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闪闪的红星》中的信念与寻路丨弘语堂

【语言建构世界】之整本书阅读

《闪闪的红星》中的信念与寻路

马头秦

读这本书,需要先了解主人公潘冬子和他的时代、地域——那是八十多年前的烽火岁月,坐标——江西革命老区,这里将星闪耀,走出了三百多名共和国的将军!

读这本书,还要和咱们课堂上学过的刘胡兰(1932-1947)、董存瑞(1929-1948)等英雄的事迹结合起来。

文史不分家,这四段相关的中国史和世界史知识,需要识记并理解。

(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国民革命或大革命)(1924-1927),国共合作进行国内革命。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7-1937.7),也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共合作破裂,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武装力量(赤卫队、红军、游击队),深入开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与国民党(白军)针锋相对。

其中,1934.10-1936.10,红军“反围剿”突出白区,刻画出万里长征、遵义会议、会师延安的红色脉络。(潘冬子的爹就是在1934年离家参加长征,他留下的红星成为了潘冬子的精神寄托。)

(三)抗战时期(1931.9.18-1945.8.15),这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同步的,1937.7.7卢沟桥事变,全面战争爆发,又持续艰苦卓绝的八年。

(四)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45.8-1949.10),从国共内战到新中国成立。

一代有一代的使命、课题与机遇,读潘冬子的故事,让我们思考信念与寻路的问题,每一代人都要先搞清楚自己的时代和定位,再探寻出自己的发展道路。

在“星星之火”的年代,潘冬子和他的爹潘行义都在寻路,整个中国都在苦苦思索信念的问题,探寻变革图强的道路,比如稍早一点的巴金的《家》(1933),民主主义刚刚觉醒,路在何方,尚不清楚。

人,只有在信念的指引下,才能眼里有光,焕发出斗志,打破旧世界,找到新理想与归宿,充实自己,并照亮后来人,为万世开太平,为人民谋幸福。

学校教育,在潘冬子的童年是不可能的。他爹也只上了几天农民夜校,习得文武双全,率先离家闹革命,为了让劳动人民都“过上真正的好日子”“孩子全能上学”,他从一个庄稼汉到赤卫队队长,再到解放军副师长,转战大半个中国。“留守”的潘冬子在懵懂与残酷中辗转,在社会压迫和不平等的现实中,切身领悟革命之道,最终游过长江,火线入伍,找到了自己的出路。

今天看来,虽时代环境迥异,读者入情入境尚待浸润,但这份倔强的探索却是相通的,同样有三问:

——我是谁?

——我处于何种生活状况?

——我该如何抗争不公,改变命运,追求梦想?

《闪闪的红星》里的故事,从1934到1949,跨度十五年,若从潘冬子1927年出生算起,则为22年,刚好全程吻合二、三、四这三个历史时期。故事是从潘冬子七岁的回忆视角写起的。

整本书以浅显易懂的儿童语言和心理,生动的对话和描写,将抽象的道理“具象化”了,成为看得见的颜色和夜空中最亮的星。

“具象化”,比如教抽象数字“2”的时候,用两只小鸭子示例,让孩子感性地理解数字概念。又比如书中用深埋土中的“子弹头”具象化仇恨,用缝在夹袄中的“红星”具象化革命的理想。

颜色乃是阵营的象征,三种颜色——红色、白色和黄色,分别对应红军(赤卫队、游击队、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白军(国民党军队)和皇军,最主要是红色和白色的对峙,反映的是贫下中农、城市平民和土豪恶霸的矛盾对抗。

潘冬子和他爹就在这乱世中顽强地活了下来,他们没有兀自感伤,而是坚韧战斗,各自历练成长为解放军战士,完成了自立和立人。爹是从江西入四川再北上延安的,冬子是直接朝着延安去的。地理知识不多,交通(那时候哪有什么交通)险阻,靠的是草鞋和信念,硬是追寻理想而去。(对比我们现在的机械化、信息化条件,真是不好意思为工作的失利,找交通上的借口啊!当然车多了添堵,这也是前辈们没遇到过的新课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先辈们的胸怀和气魄,大写的人,那是何等之伟岸!

一家子从未屈服于命运,更从未放弃成长和进步。在修竹哥(吴书记)的指引下,民智顿开,三口人都走上了革命道路,母亲牺牲,潘冬子作为革命的后代被组织保护起来,“遇”到宋伯伯(大爹)、刘三妈、赵叔叔、姚公公(姨父)、到最后江边的老人,终于让他找到了解放军和组织,找回了归宿。

修竹哥动员冬子爹

“终于找到组织了!”

这句话现已成为有归宿感的释然,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定位,需要一个“组织”——既是实体的,更是心灵的——这便是作为人的信念和信仰。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汤显祖《牡丹亭》),归根到底,情感的归属来自价值观的趋同。

对潘冬子来说,这份归属感来自革命同志和劳苦大众,是和自己命运相似的人们——除了父母,就是修竹哥、陈叔叔、宋大爹、刘三妈、赵叔叔、米店二师兄刘来子、姚公公(姨父、大姨)一家。他们数次救了冬子的命,他们是命中的“贵人”,更是红军的根,因为“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脱离群众,就是忘本,不忘初心,才能在人民战争中得道多助,绝处逢生。

课文插图(长江文艺出版社,2018年9月第1版)

宋伯伯抚养冬子

姚公公救起冬子

这本书中将很多深刻的道理,用浅近的语言阐述出来,并且是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手中没有枪,永远做羔羊。要翻身,要解放,快快来武装!”

而且要不断学习提高,当冬子在米店感到窝火的时候,赵叔叔鼓励他,“多见识见识这个万恶的社会”“不要把这段时间空过去了,要注意学习”,并给了他进步刊物——

“工农流血又流汗,吃不饱肚,住不上房,穿不上衣裳。大家看一看,大家想一想,这个日子要不要变个样?”刊物上的话,鼓励冬子们去反思,去战斗,战胜“绵性子”,变得果敢坚强,激发出中国式勇气!

我曾经看过一个历史纪录片,讲四川的石匠参加红军錾字队,在悬崖上凿刻巨幅的“赤化全川”四字(1934,红四方面军石刻标语),大气磅礴,字迹工整,笔力遒劲。数十里外清晰可见,起到了深入人心的思政效果。

深刻的理念,归于简洁的表述,这依然值得我们今天的文案工作者学习。就像宋大爹“把活生生的革命斗争,结合书上的道理和文字一起交给我。所以那书上的话,我记得更深”。

全书共十章,内容均匀,十万字的篇幅,几乎可以一口气读完。

第一章,柳溪革命,父亲从农民到赤卫队长,再到红军营长,离家闹革命。

第二章,舍生取义,母亲不断成长进步,入了党,为掩护战友而牺牲。

第三章,托孤宋伯,七岁的潘冬子跟着宋伯伯(大爹)六年,宋伯伯为了救他而被捕。

前三章,1934年到1940年,都在农村,描述了农村革命的星星之火。

第四章,米店学徒,13岁的潘冬子被组织安排到米店中隐蔽,进一步了解社会和历练。

第五章,抢米风潮,囤积居奇的黑心米商,勾结官府和土豪,穷苦人民没有米吃。

第六章,火烧米店,胡汉三再次出现,冤家路窄,潘冬子火烧米店,但未能成功。

中三章,约1940年到1944年,都在米店,展现了城镇斗争的复杂形势。

第七章,恶霸重伤,冬子逃出米店,要饭北上延安,路遇恶霸被打成重伤,姚公公救回。

第八章,养精蓄锐,冬子在姚公公(姨父)家养好伤,继续北上,多了一份姚家的牵挂。

第九章,横渡长江,冬子机智地逃脱抓壮丁,游过长江,火线立功,在战火中成长为班长。

后三章,约1944年到1949年,都在路上,刻画了追寻红军的北上寻梦。入伍是1947年。

第十章,冬子返乡,终于抓住了胡汉三,报了仇,与师长父亲写信,相约全国解放后再见!

最后的大结局,1949年南下回乡,所有问题都有了答案,快意恩仇,找到出路并升华境界。

整本书的解读,可以从很多角度,人物、场景、心理、事件、事物……我们重点从“饥饿感”的角度,因为这和目前国家提倡的居安思危,爱惜粮食的大形势有关。

饿肚子的感觉,不说现在的孩子,就是我们长在改革春风里的这一代也感触不深(城镇在八九十年代,基本实现温饱)。但从冬子一路要饭北行,我们不难体会这种感觉。

两处“煮鸡蛋”送别,冬子妈妈给冬子爹煮鸡蛋,“做早饭时,她总要煮上几个鸡蛋,等到第二天,看爹没走,就把鸡蛋给我吃了,到下顿饭时,她再煮上几个。这样,她已经煮了四次了”,冬子离开姚公公家时,大姨“从锅里取出四个煮熟的鸡蛋”……

直到今天,很多农村还有煮鸡蛋或者荷包蛋待客的礼数,因为这看似疏松平常的食物,却是物质匮乏年代最好的味道和营养,传递出爱与温度,小读者们需细心体悟,希望能更加珍惜早餐里的煮鸡蛋。

还有搀着沙子和沾着鲜血的大米风潮,更昭示了“吃饱饭”对于人口、家庭、社会、民族、国家稳定的重要意义。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读潘冬子父子两代人的故事,隔空感悟信念的力量与寻路的倔强。

化用一句“凯叔讲故事”的文案——“读四史的味儿,攒人生的劲儿!”

本期美工编辑:汉瓦

【语言构建世界】整本书阅读

马头秦:《闪闪的红星》中的信念与寻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