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石头 | 贡发芹
作为市政协文化文史委主任,我首次承担市里分配给政协的征收拆迁任务,实在勉为其难。其中一个钉子户,我带领政协征收小组成员轮番上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耗时两周多时间才说服他签字搬离。不过政协征收进度仍旧排在全市三十个征收小组中前几名,我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今天是周末,我想好好睡一觉。但一大早,领导就打来电话,要我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带领几个年轻人指挥挖掘机把腾空的房子全部推倒,防止有人翻悔再搬回来。我只得领命。
初秋的下午,阴雨绵绵。天快要黑下来时,终于把所有拆迁户房屋全部推倒,最后一户就是钉子户家民国时期老房,不过翻修多次,民国元素已经有限。完工后别人都走了,我又巡查一遍,发现钉子户家是土墙石根,外边泥着水泥。在前墙根部,我发现一块石头,接近正方形,中间是空的,我把它清理出来,形状不很规则,有一面较平整,刻有许多小字,还有一副对联和其它单字,都是篆体,大多数我不认识,但我觉得这块石头可能有些来历,就想请别人帮忙搬到安全地方暂时存放起来,但别人都忙着下班,没有人理会我。我只好一个人搬运,石头太沉,路太滑,搬了没有多远就大汗淋漓,只好歇歇,另想办法。
这时,一个人走过来,告诉我,嘉山市刘副市长(真实名称就不说出来了)家就住在大沟对面,是个四合院,可以弄她家院子里存放一下,明天找车来运走。我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就过去敲门,出来一个帅气的小男孩,估计是初中学生,阳光热情,彬彬有礼,说刘副市长是他姑姑。我说明来意后,小男孩说要打电话请示一下。我说你回屋打电话,我去搬过来。他说你不要急,隔着大沟搬来搬去不容易,等我打过电话再说,看样子家教很好。我说好,但我没有听取小男孩的建议,还是艰难地把石头搬到泥泞的大沟对岸。我浑身泥土,正气喘吁吁,小男孩说:“我姑姑说了,她是我的监护人,没有监护人授权,未成年人是不可以接受别人东西的。”随后就关上院门,背着书包一蹦一跳地上晚自习去了。我茫然不知所措,放块石头怎么就不行呢?刘副市长婉拒的方式如此巧妙艺术,令我钦佩,但又很是不理解,难道刘副市长把我当成送礼行贿的人了?可是我没有什么需要刘副市长帮忙的呀,她也帮不了我什么忙呀!
我想我还是把它弄回家吧,可是没走多远,就汗湿衣襟,腰酸背痛。忽然我发现我三十年前的工作单位女山乡中心小学林校长了,他家就在附近,我就把石头抱过去,请他看看。他看了一会,说是个奇怪东西。我提议放他家寄存一晚上,我明天找车来运走。他不同意:“这个东西若是好东西,放在我家容易遭人抢劫,不但保存不好,还会害了我们全家,你不记得你的同学女山湖镇中心小学校长的吗?他收购了学校工地上挖出的汉代玉枕,一晚上转移几个地方,引起了省公安厅前来追查下落。若不是好东西,可能会带来晦气,就更不能存放了。你还是另找地方吧!”我晕。这叫什么理由?我想辩解一下,但林校长与许多人都离开了,剩下我一个人孤零零立在雨地,不知何去何从。
怎么办呢?我想到了堂弟,他的住处离这里不远,可以帮我,但我手机没电了,就托路人带信给他,叫他过来帮忙,可是一直不见他人影。后来有人带来他口信,说他太忙,捞不到。我无奈!堂弟一向听从我的召唤,我今天有点小困难,他怎么会不来帮帮我呢?天渐渐黑了下来,我想丢下石头,又怕别人弄走,搬又搬不动,急得我团团转,不知如何是好,我没有办法,只好移动几个地方,用土盖上,做好记号,明天早上来搬取。
次日早上,我借了一个三轮电瓶车前来搬运石头,好在并没有识货之人,石头安然无恙。我正在忙活,明光市分管文化工作的刘副市长路过这里,与我寒暄了一阵后,我说明了情况,她对我给予了充分肯定,说文物是国家的,送到市文物管理所去吧,那里有很多懂行的人,鉴定一下,看看有没有收藏价值。此计甚好,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呢?
于是,我把石头抱到了市文管所。一个小年轻接待了我,我作了自我介绍,小年轻说他才从外地考来上班没几天,不认识我,也没听说过我。我是市政协文化文史委主任,嘉山市文化界怎么会有人还没听说过我呢?我很奇怪,看来我是太自恋了。我要求把石头交由文管所收藏,小年轻不屑一顾,后又说我们领导不在家,这块石头即使再有价值,也要等领导同意才能收下。我非常不满,就说:“你收下,等领导回来看有价值就收藏,没有用就扔掉,不好吗?”“不行!我不可能没事找事的!”他的坚决,我不能理解,只能离开。不过,我还是很佩服这个小伙子,年纪轻轻的,那官腔耍得可真是老练!
正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遇到了我的前任市政协文化文史委退休老主任杨主任,他把我带到他家,认真地将石头清洗了一番,然后仔细辨认,石头上的小篆是嘉山市历史上清代道光年间一个著名的吴姓家族的举人,后来官拜两江总督的名人小传,有八百多字,一副对联是封疆大吏吴总督给其后人配置的二十字辈分,对联横批是总督家族盱眙吴氏(嘉山市原属盱眙,民国年间划出)孝敬堂堂号,单个大字是咸同年间慈禧太后赐给吴总督家的“福”字和“寿”字,大字下有小字,注明老佛爷赐字的时间缘由。杨主任是嘉山市最著名的篆刻家和奇石鉴赏家,据杨主任说,这块石头可能是破四旧时,吴氏后人镶进墙基才保存下来的。他说:“你是近现代史和地方史专家,石头上文字记载内容有多大历史和文化价值,你是知道的,我不懂。但他的篆刻出自名家,功夫在整个近代史上都绝对属于一流。石头就是闻名遐迩的灵璧石,形状奇特,融透、漏、瘦、皱、伛、悬、蟠、色于一体,声韵朗然合一,品质俱佳,属于稀世珍宝,我一辈子都没见到过这样一块上好的灵璧石,价值或许不可估量。”我说:“既然这样,那就是文物,还是交由文管所收藏最好,可是他们不要怎么办?”杨主任慨叹道:“天下真正识货的太少了,既然人家不要,你就自己留着吧!”我于是只好把它弄回家,等待名家慧眼识珠,但是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人来欣赏。很多人都说,这是贡发芹故弄玄虚有意忽悠大家而瞎编的故事,他不憨不愣,要是真拥有这样一块稀世珍宝,他不可能告诉外人,更不会主动捐送给文物部门的。我无语,也更加纠结不下。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再次遇到杨主任,我向他诉说了捡到这块石头后的种种遭遇和苦衷,不相信是宝贝也就罢了,还无端地指责我沽名钓誉,怀疑我的人品。杨主任语重心长地劝慰了我一番,最后又意味深长地说道:“你懂的,世上再有价值的事物,无人知晓,无人赏识,都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呀!”
我陷入了沉思,我懂吗?
贡发芹(1965年10月—),笔名亚鲁,贡晖,安徽省文史馆特约研究员,安徽省明光市政协常委、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安徽省历史学会会员,安徽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学会会员。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理事,安徽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副秘书长,滁州市散文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有诗集《蹒跚学步》、《浅唱低吟》、《柔声细语》、《轻描淡写》等,散文集《帝乡散记》(38.8万字)、《帝乡散忆》(42万字)、《故园乡愁》(30万字)、《明光史话》(40万字),文艺评论集《管见孔识》,史学专著《吴棠史料》(35万字)、《史林拾荒》(34万字)、《明光历史人物》(50万字)、《明光人文概览》(16万字)、《明光政协史》(二卷)(上、下册,115万字,主编)、《嘉山县志》(80万字,点校)等作品集22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