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宝塔》师父自序

螺旋宝塔且登攀

(自序)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不知不觉,我已年至古稀,诚如先哲庄子所言:「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50年的意拳生涯,蓦然回首,不过日复一日的坚持,年复一年的执守,如是揣摩,如是体认,如是传承,如是而已。

我这个人很简单,既不善言辞,也不擅经营。我这一生也很平常,别无所好,唯意拳萦怀于心,拳即是我,我即是拳。

从拜学恩师姚宗勋先生的那一天起,我就把自个儿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交给了意拳,这或许亦如佛家所说一种皈依吧,皈信意拳,依止恩师。

可以说,我这一辈子就是为意拳而生,为意拳而活,当然最后一定也是为意拳而死,所谓人生有死,死得其所,夫复憾焉。

我这个人的文化程度不太高,理论水平也比较有限,练拳之余,就是喜欢看一点书,曾记恩师临终前的嘱咐:「以后要多看史书,要看史记,不要看演义,抓紧练,别松劲儿,就成了。」

我深知恩师的良苦用心,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多看历史,把历史当成一面镜子,才能真正懂得意拳的法脉传承是多么的不容易。

我从小就崇尚英雄,也渴望成为英雄,骨子里与生俱来便有一种难以割舍的英雄情节。我始终抱有从军的愿望,初中毕业时曾参加过部队的招飞考试,可惜家父早年曾在傅作义将军麾下任职,最后因为政审没有通过,引为平生之憾事。

恩师也有这样的英雄情节,在这一点上,我与恩师心意相契。恩师曾经对我说过,他最崇拜南宋的岳武穆和文天祥,而他们也正是我心目中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我这个人看书很慢,就跟我练拳一样,总是学习一个,必须要掌握一个,从不图快,也从不贪多,唯求扎实牢靠。所谓「读书要明理,功夫要上身」,我认的就是这个死理儿,并不在乎别人怎么说。

读书也好,练拳也罢,只要有什么心得体会,我都会抽出一点时间记录下来,未必详尽,但不能没有,这已经成为一种再自然不过的习惯了。

早年间,因为函授教学的需要,我写过《意拳教程》一书,还有就是关于武术和意拳的一些专业性和纪念性文章,除此之外,我并没有其他什么著作问世。

对于著书立说,我向来是极其慎重的,心得体会固然都是自己的,但著书立说,那是要给人家看的,白纸黑字,落笔就要负得起这个责任,而不是那种动不动就拿出一副文责自负的样子。

明月当空,静室独坐,扪心自问:

信口开河,负得起这个责任吗?且不说见解何如,意义何在,最起码要对得起自己的天地良心,对得起自己的切身体认,对得起读者的真实感受,更不要说是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和时间的沉淀了。

因此,对于著书立说这样的事情,在我看来,那是天底下一等一的大事儿,必须严谨认真。否则,最好不要轻言动笔。

我追随恩师13年,耳提面命,不离左右,蒙师不弃,垂爱有加。恩师对我寄予了怎样的厚望,我心里很清楚,我自己身上担负了怎样的责任,我心里一样也很清楚。

我时常对自己的弟子们说,当学生容易,做弟子很难,因为做弟子需要更多的付出与担当。这话听起来是我对弟子们说的,实际上这也是我对自己的一种鞭策和激励。恩师不在了,但恩师的教诲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所以,我始终练拳不辍,授艺不止,盖因师门传承,法脉攸关,未敢稍有懈怠。

10年前,我曾经写过这样一副对联,以为自勉:

前程似锦,皆因师徒同心存,经透风雨,一刻未敢忘师训;

岁月如梭,自知花甲屈指易,淡尽功名,平生只为追前贤。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如今的我,是不是「七十而从心所欲」,实不好自言自语。所作所为,所传所授,且待留与世人评述,但「不踰矩」,我自认从来如是。

「矩」者,乃法度也,具体到实际,我个人的体会,那就是心法与规矩的问题。讲传承,就离不得心法与规矩,二者不可或缺。没有规矩,心法何以得存;没有心法,规矩何以得用,所谓「规矩如杯,心法如水」的道理。

意拳的前身是形意拳,形意拳的前身是心意拳,亦称心意六合拳,嵩山少林寺嫡传称心意把,这些拳名都不是随便起的,也不是随便叫的,其中自有讲究。

形意拳一名,据说是戴隆邦先生改的,也有说是李洛能先生改的,我个人的感觉,李洛能先生改的可能性比较大。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

引申而言,形意拳主要强调的是形与意之间的关系,正如王芗斋先生所说,心意改称形意是「不背原意」,所谓「心意诚于中,肢体形于外,形神兼备,内外合一」,故有「意自形生,形随意转」之说。

心意拳主要强调心与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说是神与意的关系,盖心性无异,神即性也。所谓「以六合为法,五行十形为拳,以心之发动曰意,意之所向为拳」,强调心与意合,但心意二字,既不可分开而论,也不可混为一谈,神意亦然,故有「意之所向,神即所往,周身气血为之而鼓荡」之说。

可见,无论我们叫什么拳,始终都没有离开这个「意」字,即便就是在历史上曾经有过的「意拳」之名,也终究少不得这个「意」字,可以说,天下功夫无他,唯「意」而已。

王老尝言:「但求神意足,不求形骸似。」

恩师进一步解释说:「拳,就是运动的外部表现形式;意,就是精神支配之大意和假借。技击桩不仅仅在于它的外形构成技击的基本肩架,更重要的是它内容的含义,外形的东西可以反复模仿求得形似,而内在的精神力量,就需要在精神高度集中的情况下,运用不同程度的意念诱导才能求得。」

所以,讲内容,那就得传心法;讲形式,那就得传规矩。我们经常讲或者听人说这样的话,心传口授,言传身教,其实,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关于心法与规矩是如何具体传承的问题。所谓内传心法,外示规矩。

心法传承,要在心传口授。心法者,乃以心传心之法,灵于印心,妙在会意,所谓「佛祖拈花,迦叶一笑」,说的就是心传的意思,讲究的是心领神会。如果弟子或学生实在无法领会,怎么办?当老师的还是得展开了说一说,或是举例子,或是打比喻,或是讲故事,这就是口授的意思了,也是一种方便善巧的教学方法,讲究的是心摹手追,这里所讲的心法,那就是具体的练法了。

规矩传承,要在言传身教。确切地讲,规矩就是动作的要领和练习的要求,比如说一个动作,老师把动作的要领讲了,学生就要按着自己所理解的要领去练习,这就是言传的意思,讲究的是心悟体认。如果学生的动作没有达到老师的要求或者说不符合拳术的实际需要,当老师的就有必要做一下动作示范,有的时候示范一次还不够,需要多次示范,以便让弟子或学生能够模仿和练习,这就是属于身教的方面了,讲究的是模拟效仿,俗话讲手把手教人。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所谓规圆矩方的道理,故前人总是告诫我们「要授人以规矩,不可示人以巧」,佛家的说法更是直截了当,佛祖入灭之时就有「以戒为师」的遗训,从本质上讲,「戒」实际上也包含有规矩的意思。由是当知,心法与规矩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法脉传承,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怎样强调都不为过,怎样要求也不算多。

关于心法,这里暂且不论,我们就以规矩为例,说一说法脉传承的问题。

拳谚云:「得于师者为规矩,得于己者循规矩。」

这话已经把规矩是如何传承的问题讲得再清楚不过了。今日为师者,昨日曾为学;今日为学者,明日或为师。师法递授,规矩都是贯穿始终的一个重要内容。

所以,为人师表,首先自己要「得规矩」,其次要「守规矩」,再者要「传规矩」。因而,为人师者,必须时时告诫自己:

不得规矩,莫为人师;

不守规矩,负罪传承;

不传规矩,误人子弟。

意拳前辈张中先生是王老的入室弟子,也是恩师的左膀右臂和忠实的追随者。当年他在看过一些意拳传人的演练后,曾经不无感慨地说:「说起来都是意拳的正宗传承,可是这才刚刚过了几代,就已经变成了这个样子!」

不错,规矩都是人定的,规矩也都是可以改的,但可以改并不等于随便改。关于这个问题,过去心意拳里有这样一个说法,大概的意思是,师父可以改拳,但绝不能改谱。为什么不能轻易改拳谱,因为拳谱所讲的大都是拳术的原理原则,无论你如何改拳都不能违背拳术的原理原则。

当然,恩师确实也说过「原理原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僵死教条,只不过是前人的经验之谈」,但他同时也强调说「倘有新的实践成果,就应该大胆创新」。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有没有超越前人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成果。

很多人都曾经问过我同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在意拳方面有没有自己的创新。我说:心法就是那样,规矩就在那里,你创新什么?如果非要让我讲自己有什么创新的话,那就是我在意拳教学实践方面积累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螺旋宝塔式教学法」。

所谓螺旋宝塔式教学法,用一个简单而形象比喻讲,就好像我们在攀登一座螺旋宝塔,总是一步一步、一层一层的绕着圈旋转着向上攀登,绕过一圈好像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但比起步的时候高出了许多。再绕一圈也是这样,总会展现出更高远、更广阔的意境,如是反复,坚持不懈,最后登至塔顶。

用哲学的语言讲,这是因为拳术实践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再由复杂到简单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即螺旋式的发展过程。因而我们的拳学境界从初级向高级的发展就不可能完全是一个直线式的上升过程,总是呈现出一条近似于螺旋的上升曲线,仿佛从自身出发,又回到自身,这在艺术上俗称为「回家」,所谓高层次的回归。这种螺旋式的曲线上升过程,也可以说是拳术实践的往复性与拳学境界的上升性辩证统一的过程。

我们练习意拳也是这个道理。当练功有了一定的基础,细心的学者就会发现,我们此前练过的东西,现在又接着再练,有的时候外在的形式完全一样,但里面的内容更加的丰富了,也更加的深入了,所谓功夫练细,方见精微;有的时候里面的内容完全相同,但练习的要求更加的细腻了,也更加的严格了,所谓功夫细练,犹如初学。循环往复,不断攀登,螺旋而上,我们的层次会越来越高,眼界会越来越广,最后达到拳学的至高境界。

关于拳术创新,我个人始终抱有一种敬畏之心和尊崇之意,在我看来,创新是革命性的和颠覆性的,是改天换地的大事儿,是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总结、提炼与升华。意拳的拳学理念极其超前,完全就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意拳从来不拒绝任何从形式到内容的创新,并且积极提倡学习和借鉴任何有价值的创新理念与先进技术。

这是意拳一贯坚持的学术态度,也是意拳始终前进不止的动力源泉,所谓「师古不泥古,更勿终学人」,正如王老所说:「学术一代应比一代强,若一代不如一代,那就不成学术了。」

亦如恩师尝言:「任何学术只有前进才会有生命力和存在的价值,固步自封、抱残守阙无疑是错误的,终将为社会所淘汰。」

但是,任何创新都有其特定的因缘和条件,创新这个词不要滥用,更不能用滥。别的拳种我不是很清楚,不好妄加评判,仅就意拳而言,王老、恩师都曾经说过和写过,包括很多的前辈也是这样,在他们那里已经把意拳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特别是意拳的拳学思想境界,这不是我们现在这些后来人能够随便超越和任意发挥的事情。

可以肯定,至少我们现在这些后来人,还没有谁真正具备全面超越前人的理论素养与实践经验,这里面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问题,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我们在意拳实践方面目前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换句话说,在今天这个时代,意拳的拳学思想具有巨大的冲击力和影响力。但是,意拳的拳术实践还缺乏真正的说服力和号召力,这个说服力靠的是实力,这个号召力靠的是战绩。意拳曾经有过的辉煌只能代表过去,并不能证明现在,更无法保证未来。

所以,创新既需要有极其深厚的理论基础,还需要有极其丰富的实践经验,更需要有经得起反复检验的实践成果,不能指望满腔的热忱和一时的冲动,更不能凭藉自以为是的臆想和漫无边际的假设。

现实之下,意拳能够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真正继承下来并且传承下去,已是功德无量的一件大事。倘若在我们的努力之下,意拳于不久的将来在拳术实践方面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能够培养出征战世界拳坛的意拳好手,能够在搏击擂台上展现出意拳自己的风采,取得令人信服的战绩。到那个时候,我们才真正有那么一点资格,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谈一谈意拳创新的问题,正如恩师教诲的那样「拳术终究是要靠实力说话」。

我个人的观点,传承并不是保守,而是需要有效的保护,保守就是恩师所说的「固步自封,抱残守阙」,那就意味着终将被时代和社会所淘汰。宣传、普及和推广虽然有利于意拳的传承与发展,但现在的意拳更需要的是保护性传承,这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一样的道理。

我为什么要这样讲?

大家可以放眼看看当今的意拳界是如何宣传的,又是如何传承的,如何实践的,如何解读的。美其名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实际上就是一个五花八门、攀龙附凤、自我标榜、闭门称大、创拳成风、大师遍地,更有甚者,挂羊头卖狗肉,拉大旗作虎皮,诸如等等。当年王老、恩师一再批驳的那些充斥武林的怪态乱相和歪风邪气,如今在意拳界同样也是屡见不鲜,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有的人认为我这个人很保守,教什么都是中规合矩,一点也不吸引人。于是,坊间就有了这样的传闻,说我这个人只重视基本功,既不教人家技术,更不传人家绝招。其实,学拳练拳就那么一回事儿,难就难在一个打基础,基本功如果不扎实,就是学再多的技术与技巧也都无济于事。

现在不少练习意拳的人最后都练成了不是招法的招法,甚至成了不是套路的套路。比如意拳推手,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检验自身基本功的一种手段,如果只练推手而不练功,基本功不扎实,非但无益且害莫大焉,最后别说有什么进步,往往是越学越糊涂,越练越糟糕,到头来还得回去练习基本功。

意拳实战同样也是如此,基本功不扎实,一上手就练习对抗,可以不可以?当然可以,但是,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作为基础,任凭你怎样进行对抗训练,最终也不过就是一个「打熟」而已。

学者须知,推手和实战能够检验我们的基本功,但永远也无法替代我们练习基本功。我们通过练习推手和实战,知道自己在实际对抗当中存在有什么问题,问题的根源又出在哪里,回过头来才能在训练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

我们练习什么?是练习推手,还是练习实战?

答案当然都不是,真正需要练习的就是一个基本功。

以上都是意拳练功有素者的经验之谈。事实上,在我这里学习意拳一到两年甚至更短时间,就登上擂台参加武术散打等搏击比赛的弟子和学生有的是,拿过好名次的也有很多。虽然他们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接受的确实也是意拳的系统训练,但他们更多的还是为了应付比赛之急用,很多人的基本功并不够扎实。所以,回过头来还需要认认真真地补足功课,扎扎实实地练习基本功。

关于法脉传承,向有主流与支系之分,但不能说支系就不是传承,这就是根深本正与枝繁叶茂的道理。即使是传承的主流,也要看他的传承是不是能够把握拳术的主线。所谓拳术的主线,指的就是符合拳术实质的内容和形式,任何传承如果偏离了这条拳术的主线,无论是主流,还是支系,都不可能真正起到法脉传承的作用。这是丝毫不能含糊的原则问题,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和严肃的态度,同时也需要我们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

心法传承,法脉清净。

作为意拳第三代传人,我是深有感触的。恩师克承师教,以发展意拳为己任,一生于个人生计无所挂怀,致毕生之精力于拳学研究与实践。「文化大革命」期间,迫迁京郊昌平,荒村牧马,然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身怀绝技,并不独自珍藏,他时刻为中国武术和意拳能否发扬光大、造福人类而担忧。虽历经坎坷,始终不忘传艺后学,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意拳的栋梁之材,方使意拳一门火烬薪传,人材辈出。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恩师曾多次语重心长地督促我们加紧练功,一旦国家需要,可以派出有用的人材,报效国家,弘扬国粹。

回想恩师及其家人在那个依然处于生计无所依靠的岁月,自己却时刻在为中国武术和意拳事业后继乏人的问题而殚精竭虑,令人肃然起敬。

如果说某一天,意拳的法脉传承出了问题,或者说意拳的法脉日渐式微。身为意拳传人,我们何以面对王老,何以面对恩师以及诸多的意拳前辈,又何以面对我们的后来人。不错,现在我们一个个口口声声称自己是正宗传人,传人或是不假,正宗暂且不论,但如果我们不作为甚至乱作为,那我们还对得起意拳传人这个称谓吗?我看是意拳罪人还差不多。

《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我始终都有这样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不知当今的意拳传人们,是不是和我一样也有这样切身的感受。当然,有与没有,我是不会全知道的,反正我自己是一直都有的。

因此,意拳的法脉传承必须具体落实到实际,既要引吭高歌,更要切实行动,要向前辈们好好学习,真正做一个名副其实的意拳传人。

一方面我们自己要好好练功,老老实实地领悟、扎扎实实地践行王老和恩师的拳学思想;

另一方面我们自己要好好教学,真真正正地弘扬、踏踏实实地传承王老和恩师的拳学体系。

前辈有云:「非其人不能学,非其人不能传。」

孔门弟子三千,也不过贤者七十二。可见,法脉传承无论从哪一个方面讲,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有勇于奉献与敢于担当的精神,矢志不移与甘于寂寞的信念,无所畏惧与深谋远虑的胆识,继往开来与前赴后继的力量。唯有以这样的精神、信念、胆识和力量,我们才真正有资格宣称自己是意拳的传人,才真正有可能担负起意拳传承的神圣使命和历史重任。

崔瑞彬

2018年1月18日于北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