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泰山,小脚老妇徒步登山拜泰山娘娘

一、山脚下

1、甘博一行在泰山脚下,坐在当地的独轮车上,这种一人手推的木轮车,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汉朝时期,是运货的重要交通工具。

——————————————————————

1919年,美国摄影家西德尼%uB7戴维%uB7甘博来到山东境内,在登泰山时,拍摄了当时人们上山的场景,如今这些照片,已经成为我们研究泰山朝拜历史的珍贵资料。

2、来到泰山的大门岱宗坊处,此坊修建于明嘉靖年间,登泰山即由此处开始,左侧台阶处,可以看到几个老妇人坐着休息,坊下还有两个军人模样的守卫坐着。

3、位于岱宗坊北侧的一天门坊,始建于明朝,清康熙年间重建,这是登泰山的天梯开始之处。

4、一位哑巴乞丐跪伏在地上,头垫在石头上,前方是乞讨的箩筐,等着来往的香客施舍。

5、狠心的父母让自己年幼的孩子乞讨,只见他长得还不算廋,棉衣打满了补丁,眼巴巴的在看着过路人,很是心酸。

6、两个乞丐妇人,根据甘博的解说,其中一个仍然是哑巴,坐着的女乞丐,是包裹过的小脚,一手撑着腮帮,仿佛在沉思一般。

7、沿途的民居,依山而建,墙壁都是石块垒起,屋顶上覆盖的是植物秸秆,画面中出现了一个小男孩,正靠在院角处。

二、上山途中

8、泰山的山势陡峭,历代以来所凿建的台阶,如同天梯一般。

8、到了中天门处,这里停靠了很多抬杆轿夫,体力不支的香客大多会选择乘坐。

9、桥夫们将抬杆放在路中间,他们则在两侧等候,很多香客走到这里开始休息,往右侧看去,几个老人和轿夫们一起好奇的看着在拍照的外国人。

10、坐在滑轿中的外国人,就是甘博本人,这一年他刚刚29岁,风华正茂的年纪,来到中国拍摄了极为珍贵的各地照片。

11、这张照片记录了抬轿登山的场景,两人一组,在宽大的石阶上,一左一右,一人先登一阶,步伐一致,极有韵律之美。

12、来到了五大夫松处,这座中国最著名的松树,见证了秦始皇登山的历史,相传始皇帝封禅泰山,途径此处遇雨,因树冠茂盛遮住雨水,因而被封为五大夫。

13、甘博的同伴John StewartBurgess在休息时,与上山的香客聊天,中间的老者穿着倒是有些不凡。

14、一段比较平坦的台阶,三个轿子好像都是空着,可能是客人在平地先下来,等到了陡处再上。

15、上山途中,遇到了一群朝拜结束的香客,他们结伴下山,小脚的老妇人一手拄着拐杖,另一手搭在家人肩上,可以想象到,她们为了祈福保佑平安,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16、朝阳洞前,一位道士站在供桌前,清乾隆帝曾6次登泰山,来到朝阳洞,喜欢写诗的他留下了一首《朝阳洞诗》: 回峦抱深凹,曦光每独受。所以朝阳名,名山率常有。是处辟云关,坦区得数亩。结构寄幽偏,潇洒开窗囿。历险欣就夷,稍憩复进走。即景悟为学,无穷戒株守。只可惜他的诗没什么灵性。

17、这两个桥子上的妇人,应该家境尚可,前方左边的轿夫膝盖的棉袍都已磨破,他们抬着的妇人脸色并不大好,可以想象到一路上的惧怕。

18、这一段台阶,走上前都很艰难,两个轿夫抬着百多斤的香客,为了生活,实在不易。

3、泰山之巅

19、走完十八盘,终于来到南天门,恍若天上宫阙的这处建筑,始建于元朝,明清复建,在这张照片中,外观上早已斑驳不堪。此刻恰有一位香客坐轿而下,下方却有一位女乞丐正等着乞讨,画面极有内涵。

20、泰山最重要的道教信仰,供奉碧霞元君又称泰山娘娘、泰山老母、泰山奶奶的碧霞祠,当时称为铁瓦殿。

21、甘博一行在碧霞祠内的铜碑处留影,这是由明万历年间建造的铜碑,上面刻有《敕建泰山天仙金阙碑记》。

22、碧霞祠内,男男女女的香客围在一起,一位道士漫不经心的敲着瓮。

23、虔诚的几个老妇人,跪着地上,向泰山奶奶磕头,后面的一位老人都弯不下身,小脚勉强的支撑着。

24、碧霞祠内的景观,右侧的殿上挂着的匾额写有“慈云普护”四个大字,见证了泰山奶奶对苍生黎民的护佑。

25、已经祈福过的香客们,大部分是上了年纪的老妇人,还有的带着孩子,不辞辛苦,来朝拜她们心中最神圣的泰山奶奶,希望保佑各自的平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