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县北这位农民的感喟
农村人说农村事
脚下的“黄土地”
记得小时候,我们庄东头有一个“大汪”。每到夏天,那里便成了天然浴池。中午放学后,首先从湖里割一“粪箕”子青草背回家,而后就是向“东大汪”跑去。脚踩着水底软绵绵的沙板地,接着扎几个猛子,依稀可见自己赤裸的身体,然后头枕着水面,看到深蓝的天空中漂浮着朵朵的白云。此时,没有倦意、没有烦恼。只可惜,那种惬意的感觉仅仅成为童年时代的记忆,一去再也不会复返了。
地球,作为太阳系中到目前为止发现唯一可供人类生存的家园,日月星辰,亘古不变。可是与生物息息相关的土地,早已是千疮百孔、伤痕累累了。一年比一年恶劣凶猛的自然灾害,难道说真是因果必然。
1
小麦产量不稳定的若干原因
种地人辛勤地付出,苦苦等待了大半年,结果小麦产量竟然不尽人意,出现了500-1000斤的悬殊,究竟原因是什么,笔者总结以下几点仅供参考——
1.天气的异常变化,有效积温的减弱,导致小麦授粉率降低,籽粒不够完善。山地、淤土地,地温偏高,相应减产幅度小点,特别是沙碱土质更加明显。在小麦进入成熟期,刮了几场西南风与西北风,风向的不支持,也是小麦减产的一个因素。
2.种地人没有持科学的态度,心里渴求欲望太高,总认为:多施肥、加大播种量就能够多收,本着农村的一句俗语“稀麦稠豆瞎欢喜”,但是,总应该有极限标准吧,施肥、播种量必须要做到合理。
3.某些小麦品种的抗性不强。最近几年,由于受到网络平台广告刺激,老百姓的意识也在悄悄地发生改变,一门心思地跟风赶时尚。特别是对新审定初进市场的品种充满信心,恰恰出现严重问题就是这类品种(当然,并非千篇一律)。
按道理讲,一个品种能获得审定,肯定有它的独特之处。所有的品种都具备优点和缺点,在本地能否经得起风雨的摧残,现实才是最好的说明。所以说,农户在购种时一定不要听信经销商天花乱坠的吹嘘,对新品种只能尝试,绝不可以大面积的种植。
4.最为严重的是土壤已开始生病。导致土壤生病的原因——生态环境的不平衡;农药、肥料的错误使用;含有大量病菌的秸秆还田等等。像这种情况应该引起有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另外,种地户必须与地方的科技人员紧密地配合,大家共同努力,用一颗温暖的心去善待土地。
5.互联网的日益发展,一些所谓的农业专家在抖音平台上频繁露脸,胡诌八扯地错误宣传,有如歪嘴和尚在念经。比如,今年的玉米田除草效果就不够理想。因为人人刷屏看抖音几乎达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屏幕上的“专家”讲,玉米在3-5叶期除草效果最好,况且还教农户怎样去数叶片,殊不知错过了最佳防治时间。
种地苦,种地真的不容易!我认为:一个合格的经销商,一定要熟练地掌握业务,充分把握农资产品的性能,使顾客拥有安全感、依赖感。
在生活工作中不断积累所总结出来的经验,说白了那就是科学,因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
秸秆离田
经过几年的干群努力,禁烧工作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老百姓的心理已形成了习惯,由自发状态逐步地开始自觉遵守。虽然禁烧好处多多,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大量的秸秆还田,为滋生病虫草害创造了有利条件,况且在耕种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政府考虑,秸秆只有离田才能够利国利民。
“秸秆离田”这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工程,绝对不能靠天真的想象,如若操作不当,反而会劳民伤财。
现实是冷酷的,因打捆机、叉车、运输车辆配备不够协调,大部分的秸秆躺在田间无人问津。“春争日夏争时”,特别是玉米,早播与晚播在产量上有很大的差异。当预报天气有变时,老农民更是心急火燎,怨声载道,怎么办?怎么办??于是出现了失控的可怕场面。
民以食为天,如果秋季庄稼出现了人为的减产,那就是犯罪行为,谁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最后,老百姓不得不额外付出秸秆粉碎的费用。更不可忍睹的是,田间地头,水沟里,打好捆的秸秆随处可见。
笔者认为:作为村里的主要负责人,夸下海口立下军令状接受这项艰巨的任务时,头脑里必须要有一个全盘的计划。首先要召集村民开座谈会,宣传“秸秆离田”好处,必定秸秆属于私人财产。通过讨论、沟通,使每一个农户对这项工作有新的认识,甚至理解和支持。
作为村里的一把手掌舵人还必须了解本村的实有耕地面积是多少,能够组织多少台联合收割机,一台收割机一天的工作量是多少,如果有缺口可以事先联系。在收割的时候要按秩序连片进行,不要遍地开花,以免影响打捆机的正常操作。
如果因打捆机的数量有限,村里可以租赁一片场地,必要时,一把手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把沾上村班子边的吃闲饭的人员也利用起来一对一帮助托运。不要手捧着茶杯表现出干着急的可怜怪象。
未雨绸缪运筹帷幄方可百战百胜。那么现在堆放在沟边、路沿的那些“庞然大物”怎么去处理,我认为,村干部应该抓紧时间组织人员把它分割拉走,因为它不单是影响形象,关键是污染环境,严重地阻碍水利疏通,影响庄稼的健康生长。
很快又要进入村干部的选举阶段。“村”有别于其它的机关单位。因为村干部身居农村一线,时刻要与各个农户打交道,纯粹靠一纸文凭那是远远不够的。农村工作,渊博的知识往往没有智慧重要,关键是工作方法、工作力度、工作热情以及为广大群众服务的积极态度。
没有一定的水平,没有出色的能力,纯粹靠关系走马上任的村干部,在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心里难免会产生恐慌感,或许只能苟延残喘浑浑噩噩的度日,有失村民的信任。特别是以后几年的农村工作,乡村振兴建设或许可以列入主体,没有一个老中青有机结合夯实的村两委班子,是不会出色完成任务的。国家的惠民政策再优越,没有团队精神、团队力量是绝对不行的!
3
农资价格的上涨,会不会丧失农民种粮积极性
或许因为全球“疫情”发生,今年肥料价格的涨幅创历史新高。有关人士透露:因原材料紧缺,库存量偏少,印度的二次投标,美国的大量印钞……那么其间会不会夹杂着一些不良商家借此机会故意去哄抬物价搞垄断销售?真的很难说清。无论如何,市场经济很难脱离资本竞争。
针对粮价与投资成本远远不能成正比这一残酷的现状,国家已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给种粮户一次性的经济补贴。虽然没有改变种地户对农资涨钱的心里认识,但是,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三农的重视。我们一定要相信党和国家完全有能力解决种地难问题。
在疯狂肆虐的疫情没有彻底清除的非常时期,我们应该理解。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尽量地降低成本。
小麦是喜磷作物,由于连年的秸秆还田,土地里“钾”的含量足够小麦生长的需要。今年秋季,小麦的种植可以改变用肥结构,尿素配合磷肥,这样一来,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丝毫不影响小麦产量。另外,种粮大户在遇到抗灾稳产的小麦品种,完全可以精选自留。
在一个余晖未尽的傍晚,我站在田间的小路上,思绪万千,隐约间心里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感。眼前是我最熟悉的土地,不缺阳光、不缺空气,但是害怕缺少开垦的犁……
叶紫 2021年8月6号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