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书图》并无过人之处,可它为何入选百幅名画,只因一个理由

各位读者,提到“名画”,你会想到什么呢?是《清明上河图》,还是《洛神赋图》。今天小编想要介绍的这幅画,名叫《勘书图》,但让人感到惊奇的是,这幅画初看起来并无过人之处,却因为一个原因,让他成为国内的百幅名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南京大学其学脉可追溯到公元258年的南京太学,近代校史肇始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现已成为兼有农工商等专门应用科、集教学和研究于一天的现代大学,是众多优秀学子梦寐以求的校园。

南京大学除了环境优美之外,该大学的博物馆藏有一件重要的文物,就是名画《勘书图》。

《勘书图》是五代南塘画家王齐翰创作的绢本设色画,我们可以看到,这幅画中的文人袒胸赤足坐在书几前,上面摆放着书籍和画卷。

文人身后有三叠屏风,上面画着山水,田园、茅屋、山林等物,屏风前有一个床榻,上面摆放着古琴、枕头和锦被,而文人长须飘飘,翘腿而坐,神态非常放松,正在享受美好生活,书童安静地站在一旁伺候。整幅画给人一种惬意的感觉,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南唐贵族文人闲适的生活状态。

南京大学博物馆收藏的这幅画,名为《勘书图》,但大多数人更喜欢称其为“挖耳图”,为什么会被取这样的名字呢?

如果我们观察细节,会发现画中的文人左手扶着椅子,右手做出掏耳朵的动作,面向右侧倾斜,眼睛微闭,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他的生活是很诗意的。

《勘书图》只是一幅小画,但它却成功入选国内著名的一百幅精品画作。这是为什么?首先,这幅画看起来并无太多过人之处,但它的创作者身份却不一般,他就是南唐王齐翰,最关键的是,南唐王齐翰只留下这一幅真迹。

接下来,《勘书图》流传有序,根据苏东坡于北宋元祐六年六月二日《跋南唐跳耳图》记载,这幅画最初的拥有者是著名画家王诜,他迎娶宋英宗的女儿,曾官拜左将军、驸马都尉,正因如此,家中收藏极为丰富,随着朝代的更迭,这幅画又转入朝奉大夫王定国的手中,在这个时期,这幅画被取名为掏耳图,直到这幅画被宋徽宗收藏,他认为画的内容和名字不符,这幅画的内容为勘书之事,挑耳只不过是文人想暂时休息一下,所以他用笔在画的右侧写上三个字“勘书图”,因此,这幅画正式改名为《勘书图》。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勘书图》通过画面,以及画中的文人的动作,让一种闲适惬意的感觉跃然纸上,这足以证明作者的能力,除了画中人物动作神态外,而室内的屏风和室内的摆设,也非常切合恰意和闲适主题,让我们在看画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令人向往的“与诗书为伴”的美好生活。

看人不能只看表面,看画也不能只看表面,我们应该看到它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认识一个人,真正去了解一幅画。各位读者,看到《勘书图》后,你感受到画中文人的惬意了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