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医越来越引起全球媒体关注

凤凰网刘书联合国演讲:

2016年8月25日,《2016中医流派国际发展论坛》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隆重召开。论坛演讲嘉宾有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国医大师王琦,华医流派集团董事长杨波,凤凰新媒体高级副总裁刘书,哈佛医学院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研究科学家闫庆生、中医学术流派民族医药传承人张宝玉等。他们在联合国舞台上与世界对话,让各国人民领略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倾听中国中医走向世界的脚步声。凤凰网高级副总裁刘书作为演讲嘉宾,发表了题为《为什么中医越来越引起全球媒体关注?》的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全文:

各位嘉宾,各位医学界朋友,大使:我来自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媒体,很高兴从媒体视角来分享我对中医学的一些观察。就在此前两周,我们的体育频道一直在不眠不休地报道里约奥运会。在这届奥运上,不但中国女排的表现引人瞩目,让无数国人热泪盈眶。同时,菲尔普斯等西方运动员身上的拔火罐的印迹,同样吸引了全球媒体的目光。凤凰各平台也对这些现象保持着关注和观察。下面,请允许分享一下我从媒体角度对中医的一些观察。

中医药是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服务,在西医进入中国的百年之前,一直是中国人健康的最主要呵护者,持续一千余年。

但是,中医不同于西医的理论体系,它脱胎于中国传统哲学,并非建立在任何学科之上,甚至也没有任何学科为它提供理论数据--中医不搞人体解剖,也从不在显微镜下看看病毒细菌是个什么模样,因此,中医一直无法在科学的殿堂中登堂入室,甚至一直在社交媒体上被争议为是否“伪科学”。

以我们粗浅的观察,中医作为一门有悠长历史的医学,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至今尚存,而且能够不断发展的传统医学,并始终在为民众的健康做着贡献,也与它无法被科学解释的原理,保持着自己独立的有些神秘的哲学观,以及有真实校验有关。包括此次奥运会上,被外国运动员使用的“拔罐”等传统中医治法,所涉及到的经络体系至今无法实证化。中医为什么又有不断扩大的受众?从中国病人到美国运动员,从平民百姓到达官显贵?就是因为中医有的确凿疗效—有用。有句话形容中医和西医的区别,非常有趣:“西医可以让人明明白白的死,中医可以让人糊里糊涂的活”。

有调查数据可以证明中医药在中国民众健康方面的作用。90%的中国民众关注中医药,88%的中国民众用过中医药,53%的中国民众看病时,会首选中西医结合或中医药。以2012年为例,占全国卫生机构4%左右的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和占全国卫生技术人员7.1%的中医药技术人员,却提供了全国门诊总量15.1%和出院总量11.4%的诊疗服务。而且在费用上,中医医院次均门诊费用,较综合医院低14.4%,低24 元,人均住院费用较综合医院低27.1%,低1492元。显然,中医给中国人提供了便廉而有效的医疗服务。

因此,不能因为“不能用现代医学或者是科学解释”就否定中医。因为这不是中医的错,很可能是科学的认识能力的局限性。说中医是“伪科学”,因为科学不能解释中医,但“伪科学”这个说法不是贬义,因为科学只是认识世界的办法之一,并不是唯一,所以,不怕中医是“伪科学”,就怕科学成了“伪真理”,如果用“伪真理”做标准来衡量甚至来反对中医,将是中国人乃至人类健康的重大损失。

和西医相比,中医更像是在为民众健康提供一种好的生活方式。甚至可以说,中医就是很多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所以,中医是贴合着中国人的体质特点而给出的体系,而且这种体系可以落实到具体的生活方式中。包括没有学中医的人,从祖辈那里继承的一些生活经验,有效地维护了健康,其实都是在不知不觉中着遵循着中医。比如,现在纽约正是初秋季节,中国人就有“立秋之后不吃瓜”的讲究。意思是,立秋之后,天气凉了之后,就要少吃或者不吃西瓜,黄瓜这些夏季应季果蔬了,因为这类果蔬含水量大,性质偏凉,为了保温起见,在天气变冷之后就要谨慎了。这个民俗,其实是对中医“保护阳气”这一治病主旨的遵循。

现代社会快节奏高压力之下,越来越多的疾病,并非来源于感染、外伤,而是来源于生活方式,比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都是“生活方式病”。中国民众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健康标准的人群占15%,疾病人群占15%,亚健康人群占70%。也即是说,民众的70%是适合中医,后者可以通过中医去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避免从亚健康行列走进疾病行列。中医“治未病”的理念的先进性,亦被世界医学界越来越认同。

说到传播,说到被了解理解和认同,屠呦呦因为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也起了不小的作用。而我以前的同事,现健康问题专家佟彤的说法我很认同,那就是:青蒿与青蒿素,一字之差,相去甚远。青蒿是中药,青蒿素是西药,在青蒿中,还有青蒿素之外的,科学没有解释清楚的成分,也可能就是这些成分,使青蒿的治疗范围广于青蒿素。青蒿素只是针对疟疾,但青蒿却可以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如果用青蒿素替代青蒿。往小了说,缩小了其药效范围,往大了说,使中药变成了仅仅是长在中国境内的天然药材。

这就提示我们一个问题,要想让中医走向世界,必须保持中医的特色,非此,中医就没有生命力。而中医的特色,是体现在其一整套包容,和谐共生,个性化治疗而非标准化治疗的体系中的。

我们也观察到,中医正在快步走向世界。到目前为止,全世界除去中国大陆境内,参加过中医培训的超过50万人,中医药教学机构1500所,中医药医疗服务遍及世界170个国家。美国的中医大学教育目前已成为培养美国中医、针灸师的主要途径。据不完全统计,从80年代至今短短的20多年里,美国已有80所中医学院,而且其数量还在增加,这些中医学院总共每年有大约2000名毕业生。一般中医学院的学制为3年,3年中要修完2000~3000个学时的理论课程(包括中医和现代医学)和完成500~800个学时的临床实践。这样的规范培训是从中医理论开始的,给了受训者了解和理解中医理论的机会,这既是保证中医能相对“原装”地走向世界的基础,也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捷径。

我相信,中医必将以其独特深邃的魅力,护佑更多人身体的健康,甚至心灵的宁静。谢谢大家!     【附:】

《2016中医流派国际发展论坛》,是《2016“一带一路”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高峰论坛》的分论坛,由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ECOSOC)、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发展基金会(WDF)、中国长城学会(CGWS)五家机构联合主办。来自各国的嘉宾以及多国驻联合国代表团等五百余位海内外嘉宾出席了本论坛。

排毒现场///腾讯视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