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襄:关于家具的年代鉴定问题 | 学海遗珍

- 学海遗珍 · 第五十三期 -

榜爷按:《明式家具研究》的第六章,王世襄先生用一个章节的内容阐述了明式家具的年代鉴定和改制问题。

这一章节内容虽然在材料及时间上有所限制,但王世襄先生的结论对我们今天的家具研究学习仍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学海遗珍专栏将用三期内容为大家呈现王世襄先生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便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研习社对文章进行重新排版、配图,更适合当下读者的阅读与理解。

关于年代鉴定问题

文 /

王世襄
文章原载《明式家具研究》

明及清前期家具的准确断代,是一个尚未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这里只准备对有关年代鉴定的一些初步认识作简略的叙述。

01

用材

明及清前期硬木家具,以紫檀、黄花梨、鸂鶒木、铁力四种为主要材料。

黄花梨纹理

紫檀木纹理

鸂鶒木纹理

铁力木纹理

凡用上述四种木材制成而又看不出有改制痕迹的,大都是传世已久的原件,北京匠师称之为“原来头”。

明末清初 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

硬木中另外几种家具用材为红木、新花梨及新鸂鶒木。用这几种木材制造家具,多为清式或晚清、民国时期带有殖民地色彩的家具。

上述鉴定方法由于屡试多验,就自然形成一种认识。因此,明及清前期家具为原制抑仿制,和所用的木材有密切关系。辨别木材也就成为鉴定家具年代首先要注意的事了。

清晚期 花梨木花几

由于黄花梨、鸂鶒木至清中期日见匮乏,而资源丰富、进口量日增的却是红木、新花梨等木材。因此使用它们制造家具,除非特意仿明,其造型必然是清式或更晚。

紫檀在清代中期仍有输入,但价值昂贵,帝王权贵才有力致之,而他们所爱好的多为繁琐的清式,故当时所制的紫檀家具,很少为明式。

清中期 紫檀升龙方角柜

至于铁力,产自岭南,硬木中居下等,制成家具也难得善价,特意用它来仿明式的也就不多了。

明末清初 铁力木夹头榫螭纹翘头案

家具的附属用材如石板、铜铁饰件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家具的年代。大理石和岩山石及广石有些相似,但前者的开采,远比后两矿为早

大理石

白铜饰件如为原配,形制古朴,锈花又斑驳自然的,家具本身也必然时代较早。黄铜饰件一般晚于白铜饰件。

白铜饰件

铁饰件有的锤嵌鋄金鋄银花纹,其图案也有助于鉴定家具的年代。

铁鋄银饰件

02

家具品种

家具的品种,往往和年代有密切关系。有的品种出现时代较早,入清以后,不复流行,故除非后代有意仿制,否则其制成年代不应晚于其流行年代。

有的品种出现时代较晚,器物本身无异道出了自己的年代。

这里前者指圆靠背交椅和双陆棋桌,后者指长方形的茶几、联三柜橱、冰箱等。

明 黄花梨交椅

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藏

现在已知的圆靠背交椅,除髹漆者外,都用黄花梨制成,其造型、雕饰风格都较早。

看来,此种交椅入清后已渐不流行,否则必然有红木或新花梨制品传世。

清早期 黄花梨高束腰可拆卸棋桌

又如设有双陆棋局的棋桌,所见亦不下一二十具,也多数是黄花梨制。双陆之戏,入清后逐渐失传,因而此种棋桌,应多为明制品。

厅堂之上,椅子之间夹茶几,多具排列,相对成行,这是清代才流行的布置方法。

茶几是从明代的长方形香几演变出来的,尺寸缩小降低,以便适合会客进茶之用。

艾克《图考》图版6左红木制的一具,可代表此种茶几的基本形式。类此实物,所见无虑千百,未见时代较早的,用材亦不外乎红木、新花梨,是清式家具的一个品种。

艾克《中国花梨家具图考》图版6

清代茶几

和茶几有些相似的是联三柜橱,它也是一个流行较晚的品种,北京过去普遍使用,一般中等人家都有一两具。

黄花梨木连三柜橱

它们多用红木、新花梨制成,或平头,或翘头,抽屉下设柜安门,使用起来比闷户橱的闷仓方便得多。凡属这一类柜橱,多为清中期或更晚的制品。

最后要提到的是冰箱。在宋元人所作消夏图中,都把冰块放在盘、鉴一类容器中。何时始用冰箱,尚待考证。

清 柏木冰箱

传世的木制冰箱,作正方形,口大底小,上用两块厚板开孔作盖,内镶锡里。

国外作者自艾克起,都把冰箱收入他们的家具著作中。有的还把它的年代定到17世纪初。惟历年所见实物,不下数十例,用材佳者为红木、新花梨,次者为杂木。

曾向几位老匠师请教,均认为冰箱多为清晚期制品。在未能找到早期实例之前,目前只能认为冰箱是一个较晚出现的品种。

03

形式

这里所谓的形式,指家具的大貌。时代早晚,形式自然不同。不过家具每多仿古,故据形式来判断早晚,又不宜绝对化。

清早期 鸂鶒木嵌紫檀木六开光绣墩

清早期 紫檀木海棠式鱼门洞四开光坐墩

坐墩的形式,由明入清,总的说来似乎经历了一个由矬胖到瘦高的过程。

故宫藏品中有两三种造型及开光都十分简洁,具有明式风格,但其大貌已接近一具立着的腰鼓。我们将其制作年代定为清前期。

清中期 紫檀木嵌珐琅绣墩

在此基础上变化,如开光中垂下或翻上雕饰,或在墩面之下加束腰,或底框离开坐墩之形,变成近似圆凳托泥一类构件,甚至变圆形为海棠、梅花等式,便成繁琐的清式。这些制品,多数是乾隆时期宫廷的紫檀家具。

清中期  红木理石面双鱼纹坐墩

有一种常见的清式坐墩,形体兼有矬胖、瘦高两种,即四足造成如意柄状,匠师称之日“如意担子”,足间有的加劈料分瓣开光,近似菱形,有的则不加。

它们多为清中期以后的广东制品,而苏式亦曾仿制。

清代如意担子式坐墩

扶手椅的靠背和扶手,三面平直方正的形制较早。靠背中部高,两旁低,乃至扶手也后高前低,形成五屏风或七屏风式样,其时代当为清中期或更晚。

清中期 紫檀扶手椅

有一种炕几,在清中期以后才大量出现,却有人视为是明式,并把它的时间定得很早,实例如艾克《图考》图版74下方一具,目录注明为黄花梨制,布洽德藏。

查寇慈书中亦收此件,藏者亦为布洽德,但注明为红木制。颇疑艾克误将红木认为黄花梨。

清代炕几
艾克《中国花梨家具图考》图版74

总之,此类炕几,可一望而知为清式制品,亦从未见有黄花梨制者。

罗汉床形式的变化,主要在床围子上。通过许多实例的观察,得出如下的认识:

三块独板围子的,比三块攒框装板围子的要早;

围子尺寸矮的,比围子尺寸高的要早;

围子由三扇组成的,比由五扇或七扇组成的要早。

明末清初 黄花梨罗汉床

明 黄花梨独板围子罗汉床
故宫博物院藏

独板床围子的床身如有束腰,马蹄多大挖,向内兜转有力,纯作明式。

五屏风、七屏风围子的床身,四足马蹄往往接近清式,迎面长牙条也会出现清式常见的、线条比较生硬的洼堂肚,甚至浮雕五宝珠等晚期装饰花纹。

清 酸枝木嵌大理石罗汉床
故宫博物院藏

上述对床围子早晚的认识,是根据许多罗汉床的整体归纳出来的印象,并不是只凭床围子的形式作出这样的判断。

清  紫檀多宝格 / 博古架

架格的横板,是通长一块,还是有立墙分隔,是区别明式和清式的一个重要标志。至于架格被分隔成有高低大小许多格子的多宝格,则绝非明式,要到乾隆时期才开始流行。

架格的正面和侧面,有的全敞,有的用板条镶券口或圈口。全敞及镶券口者,时代较早,镶圈口者较晚。

清  紫檀三屉亮格架

04

榫卯

北京匠师评定一件家具的早晚和好坏,有时在经过修复,拆散重新安装,看到内部榫卯后才作结论。

他们认为榫卯造得合乎法度,精密谨严,就是好家具,时代也较早。反之,就不好,时代也较晚。

按以此标准来衡量好坏是完全正确的,鉴定早晚就不一定合适,因为谁也不能说早期的工匠手艺都好,而晚期的手艺都坏。

不过从二百年来的家具工艺历程来看,明式榫卯的优良传统至清中期已逐渐退化,直到晚期,某些行货,尤其是所谓“京造”,榫卯粗糙之极,到了胶粘便成形,胶开便散架的地步。

因而匠师们的看法,并不能说全无根据。

带勾挂垫榫的霸王枨

另外,某些榫卯在不同时期,也出现多用或少用的情况。

例如下端带勾挂垫榫的霸王枨牙条两端开槽口与腿足上端的挂销拍合的抱肩榫牙条与束腰一木连做束腰上皮装人边抹底面的槽口内等的造法,自清中期以后,都日趋式微了。

牙条开槽口与腿足的挂销拍合的抱肩榫

且牙条与束腰一木连做

未完待续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