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压岁钱的变迁【征文】
压岁钱的变迁
春节快到了,今年准备年初一带孙子一起去乡下拜年,去年因疫情影响耽搁了。
孙子问我,“为什么要年初一拜年呢?”
我说:“要给长辈拜年(磕头),长辈给你压岁钱呢。”
他一脸的茫然,问我:“不磕头行吗?”
我说:“这是祖辈们一直流传下来的习俗,现在也不兴那磕头礼了,但是见面拜年时‘二太爷、大爹爹、叔叔、阿姨新年好、身体健康、新年大发’这类吉庆话要说的。压岁钱不论多少,是长辈们的心意。这里面有一定的寓意,而且有许多趣事呢。”
“有什么寓意和趣事呢?您给我讲讲吧!”孙子说。
“从哪里说起呢?还是从压岁钱的起源说起吧。
压岁钱最早出现于汉代。也叫‘压胜钱’,又称之为‘大压胜钱’。它不同于市面上的流通货币,是铸造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正面铸有‘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吉祥文字,背面铸有如龙凤、星斗、龟蛇、斗剑等吉祥图案,由此可见,送压岁钱的用意为朝廷避邪,祝福和粉饰‘天下太平’,为官窑定制官宦所配有,有着浓厚的政治色彩。
唐代时,有欢庆‘立春日’习俗。立春这一天,宫内一片祥和,相互朝拜,大臣们互送‘压岁钱’,彼此祝福。王健的《宫词》说‘宿妆残粉未明天,总立昭阳花边树。寒日丽人长打白,库中先散与金钱。’
“爷爷,这词没听说过,我感觉不太美。”
“是的,只是说明唐代宫廷内春日散钱之风昌盛一时。再说文人多穷困又有点清高,古代的钱又有点铜臭味,所以大文豪笔下很少为钱挥毫的。”我打趣道。
宋元以后,正月初一取代了立春日,称为“春节”,赠压岁钱的风俗也有了变化,渐入民间演变成给小孩子压岁钱的习俗。
南宋文学家岳珂(岳飞之孙)的《桯史》记载,宋神宗时,有一年的元宵之夜,枢密副使王韶五岁的幼子在被绑匪掠走的途中,恰巧遇到一辆皇家马车经过,他大声呼救,并最终得救,同时还被马车带回了宫里。宋神宗知道此事后,非常喜欢他的聪慧机敏,专门赏赐他“压惊金犀钱果”。
压惊金犀钱果的来历,源于古时的传说,有一种叫“年”的凶兽,常在除夕夜跑出来危害人间,人们为了守卫家园,就燃放烟花爆竹将其吓跑。同时会制作可口的食品,来安慰幼小的孩童,用以压惊。后来,这些可口的食品慢慢变成了钱币,到宋朝时,有了固定的称呼,就是压惊金犀钱果。宋神宗赏赐压惊金犀钱果的事流传开后,人们竞相模仿,后逐渐改称“压岁钱”,并成为年节时的一种习俗。
到了明清,赠压岁钱有了新的寓意,它的材料用铜或铁,形状或方或长或圆,正面有“吉祥如意”“福禄寿喜”“长命百岁“等文字。除夕晚,放床边或枕下,以保小孩平安无事。民间认为,过年时,当“年”等怪兽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用压岁钱去贿赂“年”等怪兽而化险为夷。
有一个故事:传说古代有一个叫“祟”的小妖,黑身白手,他每年年三十夜里出来,专门摸睡熟的小孩的脑门。小孩被摸过后就会发高烧说梦话,退烧后也就变成痴呆疯癫的傻子了。人们怕祟来伤害孩子,整夜点灯不睡,就叫“守祟”。
“祟来了怎么办?” 孙子急切地问道。
据说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老年得子,十分珍爱。在年三十晚上,为防止“祟”来侵扰一直逗孩子玩,小孩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包了又拆,拆了又包,睡下以后,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在枕边。
半夜里,一阵阴风吹过,黑矮的小人正要用他的白手摸孩子的头,突然孩子枕边迸出一道金光,祟尖叫着逃跑了。于是这件事传扬开来,大家纷纷效仿,在大年夜用红纸包上钱给孩子,祟就不敢再来侵扰了。
“怪不得红纸包、红春联、红福字、红灯笼都是红的。”
据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的记载,明清时期压岁钱有两种方式,一是以彩绳穿钱编为龙形,另一种是长辈直接给小孩钱。长辈们会将100文铜钱用红纸包上给晚辈当压岁钱,寓意长命百岁,此习俗一直流传至民国时期。到民国货币改为纸币后,长辈们喜欢用崭新的连号纸币做压岁钱,寓意连连高升、连连好运。
至此,压岁钱已演变成为呵护小孩健康成长的护身符。
压岁钱的习俗源远流长,它饱含着父母长辈对子女晚辈深深的爱。历经千年来的发展,压岁钱的形式虽然有变,但深情未变。
“爷爷,您小时候拜年有压岁钱啊?”
“有啊。”但压岁钱有“钱”也有“物”。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爷爷所在的老家生产队是一个大庄子,有六十多户人家。大人小孩都认识,除了姓杨的家里人外不少邻居家还沾亲带故。大年初一凌晨,不知哪一家率先放起了“开门鞭”,紧接着整个庄子“噼里啪啦”地响起来。大人们规定,只有放过开门鞭,小孩才能起床,吃过糕果,才能开口说话。听到鞭响,我们小孩们最兴奋的时刻到了,迫不及待穿上新衣服、新鞋袜,匆匆地吃完一碗汤圆,便急匆匆地奔出家门,左邻右舍的小伙伴不约而同地聚在一起,结伴而行,隆重的“磕头”(拜年) 仪式开始了。
孩子们常会商量,从庄头某一家开始,依次进行。每到一家,胆大的孩子 领头,口称“给你侬(注)磕头”,其实也不跪下。男主人或女主人很开心,便赶忙起身,给每个孩子抓一把瓜子,给一两片大糕,几颗糕馃或糖球。拿到“压岁钱”后,再到下一家,孩子们乐此不疲。半天下来,口袋都被塞得满满的,塞不下了就吃进肚子。
那时候的经济还较落后,压岁钱也只能用这些简单的物品代替。也有少数人家是真给“压岁钱”的,一是真正有亲戚关系的,比如某人看到侄儿(女),表侄儿(女)等小亲戚来了,实在“省不下来”,就要给一角、二角、五角,属于礼尚往来;或是某家小孩跟主人家有特殊关系的,小孩拜年时花点钱表达一下心意。
特别是嫁出去的女儿新年都要回娘家给父母拜年的。如果是儿女多的人家,可就热闹了:老人家要给孙子、孙女、外孙子、外孙女压岁钱,姨娘要给姨侄儿压岁钱,姑母要给娘家侄儿、侄女压岁钱,舅母要给外甥、外甥女压岁钱,那股客气劲儿都包含在鲜艳的“红包”里了。
“真有趣!”孙子笑着说.
压岁钱可多可少。七八十年代“红纸包”里可能是五角、一块,也可能是两块、三块;到了九十年代就上升到五块、十块,甚至二十块、三十块、五十块。但有一个原则一直没有变,那就是礼尚往来和平等互惠,兄弟姐妹之间给对方小孩多少压岁钱,对方也会还过来多少压岁钱,谁也不想占对方的便宜。“红包”给过来,递过去,只有小孩得到“实惠”。“亏”的全是父母;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大输家”,他们的钱被孙子辈笑纳了。
到了二十一世纪,人们的钱袋子鼓起来,“独生子女”的“独生子女”又出世了,小孩子宝贝的不得了,给小孩压岁钱也讲究了。“红包”是上街买的,上面印制了精美的图案;稍会“舞文弄墨”的主人,还在红包上写上热情洋溢的祝福语,送给亲戚家的小孩,比如“祝福宝宝:健康、聪明、活泼、可爱、幸福、快乐!”“希望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等等,体现了长辈对孩子们的关爱和希望。红包里的钱数也越来越多了。特别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可能只有一两个子女,孙子辈也可能只有一两个。过年,正是他们释放“爱心”的绝佳时期,只要孙子、孙女道一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新年快乐”,便乐呵呵地给个红包,绝不含糊。
“爷爷,您知道我有多少压岁钱了吗?”
“我不知道啊,你让我想想。”
“您猜?”
“有不少钱了吧?”
“哈哈,不告诉您!”
“呵呵,你亲戚多,舅爷爷、姑奶奶,伯伯、叔叔、外婆、大外婆、还有几个舅舅、姨娘呢!”
……
古老的压岁钱习俗演变历程,表现中华民族对儿童茁壮成长的关爱,也反映了社会文明发展的轨迹。
注∶你侬――方言,有您老人家意思。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杨青,男,60后,江苏滨海人。经济师,从事自由职业,喜欢文学中的生活、喜爱生活中的文学。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赵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