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故事 | 老师用砚台敲出来一个宰相,道出了学习的秘诀!

/有奖读书,请从公众号菜单进入/

现代的教育是鼓励式教育,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基本上杜绝了打骂体罚学生。遇到不喜欢学习的孩子,老师除了苦口婆心地劝说之外,也没有什么好的方法解决。古时候不一样,古时候的老师非常威严,遇到不学习的孩子,老师有权利进行打骂体罚。很多孩子刚刚上学的时候,都是迫于老师的淫威而去学习。这样的教育有很多的弊端,但是也教出了很多的历史名人,其中就包括北宋大名鼎鼎的变法宰相——王安石。

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改革家。别看王安石成年后取得了这么辉煌的成绩,但是他小时候却是非常调皮,是个不折不扣的“差等生”。他的父亲王益把他送到了鹿岗书院,跟着当地有名的老师——杜子野学习。杜子野是个非常严厉的老师。王安石刚进鹿岗书院的时候,非常顽皮,杜先生说他顽而不化,经常用戒尺体罚他。

有一天,杜先生安排大家去背书,别的同学都去认真读书了,可是王安石却跑去玩游戏。当轮到王安石背书的时候,他一句也背不出来。杜先生非常生气,随手拿起一个砚台向王安石打去。砚台正好打在王安石的脑上,顿时鲜血直流。这下可把杜先生也吓了一跳,心想这书是无法教下去了,还是走人吧!于是回到房间收拾起自己的起被褥就出了书院。

事有凑巧,王安石的父亲王益,从临川来看儿子,在路上迎面遇到了杜子野。他看见杜先生背着被褥急急走来,就迎上前去,问道:“杜先生,你这是干什么去啊?”杜先生看见王益,顿觉惭愧,叹了一口气,说:“唉!王先生,我对不起你呀,实情告诉你吧,你儿子不好好读书,顽皮贪玩,今天我一怒之下,用砚台打破了你儿子的头,鲜血直流啦!”

王益听后,不但没有怪罪,反而非常感激杜先生对儿子的严格管教,他拉着杜先生的双手,笑着说:“杜先生,你严加管教学童没有错!我不会怪先生。你不能走,再说还有其他的学童需要你教啊。”就这样,杜先生被王益拉回了书院。

自从王安石被砚台打破脑袋以后,再也不敢贪玩了,他变得读书非常用功。用功到什么程度呢?也有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说:王安石读书经常到深夜,有时候甚至是通宵学习。书院里面没有专门的炊事班,都是学生们轮流去做饭。这一天,正好轮到王安石去做饭,杜先生大清早起来以后,准备叫王安石去做饭。却发现王安石房间的灯还亮着,王安石一夜没睡,正在刻苦读书。杜先生心里很高兴,就提醒王安石去做饭。王安石答应了一声,灯也没有熄,拿了个草纸折,急急往寺院走去。

王安石去干嘛?他是想去取火。古时候生火没有火柴,用的是火链,因为火链生火很慢,王安石就拿了草纸去书院隔壁的寺庙去取火。但是去寺庙取火也很麻烦,路上容易熄灭。王安石折腾了半天才把饭做好了。等到开饭的时候,整整晚了一个时辰。杜先生看了是又好气又好笑。他故意问王安石:“你早上从哪儿点的火啊?”王安石回答:“到寺庙呀。”杜先生反问道:“灯是不是火呀?”这下可把王安石问住了。古时候的灯是油灯,不是现在的电灯,油灯就是油燃烧产生的火。杜先生又说:“你舍近求远,耽误了开饭时间,先生就罚你做赋一首如何?”王安石想了一下,就写了一首诗:“红日窗前照,夜读竞忘饥;早知灯是火,饭熟几多时。”

杜先生看过后,非常满意,说:“好一首五绝,我给你改一个字如何?”杜先生就把“照”字圈出,写上一个“叫”字。这首诗就变成了——

《五绝》

红日窗前叫,

夜读竞忘饥;

早知灯是火,

饭熟几多时。

王安石因为读书刻苦,所有心思都用在了读书上,所以才忽视了灯火就是火。正是这种忘我的读书态度,才成就了他后来的辉煌。但是他的刻苦学习的态度,最初却是来自杜先生的那一砚台。

这里是乾訸书苑,这里有文学,有历史,有远方,还有诗。

乾訸书苑有奖读书活动

增加"学力"可兑换奖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