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上手】杨家三代宗师功夫大成搜集之五...

【功夫上手】杨家三代宗师功夫大成搜集之五

杨氏太极拳真传劲法您了解几个?

特别感恩杨班侯宗师徒孙吴孟侠先生大公无私,公开《班侯九诀》,让我们后辈弟子得以更详实研究传统杨氏太极拳劲法和内功。

杨班侯九诀中的六合劲

在拧裹、钻翻、螺旋、崩炸、惊弹、抖擞六个发劲中都要合住。

1.拧裹:如拧毛巾,是收、吞,第一劲,所以先蓄后放,蓄足了才能放,有手挥琵琶、打虎势等式。

2.钻翻:如犁地、钻洞、蛙泳,外开的劲,如高探马。

3.螺旋:指单手,单手比双手远、长。进出螺旋力,如拧螺丝,前进、后退都要有,想象拿改锥拧螺丝,向对方喉头、膻中、丹田拧过去,退出来。

4.崩炸:像地雷爆炸、炸山开矿,四周出去,挤劲就带这种横炸力,如白鹤亮翅。

5.惊弹:肘发属惊弹,挤劲也是,是突然发出的弹簧劲。(高占魁肘劲)

6.抖擞:是鞭子劲、荡劲,啄劲也是。
(2014年)

附:

牛春明擅长惊弹中的提挤劲

田兆麟脉擅长螺旋劲

汪永泉脉擅长惊弹点断拍,(石明,于桐和)

阎月川脉惊弹,高占魁肘劲

吴氏太极拳擅长柔化,可以从拧裹和钻翻劲中去研究参考。

(0)

相关推荐

  • 【功夫上手】从搜集杨家三代宗师真传功夫谈...

    [功夫上手]从搜集杨家三代宗师真传功夫谈杨氏太极拳功夫内涵 杨氏太极拳经过国家标准套路规范推广后,有了大众健身套路,让太极拳走向了大众健身. 这是太极拳拳式和套路的普惠健身,惠民天下.但是从杨氏太极拳 ...

  • 【杨澄甫宗师在太极拳使用法首次公开杨家老...

    [杨澄甫宗师在太极拳使用法首次公开杨家老谱秘籍]之三太极圈 [杨家老谱歌诀]太极圈 退圈容易进圈难,不离腰顶后与前. 所难中土不离位,退易进难仔细研. 此为动功非站定,倚身进退并比肩. 如能水磨催急缓 ...

  • 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告诉我们什么(二)

    研读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最大收获便是让自己对太极拳的理论体系有了一个更加系统的体悟. 本文集作为我的体悟之二,与拳友分享. 体悟之五:非下真功夫,难见太极拳"尾闾中正"的真面目. ...

  • 【功夫上手之杨氏太极拳】以杨家三代宗师脉...

    [功夫上手之杨氏太极拳] 以杨家三代宗师脉系为资料搜集的杨家功夫丰富内涵特点对比表:(二) 由于微头条字数有限,本对比表分若干节 接(一) 手势 大众健身(国家推广套路) 只有动作拳式上肢体要求 外动 ...

  • 【问道太极】杨澄甫宗师《太极拳使用法》首...

    [问道太极]杨澄甫宗师<太极拳使用法>首次公布的七个歌诀 太极拳前辈们留下的歌诀内涵深刻,本号只能站在自己比较浅薄位置尝试解读,一层功夫一层理解,越研究越觉得太极拳内涵之精奥. 对待用功法 ...

  • 杨家太极拳宗师杨澄甫弟子王旭东先生80岁时演练杨式太极拳

    武术人 4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学拳推荐   丹田功秘法 以山西戴家心意拳秘传丹田功为本,适合太极拳.心意拳.形意拳.八卦掌等内家拳练习者参研. 课程介绍 丹田功是传统武术尤其内家拳的核心训练功法.在 ...

  • 【功夫上手之杨家太极功夫大成】国家推广杨...

    [功夫上手之杨家太极功夫大成] 国家推广杨氏太极拳:基本拳式没有劲法 杨家三代宗师传承太极功夫之劲法 高占魁作为杨澄甫宗师两大高足阎月川和汪永泉的共同弟子,首次公开不门外传的<六合总歌>以 ...

  • 【功夫上手之杨氏太极拳功夫大成之三】以杨...

    [功夫上手之杨氏太极拳功夫大成之三] 以杨家三代宗师脉系为资料搜集的杨家功夫丰富内涵特点对比表:(一) 类目 功能 大众健身套路 锻炼身体和初级康养 杨家三代传承 康养.阴阳和内气文化.武术技艺 (为 ...

  • 浅谈吴图南的拳术造诣,功夫贯通杨、吴2家,还曾师从于“臂圣”

    神秘火星人已关注今天00:37大图模式师徒这一层特殊的关系在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武术历史中可谓是极其重要,尤其是在封建社会时期那秘不外传保守传承思想之下,许多非嫡传的门徒弟子根本学不到该流派真正核心的武 ...

  • 【功夫上手之杨氏太极拳功夫大成】国家推广...

    [功夫上手之杨氏太极拳功夫大成]国家推广套路推广的是拳式身形,而杨氏太极拳功夫拳理内涵是借力打力. 一个是外形的形体动作,一个是内劲内功的功夫. 1956年进京武术竞赛留影 牛春明老师在杨家第四代传承 ...

  • 【功夫上手之牛春明太极拳“牛”在哪里】杨...

    [功夫上手之牛春明太极拳"牛"在哪里] 杨家三代宗师功夫传承搜集之功夫大成者 牛春明老师是杨家第二代宗师杨建侯亲授传艺的外姓弟子,后指定拜在第三代宗师杨澄甫名下. 杨建侯和杨澄甫两 ...

  • 杨家三杰太极功夫有多高?

    一.杨班侯先生轶事 六月某日在村外(即北方收粮地方)场乘凉,突来一人拱手曰:"访问班侯先生居处."答:"吾即杨某也."其人疾出大食中三指击之,班侯师见场有草房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