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科普 | 清代冬至祭天分哪几步?

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这天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是太阳南行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增长天地间的阳气开始上升,称为“一阳之始”。在传统的农耕社会中太阳意味着生机,冬至则寓意着阴极阳升、万物生长。

祭天的起源要追溯到远古时期,那个时候的人类并不了解自然界的奥秘,对日月交替、斗转星移深感困惑,特别是对自然危害现象更为恐惧,认为这些都是有神灵在主使。

于是,原始的古人就开始对天顶礼膜拜了。早期人们选择地势较高的空地举行祭天仪式,尝试与上苍对话,寻求庇护,后来才建造了专门用于举行仪式的高台,称为祭坛。

《周礼》中记载“冬至日祭天于地上之圜丘”,“圜”原意为天体,“丘”指高地,祭天礼仪化后,历朝历代都制定了严格的祭天礼仪。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统治者便定期前往天坛祭祀,把这种与苍天对话的行为归属为自己专有的权利。作为天子,代表天下苍生祭祀上天,祈祷风调雨顺。

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回清朝,亲身经历一场祭天大典,看一看这个隆重的典礼都经过了哪些仪程?

皇帝在宫中已斋戒两日,冬至前一天起驾前往天坛,从皇宫到天坛的这段路程由一支庞大的仪仗队护送。途中,按规定各种乐器设而不作,整个队伍于尊贵华丽中显得格外庄重威严。

冬至,日出前七刻,夜色还未褪去,雪花零零星星地飘落下来,低垂的云脚中透出一丝丝沉甸甸。

此时,执事人员早已到达现场恭候,天坛圜丘坛西南角三个九丈九尺高的望灯杆上升起了高2米、周长4米的望灯,里面的蟠龙通宵宝蜡已经点燃,祭天大典一切准备就绪,恭请各神版至祭坛上,繁缛的九项仪程即将开始。

迎神祭坛东南方的燔柴炉已点燃,火光映照着圣洁的祭坛,一般是先用松枝燔烧一头宰杀干净的牛犊,用肉的香气来迎接神的降临。同时,赞引官高唱燔柴迎帝神,中和韶乐钟鼓齐鸣,气势非凡。皇帝在乐曲的烘托下登坛依次至皇天上帝、列祖列宗前下跪上香,行三跪九叩大礼。

奠玉帛:皇帝再次登上坛面,跪在正位前,双手将制帛(官方特制的专供祭祀时使用的帛就叫做制帛)和苍碧(圆形绿玉)高举,将它们小心翼翼地祭奉于神位之前。此时的皇帝是那么的虔诚,那么的恭敬。

进俎:俎[zǔ]方形,是盛放祭祀用牺牲——雄性牛犊的容器。随着“进俎,乐奏咸平之章”的开始,浇汤官手捧汤壶向牛犊身上浇灌热汤,一时间香气四溢,这泼天的浓香是不是也勾引了上苍?此时,雪花纷纷扬扬开始飘起来,迫不及待地和美味糅在了一起。

初献礼、亚献礼、终献:皇帝接过司爵官奉上的醴酒,向皇天上帝及列祖列宗开始了劝酒三联奏,称为初献、亚献、终献。与此同时,坛中舞起,中和韶乐齐奏,那庄重优雅的华夏正音,八音皆备,金声玉振。当终献礼毕,敬神宴会已进入高潮,进入饮福受胙环节。

撤馔: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与上天的沟通即将结束。随着中和韶乐乐的演奏,皇帝再次俯下身去,行三跪九叩之后,礼官上前撤走馔食,祭天大典也就接近了尾声。

送帝神:皇帝向众神表达了敬意与希望,汇报了一年的工作情况,作为冬至天坛祭天的压轴环节,国家权利最高的统治者向皇天上帝、列祖列宗再次致意,祈祷来年赐予更多的福祉。

望燎:这是祭天大典的最后一项仪程,场面分外热烈、壮观。望燎时皇帝站在望燎位上行注视礼,百官一律面向东方,执事人员将祝文、供品和制帛放入炉内焚烧,伴随乐曲,所有的虔诚与祈愿在熊熊烈火中化为缕缕轻烟缓缓地升上,直达天庭。火光映照下的祭坛忽明忽暗、显得格外肃穆,袅袅青烟徐徐而升,如云如雾。

至此,礼成。雪已止,天将拂晓,晨曦微现。一切顺利,皇帝终于放下了紧绷的身躯,轻松下来。

皇帝慢慢步出圜丘南棂星门,回到具服台内,换掉祭服,乘玉辇,大乐齐奏,起驾回宫,等待着上天的赐福。

天坛是明清两代的祭坛,是现存最大的祭天建筑群,虽然天坛的祭天大典早已成为历史,但悠久的祭天文化却深入人心,源远流长的祭天典礼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