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也“抄袭”!

“模仿是人类一切学习的开始,然后才是创新,最后是你自己做主。好的艺术家模仿皮毛,伟大的艺术家窃取灵魂。”

  ——毕加索

美学大师朱光潜在其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八》中写道:

“许多第一流作者起初都经过模仿的阶段,

莎士比亚起初模仿英国旧戏剧作者;

布朗宁起初模仿雪莱;

陀思妥也夫斯基模仿雨果……”

因此,

你大可以从各种地方剽窃创意,

剽窃那些能够直接触动你灵魂的东西,

以此来点燃你的想象力。

在艺术圈,也不乏“剽窃”之作。艺术家也是人,他们也“追星”,还喜欢模仿自己偶像的作品。这些模仿是一种借鉴,也是一种致敬。面对大师们的作品,有人感受到了内心世界的平静,而有的人感受到的却是创作的动力。

马奈 VS 毕加索

爱德华·马奈《草地上的午餐》,1862-1863年

《草地上的午餐》是法国写实派与印象派画家爱德华·马奈创作于1863年的一幅布面油画,原名为《浴》,现收藏于巴黎奥赛美术馆。

马奈将赤身的女子和两个衣冠楚楚的男子安排在一起,并置于巴黎最普通、最常见的场景——草地午餐之中。这一反常态的表达方式是对当时古典绘画常见的教化和情感主题的讥讽与挑战。

巴勃罗·毕加索《草地上的午餐》,1960年

毕加索曾说过,塞尚是唯一给他灵感的画家。

其实远不止这样,毕加索晚年到美术馆看到了爱德华·马奈的这幅《草地上的午餐》,惊叹之余。更是用了两年时间一次又一次地模仿这幅画,包括油画、版画、素描等上百张之多。当时,现代艺术已经走到了尽头,新兴的后现代艺术已经出现。

巴勃罗·毕加索《草地上的午餐》,1961年

用BBC的话来说,毕加索的模仿是一次对这场运动的回顾巡礼,是对这场运动源头的致敬。

乔尔乔内 VS 提香

乔尔乔内《沉睡的维纳斯》,1510年

提香早年与乔尔乔内一起于乔凡尼·贝利尼门下学画,后来又被一同逐出师门。提香是乔尔乔内的小迷弟,早期受到他风格的影响,创作了很多著名的作品。然而,乔尔乔内33岁就死于鼠疫,而以对师兄模仿起家的提香则活到86岁,成为了威尼斯画派的领袖。

提香《乌尔比诺的维纳斯》,1538年

提香60岁时,模仿师兄画了一幅《乌尔比诺的维纳斯》。画中人的动态、神情以及环境都完成了由神到人的变化。

乔尔乔内笔下的维纳斯在沉睡,而提香的女神则已醒来,从大自然来到现实的豪华卧室。整个画面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一位贵夫人出浴后躺在华贵的卧榻上,期待着情人的到来。人物的动态、神情和环境已无一点神性,完全是世俗女子的写照,更具感官的魅力。体现了文艺复兴开放人性的本质精神,用具体真实的艺术形象反对封建的禁欲主义。

提香 VS 马奈

提香《乌尔比诺的维纳斯》,1538年

前有提香模仿乔尔乔内,后又马奈模仿提香。看来,“维纳斯侧卧”这个体位真是吃香,引得这么多大家争相创作,乐此不疲。

马奈《奥林比亚》,1863年

《奥林比亚》是法国画家爱德华·马奈创作于1863年的一副油画,现藏于奥赛博物馆。该画受乔尔乔内《沉睡的维纳斯》、提香的《乌尔比诺的维纳斯》及戈雅的《裸体的马哈》的影响。

画面中黑奴肤色与玫瑰色外衣相互对比,床榻上的白色、乳白色等衬托出奥林比亚苍白的裸体。画家只用几条轮廓线来强调奥林比亚的体态,她既不丰满,也不娇艳,颧骨高高的,从而具有某种讽刺意味。因为古希腊圣殿奥林比亚是诸神居住的圣地,也是美神所在地,把这个称号赋予一个下等女人,无疑是对当时学院派艺术的有力嘲讽。

爱德华·蒙克 VS 安迪·沃霍尔

爱德华·蒙克《呐喊》,1893年

或许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创作的《呐喊》,是美术史上仅次于《蒙娜丽莎》的第二名画。2012年,于1895年创作的板上粉彩版《呐喊》在纽约苏富比拍卖会拍出近1.2亿美元的天价,买家是美国金融家利昂·布莱克。

安迪·沃霍尔《呐喊》,1984年

蒙克的《呐喊》影响了许多后世的艺术家们。1984年,安迪·沃霍尔利用丝网印刷技术模仿创作的《呐喊》,也在2014年被拍到了550万美元的高价。

曾有人说:“《呐喊》的伟大之处不在于其对后世作品的影响,而在其超越艺术和历史的界限,成为了流行文化的试金石。”

达·芬奇 VS 费尔南多

列奥纳多·达·芬奇《蒙娜丽莎》,1503-1517年

《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创作的油画,现收藏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

《蒙娜丽莎》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方向,该作品折射出来的女性的深邃与高尚的思想品质,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于女性美的审美理念和审美追求。

费尔南多·波特罗《12岁的蒙娜丽莎》

费尔南多·波特罗,这位拉丁美洲最著名的当代艺术家,作品对象多为胖子,展现独特的个性和魅力。他热衷于“临摹”古典大师之作,还表示,“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如果没有看过大师的作品,他很难去表现自己的艺术。”

费尔南多·波特罗

《12岁的蒙娜丽莎》描绘了画家想象中儿时的蒙娜丽莎,构图与达芬奇基本相同,只是用他特有的博特罗语言置换了画面中的诸多意象,充气般的脸庞让观众看后有禁不住想要捏一把的冲动。

费尔南多·波特罗在继承与扬弃、借鉴与创新中,巧妙融进自己的思想,用特有的语言符号重现大师巨作。

委拉斯开兹 VS 培根

委拉斯开兹《教皇英诺森十世》,1650年

“尖叫的教皇”是培根反复创作的题材,整个系列有40多幅画传世。他的灵感来源于17世纪西班牙著名画家委拉斯开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

弗朗西斯·培根《尖叫的教皇》,1953年

弗朗西斯·培根的作品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变形扭曲,常常给人造成不快的感觉。这一幅作品当年在苏富比拍卖会上,拍出了3000万美元的天价。

培根在与西尔维斯特的谈话中说道:“教皇的绘画和宗教无关,这一系列作品来自对委拉斯开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图片的执着迷恋”。

弗朗西斯·培根《尖叫的教皇》,1950年

培根没看过委拉斯开兹原作,但他表示:“我认为那是有史以来最好的画像之一,它为我开启了各种感情和想象的领域。”

米莱斯 VS 拉斯·冯·提尔

米莱斯《奥菲丽娅》,1851-1852年

《奥菲丽娅》是19世纪英国著名画家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的成名作。据说,为了画出奥菲丽娅在水中的效果,米莱斯特地做了一大玻璃池,让模特儿躺在水中,他则在一旁细细临摹。画家以极为工细精湛的写实技巧和神奇的画境创造,震惊了当时的英国画坛和观众。

局部

米莱斯的名字是与拉斐尔前派兄弟会(PRB)紧密相关的,并且还是这一画派的三位创始人之一。当时这个画派可是给波澜不惊的英国画坛带来了一股不小的震荡。正如其名称所反映的,PRB的成员们认为英国绘画处于一种垂死的状态,对此感到十分绝望,并希望能重新获得早期意大利艺术中的那种真挚和简朴。

电影《忧郁症》

导演拉斯·冯·提尔2011年拍摄的《忧郁症》曾提名第64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女主角开场就躺在水里的场景模仿《奥菲丽娅》瞬间吸引人的眼球,并且隐喻了女主的命运走向。

维米尔 VS 汤姆·亨特

约翰内斯·维米尔《床边读信的女子》,1659年

荷兰黄金时期最伟大的画家之一约翰内斯·维米尔,以对光影的考究把握和严谨的构图而著称。

汤姆·亨特《念驱逐信的女子》,1997年

英国摄影师汤姆·亨特幼年生活在贫民区的经历相似,他不断用艺术手段塑造下层民众和边缘人群,给他们以尊严,并通过作品提升他们的地位,试图用这种方式为他们抗争。

维米尔作品《Girl interrupted at hermusic》

汤姆·亨特摄影作品《the glass of wine email》

汤姆·亨特认为:维米尔的伟大之处正是因为他并不想去呈现国王、王后、将军等形象,而是给予荷兰普通人以尊严。

德拉克罗瓦 VS 岳敏君

欧仁·德拉克罗瓦《自由引导人民》,1830年

欧仁·德拉克罗瓦的代表作《自由引导人民》于1874年收藏于法国卢浮宫,画面展示了1830年7月29日巴黎起义的街垒战场面。画面采用稳定的三角形架构,自由女神身体的姿势与希腊绘画及雕塑的姿势大同小异,称为希腊动势。

这里的自由女神不是像断臂的维纳斯那般半裸,也不是全裸,而是穿了一件类似古希腊斜肩长袍,露出两边肩膀,直到乳房。敞开的衣服也能给人一种挣脱束缚,奔向自由的象征意义。正义的革命终会成功,自由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画家的诚心可鉴。

岳敏君《自由引导人民》,1995年

岳敏君版的《自由引导人民》弱化了原作的神圣感与悲剧气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调侃、戏谑和把玩的心态。

1995年以前的中国,整个社会从改革开放中刚刚起步,就迅速进入了消费时代。岳敏君的作品看似有些单调、肤浅和无聊,但却深刻地关联着当时的社会背景,为独立自我的重构留有了余地。

列奥纳多·达·芬奇 VS 曾梵志

列奥纳多·达·芬奇《最后的晚餐》,1494-1498年

达·芬奇的画作不必多说,现收藏于意大利米兰圣玛利亚感恩教堂的世界名画《最后的晚餐》已经是提前预约也看不上一眼了。

曾梵志《最后的晚餐》,2001年

2013年10月5日,中国当代画作《最后的晚餐》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中以1.6亿港元落槌,加上佣金,以1.8亿港元的价格售出,刷新了亚洲当代艺术品交易价格纪录。

在艺术家曾梵志的这幅《最后的晚餐》里,红领巾、三道杠象征着转型前的中国。叛徒犹大那个位置上,被曾梵志安排了一个不戴红领巾,而是打着金黄色领带的人物,代表西方资本主义。

爱德华·霍珀 VS 奎葛瑞·库德森

爱德华·霍珀,美国20世纪最受欢迎的通俗画家。霍珀的油画中,不仅画面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层次,其光线成为表达内心情绪的重要手段。他作品表达的人的寂寥和疏离,以及内心精神的荒凉与寂寞,成为不少摄影师和导演在拍摄作品中的叙事借鉴。

爱德华·霍珀的经典作品:

Nighthawks

Hotel By A Railroad

Room in New York

A Woman in the Sun

摄影师奎葛瑞·库德森的作品场景大都设置在美国小镇的日常生活,但这日常景象下面,却深藏着不安、疏离与故事。他的作品借鉴了爱德华·霍珀,在他看来,霍珀的作品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霍珀的作品是对美、戏剧性、悲伤、无根性以及欲望的最佳诠释。

奎葛瑞·库德森的致敬作品:

模仿学习是好事,但不能泥古不化,

仿也要仿出水平,仿出风度才行。

张大千仿石涛,也是师古不泥古,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模仿到最后,

或许“超越”才是每一个创作者所毕生追求的。

艺术也是一样,

不能千篇一律,要百花齐放,

历史的车轮才能永恒向前。

声明:本平台是用于欣赏与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