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毁岸坡的几类处治初定方法(一)
我国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水毁工程产生,尤其是在水系发达的川西高原,雨季期间的河流多为暴涨暴落,河床纵坡降比大,河道弯曲变化大,属于典型的上游沟谷性河道。由于地质构造强烈,岸坡多有各种成因的堆积体构成,雨季时强烈的洪水冲刷每年都会造成大量的沿河公路水毁严重。基于此,笔者通过一些代表性水毁岸坡案例的现场处治方案初步确定,分类对处治方案进行“以战代练”式的说明,供大家参考。1、某岸坡由处于稍密的碎石土构成,下方为电站水库。由于百年一遇的大洪水造成公路外侧岸坡出现塌方,上部近直立状岸坡高约8m,下部塌坍体堆积物距目前水位约5m。岸坡稳定性差,存在进一步塌坍而严重威胁公路安全的可能。
图1-1 岸坡病害现状
从现场看,水库的最高蓄水位距路基面约2m,故需采用全坡面进行防护的工程对岸坡进行保护,且防护工程应较最高蓄水位高1.0m为宜,基础位于库水位影响的以下的稳定岸坡之中。目前路基距水面约13m,且下部的塌坍体松散,故采用挡墙防护就存在挡墙高度包含基础可能达20m左右,且岸坡进行挡墙基础开挖施作的可行性很差,甚至扰动会引发岸坡的进一步塌坍,故高挡墙不是可行之选。而采用护面墙等防护工程由于岸坡目前卸荷严重,故护面墙抗力不足以保证岸坡的稳定,且基础施作困难,故护面墙也不予选用。基于此,故初步拟定采用桩基拖梁挡墙进行岸坡防护。这样可利用桩体成孔过程对地质资料进一步核查,桩基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稳定基础。此外,由于挡墙后部的土压力相对较小,故托梁上部的挡墙可采用较小截面的形式,从而有效减小桩基和托梁的规格。但考虑到岸坡较陡,故桩基应具有足够长度,即应有足够的外侧保护厚度。当然,为确保桩间岸坡的稳定,可采用桩间挂板对桩间土进行防护。
2、某岸坡由高约10m、坡度约为1:0.5的稍密碎石土构成,岸坡上植被茂盛。由于百年一遇的大洪水造成公路外侧岸坡出现“1、2”两处塌方。其中“1”处由于塌方严重影响行车,故相关人员采用硬岩隧道弃渣进行了回填。“2”处塌方较小,造成路基需补宽约1m。
图2-1 岸坡病害现状图
从现场看,该段河道顺直且宽度较大,且坡脚河床部位大漂石较多,对河流的冲刷具有良好的抵抗性,故处治方案确定时可有效利用。本次塌方是由于洪水位高出河床达5m左右,造成构成岸坡的碎石土受水冲刷而塌方。基于此,考虑到“1”处已采用硬岩隧道弃渣进行回填已多半年,故决定加以利用。由此,决定在弃渣前缘的河床大漂石部位设置高5m左右,抗变形能力强的护脚格宾护岸。并在其上游端的河床部位设置高2m左右的格宾挑坝,对河水进行必要的挑离,从而减小洪水对该部位的冲刷。
图2-2 “1”处防护工程设置示意图
对于“2”处岸坡病害,由于岸坡较陡,故可在坡脚河床大漂石部位设置高2m左右,抗变形能力强的护脚格宾挡墙,然后在其上设置面板式+锚杆的护岸圬工。其中,面板伸入下部格宾挡墙顶部以下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