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革命山村 绿色富足家园——邢台浆水镇坡子峪村纪实系列之抗日军民鱼水情

文/冯爱平
寻一方绿水青山,忆一段峥嵘岁月。沿抗大路西行,穿过绵延不绝的太行山脉,越过蜿蜒起伏的抗大路,踏着先辈们走过的红色之路,怀着赓续红色基因的初心。我们一行人相约,一同到革命老区——邢台信都区浆水镇坡子峪采风访问,重拾红色峥嵘记忆!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进攻邢台,腐败无能的国民党弃城而逃。1937年10月15日,日军占领邢台。
从此邢台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爱国运动。浆水镇热血男儿在党的领导下揭竿而起,掀起了抗日爱国的革命高潮,书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烈诗篇,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信都区浆水革命老区,每一个村庄都有无数个不一样的红色故事。每一个山头,每一棵草,每一寸土地都在诉说着老区人民抵抗外辱、英勇献身的红色传奇。
1940年11月初,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总校从延安搬迁到浆水, 1943年1月24日奉命返回延安,历时两年多点。
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为抗日战争培养了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抗日战争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时抗大学员训练学习时集中到一块。
平时也和当地群众开荒种地,鱼水情深。其中抗大上干科和陆军学员300多人都驻扎在坡子峪。这儿毗邻大山,群众基础好,最早建立农村抗日政权。
11月6日,抗大上干科(上干营)三个连进驻坡子峪行政村,营部设在共产党员、村长马德祥家大院北屋。
坡子峪村人民见到抗大学员到来,全村男女老少热烈欢迎。党员干部和群众争先恐后将学员带到家中。他们把能住人的地方,如羊圈、草棚、牲口棚都腾出来,打扫干净让学员住,一个不足300余口人的小山村到处住满了抗大学员。
1940年闹大旱,粮食锐减,加上敌人的封锁,坡子峪村人们群众的生活异常艰苦。这时坡子峪村党支部书记张玉美、村长马德祥、农会主席梅公动员群众并带头捐粮捐物,而且规划村里的山坡让抗大开荒种粮。如村长马德祥将自家反底三块共2亩多地无偿捐给抗大种菜种粮。
滕代远、何长工、张际春等抗大领导经常来坡子峪上干营视察、指导工作。他们都认为该村党员干部素质高,人民群众基础好,忠诚可靠,值得信赖。因此,张际春将自己的女儿(叫邢台)托养在共产党员、妇救会主任马德义家中,马德义欣然接受,分文不要,无偿哺育孩子达半年之久。
抗大有许多女学员,抗日县政府县长李庆伟的老母亲王明星家中就住着八位女学员,如:原山西省省委书记李立功的妻子(不记姓名);原浆水抗日临时政府第一任县长胡震的妻子谷凤等等。她们都亲切地称王明星为“英雄的母亲”
在抗日反扫荡中,抗大学员帮助坡子峪、八里丈、栗树坪营房台村的群众安全转移到栗树坪村的南庵旮旯、八里丈村大西沟、营房台村老丈沟的深山老林和山洞里,亲自站岗放哨,传递信息,负责群众安全,使坡子峪行政村群众无一伤亡。
在反扫荡的艰苦岁月里,抗大学员帮助群众空室清野,先后在村中村外挖地窖11处,供老百姓储存粮食和物资(又是抗大日常贮存土豆和粮食的好地方),因此该村没有让日本军抢走一粒粮食和财物。
抗大学员帮助坡子峪村成立了邢台西部山区第一所抗日高小,帮助群众上夜校,办识字班,教唱革命歌曲,举办各种有声有色文艺活动,深受群众欢迎。
抗大学员在坡子峪的三年里与人民群众结下了亲人般的鱼水情,结下了兄弟般的生死情,使坡子峪人民终身难忘。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军民大生产

1940年至1943年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太行革命根据地进行惨无人道的大扫荡,施行严密的经济封锁,根据地人民日常生活物资难以进入山区,1940年遇特大旱灾大旱,粮食减产,给根据地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困难。
这时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根据地军民积极响应,迅速掀起了开荒种地的军民大生产运动。
坡子峪村为了解决抗大学员的吃粮吃菜的困难,将该村前北坡、黑峪沟等土地肥沃的山坡让抗大学员开荒耕种,千方百计解决抗大学员吃粮难问题,军民共同努力度过难关。
坡子峪党组织主动上山西,与驻南天池的和东县委、政府和村干部取得联系。在和东县委积极配合下,立即与坡子峪村村长马德祥商议,由坡子峪村干部带领抗大学员来到山西省南天池村和木场洼小山庄村进行大面积开荒种地。
两村距县城较远,与坡子峪村一山之隔,山高林密,地势隐蔽,人员稀少,山场宽阔,土地肥沃,抗大学员在南天池村的相思背、个岔沟、和木场洼村的南背坡等地开荒千余亩,种植土豆和粮食,缓解了抗大学员的日常用粮,使他们度过了难关。
作者简介:冯爱平,男,中共党员,信都区浆水镇滑子村人,现在信都特殊教育学校工作,副校长,信都区作协理事,乡村美文认证作家,擅长散文写作,曾有数十篇在河北乡愁地理,邢台日报,牛城晚报发表,愿意用文字记录辉煌盛世和多彩世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