能量的,会提升体表的温度,人体自身就会感到发热。
阴弱者,汗自出-----如果体内的营气弱到一定程度,会影响对卫气的输送,血管内的气血和血管外的气血都来自于脾胃的运化,为什么说脾气虚的人容易自汗---就是白天出汗,因为气血生化困难,气血不足,或者说营气和卫气不足,卫气可以抵御外邪,是可以控制汗毛孔的正常开关,气血不足的人,外邪来了,打不过,只能后退,毛孔打开汗出,让病邪往里走。所以服用桂枝汤,一定要喝一些温的粥来补充体液,这个也可以用到平时感冒发汗后,可以喝一些热粥。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啬啬,淅淅,翕翕这些都是象声词来形容怕冷怕风发热的症状。
鼻鸣干呕者----鼻鸣呼气时鼻子有吹哨的响声,干呕,都是气血向上产生的湿热,一个导致鼻腔狭窄,一个导致胃里面的浊气往上走,出现鼻鸣干呕。
小结:
1.普通人感冒不容易出现出汗的症状,但是脾虚的人会出现出汗的感冒。
2.治疗感冒方法是发汗,但是对于出汗的感冒,一定不能大发汗,要微微有些出汗,效果最好,因为汗也是人体的体液/血液的一部分,在血管里面就是血液,跑到体表就是汗。
如果大发汗,对于本来脾虚血少的人,会更加少,体质变差。
先了解下中医基础:
人体的气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
元气是父母给的,叫先天的气,每个小孩出生后的元气是不一样的,所以决定体质也不一样。
宗气是后天之气,取决于脾胃和肺的功能。可以对先天的气有资助作用。
营气
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叫营气。可以理解血管里面的气。
卫气
行于脉外而具有保护作用的我们叫卫气。可以理解为血管外面的气。
有三个作用,1.抵御外邪2.温养全身 3.调控腠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