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有道循仁德——《论语》悟读【412】

天下有道循仁德,以民为本亲百姓。

《论语》第十六篇第二章:

【原文】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译文】

孔子说:“天下政治清明,制礼作乐以及出兵征伐的命令都由天子下达;天下政治昏乱,制礼作乐以及出兵征伐的命令都由诸侯下达。政令由诸侯下达,大概延续到十代就很少有不丧失的;政令由大夫下达,延续五代后就很少有不丧失的;大夫的家臣把持国家政权,延续到三代就很少有不丧失的。天下政治清明,国家的政权就不会掌握在大夫手中;天下政治清明,普通百姓就不会议论朝政了。”

【悟读】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此处之道,一般指的是仁德。实施仁政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多。

夫子赞赏的“天下有道”,是他心目中的尧舜禹汤及西周时代,礼乐征伐出自天子;夫子指责之“天下无道”,在平王东迁后,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鲁国自季氏专权,人心涣散,秩序衰败,危机四伏。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是夫子给执政者们非常有益的警示。

古制非天子不得变礼乐,专征伐,此大一统之道。夫子之“天下有道”,强调的是一种社会秩序,深层逻辑是循天理

尽人事,知天命。夫子继承了西周以来的“天”的观念,在《论语》中,夫子多次提到要效法天,“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效法天”,具体有两层意思。其一,人类社会是按照天道运行的法则组织起来。天地二元,天尊地卑,人类社会也有上下尊卑之分,等级秩序即为天道;其二,人的某些性质的源自于天,是天造就了人的精神品质。

本章涉及到夫子的一种政治观念,建立大一统的国家。夫子认为的理想社会是大同,是完美的和谐社会,百兽率舞,凤凰来仪,神人以和,尊卑有序,长幼有别

万事万物,须循天理。逆理违道愈甚,则失之愈速,自然规律如此,非人力所能为。

(0)

相关推荐

  • 论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8-9)

    孔子有"爱民"的思想,但"爱民"前提是"顺民",而不能以"爱"的名义去"乱民""扰民&qu ...

  • 宪问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原宪问孔子什么是 ...

  • 论语日课424丨忠是相互的,上级忠于下级,下级忠于上级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 ...

  • 素说《论语》:季氏篇(二)

    一.原 文  季氏第十六 16.02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 ...

  • 《原著连载》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72)

    原著连载(72) 第七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特征 (二)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体现在社会历史观上,主要是围绕人与社会的关系展开的. [天下一统] 在<诗经·小雅·北山>中,有&qu ...

  • #每日学论语#16.2【2017-9-9】

    #每日学论语#16.2 [原文]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yuè)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yuè)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稀)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 ...

  • 仁德家邦万代崇——《论语》悟读【343】

    长征气概千秋敬,仁德家邦万代崇.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七章: [原文]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齐桓公的哥哥),召忽(公子纠的家臣)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 ...

  • 敦品励学求仁德——《论语》悟读【333】

    敦品励学求仁德,躬耕俯首作学问. <论语>第十四篇第七章: [原文]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中没有仁德的人 ...

  • 正身正心循礼为——《论语》悟读【249】

    正身正心,循礼而为. <论语>第十篇第十七章: [原文] 升车,必正立,执绥(suí,上车时扶手用的索带).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译文] 上车必然先立正,执绥登车,在车中不四处 ...

  • 仁德和谐乃吾求——《论语》悟读【114】

    豪迈低调系美德,仁德和谐乃吾求. <论语>第五篇第二十五章: [原文]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何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 ...

  • 仁德庄重兼有礼——《论语》悟读【401】

    谦谦君子,表里如一. <论语>第十五篇第三十二章: [原文] 子曰:"知(通"智")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lì,通&q ...

  • 国有仁德春日永——《论语》悟读【411】

    国有仁德春日永, 家传善良福星明. <论语>第十六篇第一章: [原文] 季氏(鲁国大夫,此指季康子)将伐颛臾(zhuan yu,小国名,故城在今山东省平邑县东,相传为伏羲氏之后,风姓,鲁国 ...

  • 万千思维输中庸——《论语》悟读【340】

    塑脊梁中不偏,立德行庸不易.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四章: [原文] 子问公叔文子(卫国的大夫)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公明贾对曰:"以 ...

  • 惟其义尽故而仁——《论语》悟读【339】

    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仁故能爱.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三章: [原文] 子路问成人(人格完备的完人).子曰:"若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孙纥)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鲁国卞邑大夫)之 ...

  • 诚意胜智千百倍——《论语》悟读【341】

    以诚立笔走龙蛇,凭信争气冲霄汉. <论语>第十四篇第十五章: [原文] 子曰."臧武仲以防(地名,武仲封邑)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yāo,要挟)君,吾不信也." [译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