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紫苏梗

紫苏

若叶面背色白者,即荏rěn子,子不甚香,而叶转辛。若叶面背青白者,即荠 ,叶上有毛而气臭,五月采叶,七月采茎,九月采实,各取得气之全。苏,一名回回苏,茎叶俱紫,叶边锯齿极细密,

《中药大辞典》:紫苏叶

【出处】《药性论》

【拼音名】Zǐ Sū Yè

【别名】苏叶(《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尖紫苏等的叶。在9月上旬(白露前后)枝叶茂盛花序刚长出时采收,置通风处阴干,然后将叶子采下。

【原形态】①皱紫苏,又名:赤苏(《补缺肘后方》),紫苏(《食疗本草》),红紫苏。一年生草本,具特异芳香。花期6~7月。果期7~8月。

②尖紫苏,又名:野生紫苏。

形态与上种相似。全体被疏柔毛。叶长卵形,先端长尖,基部楔形,下延至叶柄,具粗圆齿,两面均平坦,不皱,紫色而被毛。花冠紫红色或淡红色。小坚果褐色至淡黄色。

以上植物的根及近根老茎(苏头)、茎(紫苏梗)、宿萼(紫苏苞)、果实(紫苏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性味】辛,温。

①《别录》:"味辛,温。"

②《千金·食治》:"味辛,微温,无毒。"

③《本草衍义》:"味微辛甘。"

【归经】入肺、脾经。

①《滇南本草》:"入脾、肺二经。"

②《本草经疏》:"入手少阴、太阴,足阳明经。"

③《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

【功能主治】发表散寒理气,和营。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胎动不安。并能解鱼蟹毒。

用于感冒寒,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兼见咳嗽或胸闷不舒者。本品能发散表寒,开宣肺气,可与生姜同用。兼有咳嗽者,常配伍杏仁前胡等,如杏苏散;若兼有气滞胸闷者,多配伍香附、陈皮等,如苏散。用于脾气滞,胸闷,呕吐之证。本品具行气宽中和胃止呕功效。偏寒者,每与藿香同用;偏热者,可与黄连同用。偏气滞痰结者,常与半夏厚朴同用。又用于妊娠呕,胸腹满闷,常与陈皮、砂仁配伍,以加强其止呕安胎的效果。用于进食鱼蟹而引起的腹痛吐泻,单用或配生姜,白芷煎服。

①《别录》:"主下气,除寒中。"

②孟诜:"除寒热,治冷气。"

③《日华子本草》:"补中益气。治心腹胀满,止霍乱转筋开胃下食,并(治)一切冷气,止脚气。"

④《本草图经》:"通心经,益脾胃。"

⑤《履巉岩本草》:"止金疮出血;疗痔疾,煎汤洗之。"

⑥《滇南本草》:"发汗,解伤风头痛消痰,定吼喘。"

⑦《纲目》:"行气宽中消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安胎。"

⑧《本草逢原》:"能散血脉之邪。"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注意】温病及气弱者忌服。

①《本草经疏》:"病属阴虚,因发寒热或恶寒及头痛者,慎毋投之,以病宜敛宜补故也。火升作呕者亦不宜。"

②《本草通玄》:"久服泄人真气。"

【附方】①治伤风发热:苏叶、防风川芎各一钱五分,陈皮一钱,甘草六分。加生姜二片煎服。(《不知医必要》苏叶汤)

②治卒得寒冷上气:干苏叶三两,陈橘皮四两,酒四升煮取一升半,分为再服。(《补缺肘后方》)

③治咳逆短气:紫苏茎叶(锉)一两,人参半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再。(《圣济总录紫苏汤

④治伤寒啘不止:赤苏一把,水三升,煮取二升,稍稍饮。(《补缺肘后方》)

⑤治胎气不和,凑上心腹,胀满疼痛,谓之子悬:大腹皮川芎白芍药、陈皮(去白)、紫苏叶、当归(去芦,酒浸)各一两,人参甘草(炙)各半两。上细切,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葱白七寸,煎至七分,空心温服。(《济生方》紫苏饮

⑥治乳痈肿痛:紫苏煎汤频服,并捣封之。(《海上仙方》)

⑦治金疮出血:嫩紫苏叶、桑叶,同捣贴之。(《永类钤方》)

⑧治攧扑伤损:紫苏捣敷之,口自合。(《谈野翁试验方》)

⑨治蛇虺伤人:紫苏叶捣汁饮之。(《千金方》)

⑩治食蟹中毒:紫苏煮汁饮之。(《金匮要略》)

⑾治寒泻紫苏叶15克,水煎红糖6克冲服。

⑿解食鱼、鳖中毒:紫苏叶60克,煎浓汁当茶饮,或加姜汁十滴调服。

子宫下垂:紫苏叶60克,煎汤熏洗。

【各家论述】①《纲目》:"紫苏,近世要药也。其味辛,入气分,其色紫,入血分。故同橘皮、砂仁,则行气安胎;同藿香、乌药,则温中止痛;同香附、麻黄,则发汗解肌;同芎穷当归,则和血散血;同木瓜厚朴,则散湿解暑,治霍乱脚气;同桔梗枳壳,则利膈宽肠;同杏仁莱菔子,则消痰定喘。"

②《本草汇言》:"紫苏,散寒气,清肺气,宽中气,安胎气,下结气,花痰气,乃治气之神药也。一物有三用焉:如伤风伤寒,头疼骨痛,恶寒发热,肢节不利,或脚气疝气,邪郁在表者,苏叶可以散邪而解表;气郁结而中满痞塞,胸膈不利,或胎气上逼,腹胁胀痛者,苏梗可以顺气而宽中;设或上气喘逆,苏子可以定喘而下气。痰火奔迫,苏子可以降火而清痰,三者所用不同,法当详之。"

③《药品化义》:"紫苏叶,为发生之物。辛温能散,气薄能通,味薄发泄,专解肌发表,疗伤风伤寒,及疟疾初起,外感霍乱,湿热脚气,凡属表症,放邪气出路之要药也。丹溪治春分后湿热病,头痛身热,脊强目痛,鼻干口渴,每以此同葛根白芷,入六神通解散,助其威风,发汗解肌,其病如扫。取其辛香,以治抑郁之气,停滞胸膈,入分心气饮,开心胸郁热神妙。如寒滞腹痛,火滞痢疾,湿滞泄泻,少佐二、三分,从内略为疏表解肌最为妥当。参苏饮治虚人感冒风寒,方中一补一散,良有深意。如不遵其义,减去人参,或服之不应,或邪未散而正气先虚。"

④《本草乘雅半偈》:"(紫苏)致新推陈之宣剂,轻剂也。故主气下者,可使之宣发,气上者,可使之宣摄。叶则偏于宣散,茎则偏于宣通,子则兼而有之,而性稍缓。"

⑤《长沙药解》:"苏叶辛散之性,善破凝寒而下冲逆,扩胸腹而消胀满,故能治胸中瘀结之证而通经达脉,发散风寒,双解中外之药也。"

⑥《本草正义》:"紫苏,芳香气烈。外开皮毛,泄肺气而通腠理;上则通鼻塞清头目,为风寒外感灵药;中则开胸膈,醒脾胃,宣化痰饮解郁结而利气滞。今人恒以茎、叶、子三者分主个症。盖此物产地不同,形状亦别,多叶者其茎亦细,而茎杆大者,则叶又少,故分析辨治,尤为精切。叶本轻扬,则风寒外感用之,疏散肺闭,宣通肌表,泄风化邪,最为敏捷。茎则质坚,虽亦中空,而近根处伟大丰厚,巨者径寸,则开泄里气用之,解结止痛降逆定喘,开胃醒脾,固与开泄外感之旨不同。而子则滑利直下,降气消痰,止嗽润肺,又是别有意味。此今人选药之密,已与宋金元明不同,不可谓非药物学之进境者。"

【临床应用】①治疗慢性气管炎

取干苏叶与少量干姜(10:1),制成25%苏叶药液。每日早晚各服一次,每次100毫升,10天为一疗程。两疗程间隔3天。

②治疗寻常疣

将疣周围皮肤消毒(疣体突出者可贴皮剪去),取洗净之鲜紫苏叶摩擦疣部,每次10~15分钟,敷料包扎,每日1次。治疗20例,连续摩擦2~6次皆愈。

【备注】紫苏有两种,其中一种叶背紫色,有芳香清甘之味,常用此种鲜紫苏叶和嫩姜捣烂加盐拌白切猪肉,白切鸭肉食用;或用鲜紫苏叶加大蒜头,食盐捣烂为凉拌菜食用。有行气健胃,帮助消化,发汗祛寒之作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苏

【拼音名】Zǐ Sū

【别名】赤苏、红苏、红紫苏、皱紫苏

【来源】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的带枝嫩叶。9月上旬花序将长出时,割下全株,倒挂通处阴干备用。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散寒解表理气宽中。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咳嗽胸腹胀满

【用法用量】1~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雷公炮炙论》紫苏

雷公云∶凡使,勿用薄荷根茎,真似紫苏茎,但叶不同。薄茎性燥,紫苏茎和。

凡使,刀刮上青薄皮,锉用也。

引用:《雷公炮炙论》紫苏

《雷公炮制药性解》紫苏

味甘辛,性温无毒,入肺脾二经。叶能发汗散表,温胃和中,除头痛肢节痛,双面紫者佳。不敢用麻黄者,以此代之。梗能顺气安胎。子能开郁下气,定喘消痰。

按∶辛走肺,甘走脾。辛散之剂,下气最捷,所虚者少用之。

引用:《雷公炮制药性解》紫苏

《中药学》紫苏

【药用】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茎叶

【性味与归经】辛、温。入肺、脾经。

【功效】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临床应用】1.用于感冒风寒

紫苏能散表寒,发汗力较强,用于风寒表症,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常配生姜同用;如表症兼有气滞,有可与香附、陈皮等同用。

2.用于胸闷、呕恶等症

紫苏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恶,不论有无表症,均可应用,都是取其行气宽中的作用,临床常与藿香配伍应用。此外,本品有能行气安胎,常配砂仁、陈皮同用,治疗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3.用于食鱼蟹后引起的吐泻腹痛

紫苏辛温,能解鱼蟹毒,中鱼蟹毒后可用单味紫苏煎服,或配合生姜同用。

【处方用名】紫苏、紫苏叶(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按语】紫苏既能发汗散寒以解表邪,又能行气宽中、解郁止呕,故对风寒表症而兼见胸闷呕吐症状的,使用本品,很是适宜;或无表症而有气滞不畅症状的,也可用于宣通。如配藿香、陈皮则解表和中,配半夏厚朴则解郁宽胸

【方剂举例】香苏散(《和局方剂》):香附、紫苏、陈皮、甘草。治外感风寒、内有气滞、头痛无汗、胸膈满闷、噫气恶食。

苏羌达表汤(《通俗伤寒论》):苏叶、防风、光杏仁、羌活、白芷、广橘红、生姜、茯苓皮。治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项强痛、骨节烦疼、无汗而喘、胸痞恶心。

【文献摘录】《别录》:「下气,除寒中。」

《药性本草》:「以叶生食作羹,杀一切鱼毒。」

《本草纲目》:「解肌发表,散风寒,行气宽中,消痰利肺。」

《本草正义》:「紫苏芳香气烈....外开皮毛,泄肺气而通腠理。上则通鼻塞清头目,为风寒外感灵药;中则开胸膈、醒脾胃、宣化痰饮,解郁结而利气滞。」

引用:《中药学》紫苏

《外科全生集》紫苏

叶发汗,梗安胎,子消痰喘,叶、梗为末,治囊脱。

引用:《外科全生集》紫苏

《冯氏锦囊秘录》紫苏

得天阳和之气故温,兼地之金味故辛,辛则善散,温能通气。入手少阴、太阴、足阳明经,为除寒热、散冷气、止霍乱消胀满之要药。子则辛温而兼滑润,故尤为下气咳逆之需。梗体轻味薄,虚人疏解顺气尤宜。若汗多者忌用叶;善呕者忌用子。

紫苏,背面俱紫,而香者佳。五月端午采用。味辛入气分,色紫入血分,香能达外,温可暖中,发表解肌,疗伤风寒殊捷。开胃下食,治作胀满易瘥,通心利肺,止痛安胎,香港脚兼除,口臭亦辟。梗下诸气略缓,体稍虚者宜用。苏子驱痰降气定喘,润心肺,止咳逆,消五膈,破 坚,利大小二便,却霍乱呕吐,比茎叶则不发散,比陈皮更不泄气,理气而不伤气,气分中处处宜之。惟下气逆而上者,不可用。

主治(痘疹合参) 主下气除寒,消痰利肺定喘,安胎解肌发表,头痛身热,咳嗽痰涎。凡痘前干热无汗暂用。叶惟发散,茎又行气,为里之表药,随所使以见功。

按∶紫苏本散风之剂,欲喜其芳香,旦暮资食,不知能泄真元之气,所谓芳草致豪贵之疾者是也。气虚表虚者禁用。叶能润肺,虚者禁用。子至于安胎和胃,药中用之,不过取其辛香,暂调胃寒气滞之症。岂可概用、久用,以陷虚虚之祸耶!

引用:《冯氏锦囊秘录》紫苏

《侣山堂类辩》紫苏

庭前植百合、紫苏各数茎,见百合花昼开夜合,紫苏叶朝挺暮垂,因悟草木之性,感天地阴阳之气而为开阖者也。如春生、夏长、秋成、冬殒,四时之开阖也;昼开、夜合、朝出、暮入,一日之开阖也。是以一岁之中有四时,一日之中有四时,而人、物应之。百合色白气平,其形肺,能助呼吸之开阖,故主邪气腹胀心痛,盖气行,则邪散而胀痛解矣,主利大小便者,气化则出也;主补中益气者,气之发原于中也。苏色紫赤,枝茎空通,其气朝出暮入,有如经脉之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是以苏叶能发表汗者,血液之汗也。(白走气分,亦走血分。)

枝茎能通血脉,故易思先生常用苏茎通十二经之关窍,治咽膈饱闷,通大小便,止下利赤白。予亦常用香苏细茎,不切断,治反胃膈食,吐血下血,多奏奇功。盖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浊气归心,肝主血,而心主脉。血脉疏通,则食饮自化。经云∶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下血。通其络脉,使血有所归,则吐下自止。夫茜草、归、芎之类,皆能引血归经,然不若紫苏昼出夜入之行速耳!于戏,阴阳开阖,天地之道也,进乎技矣!

引用:《侣山堂类辩》百合、紫苏

《中药大辞典》:紫苏梗

【出处】《本草蒙筌

【拼音名】Zǐ Sū Gěnɡ

【别名】紫苏茎(《雷公炮炙论》),苏梗(《药品化义》),紫苏杆(《湖南药物志》)。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尖紫苏等的茎。秋未,割取地上部分,除去小枝、叶片及果实,晒干。或在夏末采收苏叶时,切下粗梗晒干。前者称为"老苏梗",后者称为"嫩苏梗"。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苏叶"条。

【性状】老苏梗:呈方柱形,有槽。长0.3~1米,中部直径约0.7~1.3厘米。表面紫棕色或淡棕色。具纵沟及顺纹,上有稀疏的柔毛。分枝对生,或已除去。上部分枝常残留花萼或果实。质硬体轻,断面黄白色,中心有白色疏松的髓,或中空。嫩苏梗:色淡或青绿色,质松,髓部较大。以老而粗壮、外皮紫棕色、分枝少、香气浓者为佳。

【炮制】除去杂质,用水浸泡后,润透,切片,晒干。

【性味】辛甘,微温。

①《纲目》:"辛,温,无毒。"

②《药品化义》:"味甘微辛,性微温。"

③《本草崇原》:"气味辛,平。"

【归经】《药品化义》:"入脾、、肺三经。"

【功能主治】理气,舒郁,止痛安胎。治气郁,食滞,胸膈痞闷,脘腹疼痛,胎气不和。

①《本草图经》:"宣通毒。"

②《本草蒙筌》:"下诸气略缓,体稍虚者用宜。"

③《本草通玄》:"能行气安胎。"

④《本草崇原》:"主宽中行气,消饮食,化痰涎。治噎膈反胃,止心腹痛。"

⑤《得配本草》:"疏肝,利肺,理气,和血解郁,止痛,定嗽,安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

【附方】①治伤寒胸中痞满,心腹气滞,不思饮食:紫苏茎(锉)一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二两,赤茯苓(去黑皮)一两半,大腹皮(锉)、旋覆花各一两,半夏(汤洗七遍,焙)半两。上六味,细切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一分(拍碎),枣三枚(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渣,温服。(《圣济总录》苏橘汤)

②治水肿紫苏梗八钱,大蒜根三钱,老姜皮五钱,冬瓜皮五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各家论述】①《药品化义》:"苏梗,能使郁滞上下宣行,凡顺气诸品惟此纯良。其性微温,比枳壳尤缓。病之虚者,宽胸利膈,疏气而不迅下。入安胎饮,顺气养阴;入消胀汤,散虚胀满。"

②《侣山堂类辩》:"紫苏枝茎能通血脉,故易思兰先生常用苏茎通十二经之关窍,治咽膈饱闷,通大小便,止下利赤白。予亦常用香苏细茎,不切断,治反胃膈食,吐血下血,多奏奇功。盖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浊气归心,肝主血而心主脉,血脉疏通,则食饮自化。《经》云,阳络伤则血,阴络伤则下血,通其络脉,使血有所归,则吐下自止。"

【备注】同属植物白苏的茎(白苏梗)在江苏、四川等地与紫苏梗同等使用,并通称为苏梗。参见"白苏梗"条。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药大辞典》:紫苏子

【出处】《药性论》

【拼音名】Zǐ Sū Zǐ

【别名】苏子(《本草经集注》),黑苏子(《饮片新参》),野麻子、铁苏子(《江苏植药志》)。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尖紫苏等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或果穗,打下果实,除去杂质,晒干。

【炮制】紫苏子:簸去灰屑,洗净,晒干。

炒紫苏子:取净苏子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有香气或起爆声为度,取出放凉。

【性味】辛,温。

①《别录》:"味辛,温。"

②《药性论》:"无毒。"

【归经】入肺、大肠经。

①《药品化义》:"入肺经。"

②《本草再新》:"入肝、肾二经。"

【功能主治】下气,清痰,润肺,宽肠。治咳逆痰喘,气滞,便秘

①《别录》:"主下气,除寒中。"

②《药性论》:"主上气咳逆。治冷气及腰脚中湿结气。"

③《日华子本草》:"主调中,益五脏,下气,止霍乱呕吐反胃补虚劳,肥健人,利大小便破症结,消五膈,止咳润心肺消痰气。"

④《本草衍义》:"治肺气喘急。"

⑤《纲目》:"治风顺气,利膈宽肠,解鱼蟹毒。"

⑥《本草通玄》:"治蛇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捣汁饮或入丸、散。

【注意】《本草逢原》:"性主疏泄,气虚久嗽、阴虚喘逆、脾虚便滑者皆不可用。"

【附方】①治小儿久咳嗽,喉内痰声如拉锯,老人咳嗽吼喘:苏子一钱,八达杏仁一两(去皮、尖),年老人加白蜜二钱。共为末,大人每服三钱,小儿服一钱,白滚水送下。(《滇南本草》苏子散

②治气喘咳嗽,食痞兼痰:紫苏子、白芥子萝卜子。上三味,各洗净,微炒,击碎,看何证多,则以所主者为君,余次之,每剂不过三钱,用生绢小袋盛之,煮作汤饮,随甘旨,代茶水吸用,不宜煎熬太过。若大便素实者,临服加熟蜜少许,若冬寒,加生姜三片。(《韩氏医通三子养亲汤

顺气、滑大便:紫苏子、麻子仁。上二味不拘多少,研烂,水滤取汁,煮粥食之。(《济生方》紫苏麻仁粥

④治脚气风寒湿痹,四肢挛急,脚踵不可践地:紫苏子二两,杵碎,水二升,研取汁,以苏子汁煮粳米二合作粥,和葱、豉、椒、姜食之。(《圣惠方》)

⑤治消渴变水,服此令水从小便出:紫苏子(炒)三两,萝卜子(炒)三两。为末,每服二钱,桑根白皮煎汤服,日二次。(《圣济总录》)

⑥治食蟹中毒:紫苏子捣汁饮之。(《金匮要略》)

【各家论述】①陶弘景:"苏子,主下气,与橘皮相宜同疗也。"

②《纲目》:"苏子与叶同功,发散风气宜用叶,清利上下则宜用子也。"

③《药品化义》:"苏子主降,味辛气香主散,降而且散,故专利郁痰。咳逆则气升,喘急则肺胀,以此下气定喘。膈热则痰壅,痰结则闷痛,以此豁痰散结。《经》云,膻中为上气海,如气郁不舒,及风寒客犯肺经,久遏不散,则邪气与真气相持,致饮食不进,痰嗽发热,似弱非弱,以此清气开郁,大为有效。"

④《本草述》:"每言苏子下气之功胜于叶者。盖叶、茎、子俱能和气,但叶则和而散,茎则和而通,子乃和而降,用者其细审之。"

⑤《本草汇》:"苏子,散气甚捷,最能清利上下诸气,定喘痰有功,并能通二便,除风湿痹。若气虚而胸满者,不可用也,或同补剂兼施亦可。"

⑥《本草逢原》:"诸香皆燥,惟苏子独润,为虚劳咳嗽之专药。性能下气,故胸膈不利者宜之,与橘红同为除喘定嗽、消痰顺气之良剂。"

⑦《医林纂要》:"苏子功用略同紫苏茎叶,能润心舒肺,下气消痰,除咳定喘,利膈宽肠,温中止痛。凡用子用仁,皆有润意,辛尤润。肺过敛,则气上而不行,辛泻肺,则敛者开而气顺矣。凡下气者,言顺气也,气顺则膈利,宽肠亦以其润而降也。"

【摘录】《中药大辞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