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书法展新看点:王羲之有争议的10个字!

台北故宫博物院书法展上新了!最重头的一件,是传王羲之的《大道帖》,这是众多传王羲之的作品中比较有争议的一张。

王羲之《大道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2行,10字,一幅连贯的行草书。两行10个字为:“大道久不下,岂先未然耶。”第一行从“大”字到“下”字,一笔连绵而下,第二行的最后一个“耶”字则是最后一笔一贯直下,后人也称这种写法为“一笔书”。

王羲之《大道帖》局部(图片来自台北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

王羲之《大道帖》局部(图片来自台北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从钤印和题跋,印证了流传有序的踪迹,后来进入清内府收藏。钤印包括明末潞王、明末书法家米万钟、明代藏家韩逢禧、清代张笃行、清代书画鉴藏家安仪周等,并有元代赵孟頫、明朱之蕃、清张照等题跋。

王羲之《大道帖》跋局部(图片来自台北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当然一直以来,多数学者认为,这幅作品不同于王羲之的传世之作,可能是宋代米芾的临仿之作。画家米芾米芾在学书上曾下过苦功,传世中许多名迹都被认为是米芾的临本,例如王献之的《中秋帖》和《东山帖》等。徐邦达先生曾经在《谈古书画鉴别》一文中谈到:“清内府旧藏、并曾记载在《庚子销夏记》、《石渠宝笈》续编、三编的晋·王羲之《大道帖》、王献之《中秋帖》等不是晋人之笔,一种理由就是因为此二本的笔划都特别润丰圆熟,其笔头含墨水很多,所以肥厚处不会开叉,用晋代的有心硬笔是写不出来的。此二本最后结合其它方面的印证,认为都是宋代米芾的临写本。这就是利用工具——毛笔特性作旁证,来解决真伪是非问题的一些很好的例证。”▼ 旧拓王羲之 《十七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看完了有争议的《大道帖》,如果还不过瘾,那我们继续看王羲之,此次调陈还展出了旧拓王羲之《十七帖》以及明董其昌的《临十七帖》。(图片来自台北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

《十七帖》王羲之的草书代表作,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是书法家学习草书很好的范本,后世书画家纷纷临摹此帖。据专家考证,《十七帖》是王羲之写给朋友的一组书信所集成,书写时间从永和三年到生平五年,时间长达十四年之久,所以此帖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书法发展的重要资料。唐代张彦远曾经记录过原真迹的情况,介绍《十七帖》一丈二尺长,共有107行,943个字。但是王羲之最初的墨迹早已失传,现在传世最早的是后世的刻本。因为《十七帖》是后世书家学习书法的重要范本,所以传世刻本也比较多,主要分为“馆本”和“贺监本”,馆本因为末尾有一“敕”字,也被称为“敕字本”;而“贺监本”则相传是贺知章的临本,所以称作“贺监本”,但是早已佚,所以标榜是“贺监本”的一般被认为是伪作。传世的“馆本”也有七个流传体系,这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就属于“馆本”,总体来看,此本刻拓精良,但是仅存的只有二十六札,缺十七行。▼ 明 董其昌 《临十七帖》与旧拓《十七帖》同时展出的,还有明代董其昌的《临十七帖》。(图片来自台北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

自唐朝以后,人们学习草书王羲之《十七帖》当成范本来临摹。所以,历史上很多书法家都留下了临习之作。这些临习之作有些属于意临,也就是在临摹的同时带有自己的风格特征,有些临摹之作则比较忠实于原作的风格。星空模特www.68jiameng.com/special/xkmt/xingkongmotewap.html董其昌的《临十七帖》也并非只有一件,这卷并没有署上年份。但是研究者认为时间大约应该是在万历二十四年(1596)之后,这成为考证董其昌书学态度的重要之作,也印证了《十七帖》在明代末期的流行背景。▼ 汉 曹全碑 墨拓本《曹全碑》是东汉末期隶书完全成熟期的代表作品之一,它记载了东汉末年曹全镇压黄巾起义的事件,是研究东汉末年农民起义重要的历史资料,也是现存中国汉代石碑中保存比较完整、字体比较清晰的少数作品之一。(图片来自台北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

曹全,甘肃敦煌人,曹全自小就勤奋好学,博学多能,而且具有贤德与孝顺之心,他的孝行在家乡有口皆碑。此碑是东汉年间所立,是王敞等人为曹全纪功颂德而立。碑阳20行,每行45字;碑阴题名33行,分5横列,书体为隶书,全碑共1165字,高253厘米,横宽123厘米。明代万历年间出土,据传明代末年断裂,我们如今所看到的拓本多是断裂后的拓本。

专家认为,《曹全碑》结字匀整,行笔以稳健为主基调,轻松匀净,用笔方圆兼备,以圆笔为主,是汉隶中秀美风格的代表。从笔画形态来看,其点画、横波、波挑、波磔等各类笔画形态完美,充分展示了成熟汉隶的面貌。从艺术性而言,笔画变化境界也很高,在不同的语境中相同的笔画具有不同的变化,这些变化又往往能够顺其自然,不牵强。▼ 传 赵孟頫《书急就章》(图片来自台北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

章草,是书法的传统书体之一。是早期的草书,始于汉代,由草写的隶书演变而成。历代书家都以章草写《急就章》,但是自东晋以后,能写好章草的作者寥寥无几,而赵孟頫算得上是元代少数擅长此书体的书家之一。

在东晋近千年之后,赵孟頫能够在元代复振章草的书法遗韵,使元明人将这种被人遗忘的书体重新从历史的尘埃中捡点出来,使之焕发了新的光彩,并使这一书体流传至今,赵孟頫的确功不可没。但也有专家认为相比于东晋的章草已古意大减,但是也有专家认为赵孟頫是在古代章草中融入了自己的笔意。

此件传赵孟頫的《书急就章》被学者认为是元代书法名家俞和在其晚年所书写的,俞和,据传少时得到赵孟頫的亲授,书风相似,人莫能辨。学者谈及此作中的章草:“从古朴化为婉媚,长横及捺笔处用波磔,短横顿收,俞氏则于独点处用磔法,短横处提笔出锋出之,笔姿变化灵活多端。”▼ 明代书家汤焕的《游西山诗》(图片来自台北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

明代书家汤焕,擅长书法、篆刻。本幅书写《秋日宿西山卧佛寺》、《游香山寺》自作诗两首,书法受元代“杂体书”影响,混杂了楷、行、草和章草四体,笔法自由奔放,独树一帜。台北故宫博物院对于中国书法史的综述:书法是汉文化圈特有的艺术,长久以来在中国文化传统中蔚成体系,也自然应用在日常生活里,了无古今的隔阂。有关中国书法从古到今发展的历程,始终是大家关心的课题,本项展览即由此出发,揭示其间发展的脉络。秦汉时代是书法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三代以来古文大篆书写、铭刻分歧的现象,归于统一,产生标准书体小篆;另方面春秋战国时代萌芽的新兴书体隶书,也在此际从篆书简省蜕化成熟,发展为汉代通行的书体。由于时代潮流趋向简便快捷,隶书又持续蜕变分化,遂有草书、行书和楷书的形成。书体递变原非朝夕立就,因此进入魏晋南北朝之后,过渡型书风以及各体参杂的混合书风时而可见,显示书体蜕变迁延岁月,方能在结构和笔法上建立自己的规律。

隋唐时代是另一个关键时期,政治统一带来南北各地书风会流,笔法发展臻于完备,从此楷书成为历代通行的书体。入宋以后,为保存前贤书法长远流传,刻帖日渐盛行。但是宋人并不以继承传统为足,书法取向表现个人情性、得其天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