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1909年2月的香港
香港富人区
本组照片是张柏林拍摄于1909年2月的香港。经过六十多年的开发,香港作为一个自由港在远东地区地位显要,其城市化领先于中国的其他城市。原图注:“Hillside Residences。”翻译过来就是山坡住宅。那时的香港岛,只有英国上层和少数富贵的中国人才能住在山上。这是典型的富人区。
香港大教堂
原图注:“Hong Kong Cathedral。”翻译过来就是“香港大教堂”。其名称应为“圣约翰大教堂”,俗称大教堂,位于花园道,1847年奠基,1849年建成,是香港最早建立的基督教教堂。其间在1865年进行扩建工程,成为今日的模样。二次大战期间,日军曾以该教堂为总部。该教堂至今仍旧是香港基督教弘传教义的中心,也是圣公会港澳教区的主堂,在香港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
耕作的农人
原图注:“Man sprinkling segetable patch, Kowloon。”翻译过来为“在九龙劳作的农人”。看来,那时候的九龙基本还是农田,尚未城市化。不过港英时期对城市化的限制还是很严的。
熙熙攘攘的香港街道
原图注:“Street in Hong Kong。”很简单就可以翻译出来,这是一条香港的街道。1909年,虽然大清尚未覆灭,但香港这个已经脱离大清朝廷六十余年的城市,发展欣欣然,而港英政府当时并未封锁边界,所以这里的居民占大多数的依旧是中国人,而且他们从来都认为自己是中国人。
维多利亚山顶
原图注:“Top of Victoria Peak。”翻译过来即“维多利亚山顶”。维多利亚山顶,就是太平山顶,香港人简称为山顶。太平山原名“硬头山”,古称为香炉峰,海拔高度为554米,是香港岛的最高峰。
在开埠初期,由于交通不便,要靠轿子上落山,故当时居住山顶的人士不多,19世纪80年代时只有约40户。随后因为山顶景色优美,气温清凉,所以逐渐吸引了更多的外籍人士居住。为应付交通需求,山顶缆车于1888年通车。其后于1904年,香港政府立例禁止华人在山顶居住,至1947年才废止。1867年,当时香港总督麦当奴选址山顶设立避暑别墅,即总督山顶别墅。该别墅曾于1902年重建,但在20世纪30年代起开始停用,最后在1946年拆卸,只剩下守卫室,原址辟作山顶公园。此外,1873年,山顶酒店落成启用,酒店经营者即是其后提出兴建山顶缆车建议的亚历山大·芬梨·史密夫。然而,酒店于1938年因火灾焚毁,之后一直未有重建。该处其后成为巴士总站,1989年12月才改建为山顶广场。
植物园
原图注:“Botanical Gardens。”即植物园。香港植物园如今是香港动植物园。是香港最早建立的公园,曾用作总督官邸,早期因港督常兼任三军司令,而香港市民称统领香港三军的香港总督为“兵头”,所以公园又叫做“兵头花园”。其位于香港岛中环雅宾利道,并被罗便臣道、己连拿利、上亚厘毕道及花园道等道路环绕,占地5.6公顷。公园正门设在雅宾利道。在1841至1842年间,香港动植物公园的地段是曾作为香港总督的官邸。及后于1848年,香港政府已有兴建一个植物公园的计划,但因财政不足而需要押后。后来建筑工程于1860年展开,并于1864年8月6日把第一期设施开放给民众使用。1871年,公园全面开放,并正式定名为“香港植物公园”。香港日据时期,公园被日军易名为“大正公园”,并兴建香港神社。公园内的坚尼地铜像也被运往日本熔掉。战后的1958年,原址改放英王乔治六世的铜像。公园于1970年代于雅宾利道扩建香港动植物公园的第二期公园,并引入不少哺乳动物与爬虫类展示,故于1975年正式易名为香港动植物公园。
远眺港口
原图注:“Harbor from hillside roadway。”意思是靠近港口的山坡路。可以看出,当年香港的市政建设已经很现代化了,硬化的路面和金属的栏杆,以及成群的现代化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