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不足,心发慌

很多人跟我讲,文老师,我总心慌,怎么回事?我说,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一定要考虑心气不足这个问题。因为心脏的工作,靠的就是心气心血的供应。心气不足了,不能养心,心脏当然难受了。所以,中医师在面临心律不齐等疾病患者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心气心血的问题。

给你举个例子吧。有这么一个人,年纪是四十岁。身体向来不好。可能是久病的原因,有一阵子,他就感觉自己心里头总发慌,特别胆小,终日生活在恐惧和慌乱之中。他胆小心慌到什么程度呢?就是一听到有人大声呼叫,或者说房门外响声略大,他都受不了,觉得似乎是有人要来抓捕他。与此同时,他还特别爱出汗。尤其是因为声响而被“吓到”之后,汗更是哗哗地流。

后来他求治中医,给他用的什么药呢?黄芪、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茯神、远志、枣仁、龙齿。

显然,这个患者,就属于心气不足,心慌易惊。从久病体虚、易汗这些细节,可以看到,他必然存在气虚的问题。久病伤气,津液不得气固而渗出,这些都是在提示我们气虚。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虚,就不能帅血而行,也不利于生血。因此,在气虚的基础上,患者会伴发心血亏虚。在这个情况下,心神失养,所以他就心慌、易惊,活得像小白鼠一样。

你看看方子配伍:黄芪、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茯神、远志、枣仁、龙齿。这里头,显然是有归脾汤的意思。黄芪、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这五味药负责健脾益气。脾气强大了,人的气血生化就有了源头,心气心血的强大就指日可待。在这个基础上,酸枣仁补养心血,茯神、远志、龙齿养心安神定惊。结构层次,可以说非常清晰。

也许你会问,如果直接服用归脾汤或相关成药,行不行?我认为,未尝不可。但是里头最好加入重镇安神之品。总之,一旦心气心血补充好了,心慌易惊的事儿,也就没了。

说起来,日常生活中,心慌易惊的人很多。尤其是一些素来体质较差的人,更容易这样。要想避免,我的建议是绝对不熬夜。

你记住,人只要熬夜,日子久了,必然耗伤心气心血。不信,你可以体会一下:如果连续几天没睡好,白天的时候,你可能就有一种感觉,这就是对剧烈的声响不耐受,哪怕是正常的电视声音,都觉得动静太大、闹心。这其实就是你的 心气心血耗伤,心神不安的表现。你总熬夜,总去耗伤,日子久了必然会导致心功能的异常。

所以说,别管你多大年纪,别管你身体好不好,记住,千万不要熬夜。不要以为这世上有什么补救之品,所以无所畏惧。你放心,补,只能补一时,彻底补回来,不可能。打碎的碗,补得再好,它也有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