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建十《山水画基础概论》——山水画的临摹(四)丨三品课堂
每周三晚八点,三品课堂准时与您相见。上节课,喻建十老师为我们讲解了临摹的几个不同阶段。本节课,老师将为我们讲解临摹的要点。
1985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留校任教。1993年赴日留学,1996年毕业于日本大阪教育大学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2003年底回国。
天津美术学院美术创作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教育部高等院校美术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天津市文联委员,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市中国画学会副会长。
基础技法临摹。众所周知,临摹是学习中国画的必由之路,而基础技法的临摹就是初始的门径。在此阶段应重点掌握古代山水画中各种景物的表现方法以及与此相应的笔墨表现技巧,理解其中的程式化因素。由于历代各家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学习时要注意分门别类。笔墨的使用与形体塑造密切相关,所以临摹时就需要对这其间的相互关系有所了解。前人讲“石由笔下生”,意即石头的质感、量感、体积感的表现都不是事先预计好、按部就班地一笔一笔添加上去的,而是笔笔生发,即根据此一笔的笔触形状、位置、肌理感觉,甚至笔锋形状、笔中含墨状态来决定接下来用笔的位置、形状和肌理。不能不顾具体情况机械地按照预定计划执行,应学会因势利导、随机应变,让每一个笔触或墨色的变化都能够对塑造形体产生作用。
临摹是为了从中掌握表现技巧,而不是为了复制原作,因此就没有必要完完全全地模仿范图中的每一个细节。如果我们有了这样的意识,就能够在临摹过程中随时占据主动,不拘泥于某个细小局部的不似,而是着眼于整体感觉的相似。
明 戴进《雪景山水轴》
在临摹时还要注意形体关系的塑造,特别是对于那些物象组合比较复杂的图像,要注意分析其相互间的位置、形状关系,即构图临摹。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随手拿毛笔临摹,如果没有毛笔,也可以在看画时拿铅笔勾画一个小构图,这也是临摹。
明 董其昌《九峰寒翠图》
意境塑造时,更多的是品画。除观察画面外,也要经常关注画中的题诗,以及其中的诗情画意是如何进行搭配的,这个品读过程对于深化我们对表现技法的理解和掌握有非常重要的帮助。
临摹一般从小品画入手,且以明清小品画为主。因为这一时期的作品量大,我们可以从中充分汲取养分。
明 沈周《伥立远眺》
清 髡残《雨洗山根图轴》
以天津美院的教学为例,大多是从沈周的小品作品开始,因为他的笔触比较清晰,物象设计也比较简单;之后学“四王”“四僧”,他们有大画也有小画;
元 倪瓒《疏林图轴》
五代 董源《潇湘图》
接下来再学元代的画,如倪云林、黄公望等,作品数量不多,更多的是研究性临摹;之后再上溯五代北宋的全景大画。这样一轮下来,就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普修后再重点选修,喜欢谁的风格就专门关注谁。如选择北宗以面皴为主的,就暂时先不考虑南宗的线皴,反之亦然。对于我们普通的绘画爱好者来说,可以先不考虑普修和选修的程序,直奔主题,喜欢哪家的作品直接去画就可以了。
临摹时,不要贪求数量的多,而应追求质量的高,不要在意一年中临了多少件作品,而要在意一件作品临了多少张。大家要做学习中的有心人,最好把临摹的作品编号,并注明每张重点解决什么问题,最后根据排序来体会其中的进步。如果今天临一个画家的,明天临另一个画家的,虽然临了很多张,但都是浅尝辄止,体会不够深入。
这节课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大家的收看,我们下节课再见。
☞基础技法临摹
☞临作的选择
☞临摹的要求
☞再现性写生
☞归纳性写生
☞创作性写生
喻建十《山水画基础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