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安徽:三大妇幼健康核心指标超全国“平均线”
孕产保健服务持续改善
提供全方位孕期保健服务,让产前检查真正普及。安徽省开设高龄高危孕前咨询门诊,提供生育力评估和备孕指导,宣传科学孕育观;鼓励助产机构开设孕妇学校,加强孕妇及家属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普及孕育健康知识,提升孕妇健康素养和技能;以《母子健康手册》为载体,免费为孕妇进行5次产前检查,推广生育全程医疗保健服务;全面推行妊娠风险分级管理和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实现孕产妇风险管理防线前移;为孕产妇免费提供艾滋病、梅毒、乙肝筛查,为所有筛查发现感染的孕产妇及其所生婴儿提供预防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服务。
产科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产妇分娩体验持续改善。截至2020年底,全省各级助产机构产科床位数和产科医护人员数量均较此前实现增加。安徽省积极倡导自然分娩,加强剖宫产手术管理,鼓励助产机构开展导乐分娩、分娩陪伴等服务,试点推广镇痛分娩服务。2020年上半年全省剖宫产率较2015年同期下降7个百分点。
推进产后保健服务,加强产后访视和产后康复。安徽省向所有产妇免费提供产后1周访视和产后42天检查服务,开展产妇产后保健指导和健康检查,进行母乳喂养和产后避孕指导;各级医疗机构探索开展产后乳腺保健、盆底功能康复等个性化产后康复服务,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妇幼健康服务需求。
儿童保健水平不断提高
安徽省不断提高儿童健康管理水平。加强危重新生儿救治,强化院内产儿科医生密切合作,加强新生儿复苏培训;加强新生儿访视,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养、护理和疾病预防,早期发现异常和疾病,及时处理和就诊;加强7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结合不同发育阶段特点,为1岁以内儿童提供4次免费健康检查,为2岁和3岁儿童每年提供2次免费健康检查,为4~6岁儿童每年提供1次免费健康检查,重点进行体格检查、生长和心理发育评估、听力和视力筛查,为家长进行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意外伤害预防、心理行为发育、口腔保健、常见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安徽省科学推进儿童早期发展工作,目前全省已建成6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将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早期筛查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视力、听力、肢体、智力等残疾以及自闭症的早期筛查;加强儿童近视防控,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眼保健服务,为7岁以下儿童免费进行视力检查并建立视力健康档案,进行近视防控知识宣传,提高全社会近视防控意识。
着力改善贫困地区儿童营养状况。实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以来,安徽省为省内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6~24月龄婴幼儿每天免费提供1包辅食营养补充品,并加强对家长的科学喂养指导和健康教育,对服务人员开展项目管理和技术培训,有效改善了贫困地区儿童营养状况。2020年,该项目已覆盖全省所有原国家级贫困县。
妇女保健水平切实上升
安徽省不断加强妇科常见病筛查工作,实施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项目,提高早诊早治率,加强妇科常见病防治知识宣传,增强妇女自我保健能力,做好妇科常见疾病治疗随访,完善筛查诊疗衔接机制,保障妇女健康。2021年相关项目已纳入省政府民生工程。
安徽省加大生殖健康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力度,广泛开展咨询指导,开展避孕药具进社区试点工作,设置自动发放机,提高避孕节育服务可及性。
不孕不育诊治服务不断规范,并依法申请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准入和设置人类精子库。
出生缺陷防治全面推进
安徽省加大优生优育宣传力度,并先后出台了多项保障性惠民政策,严格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减少严重致残、致死出生缺陷发生,全省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水平不断提高。
积极推进婚前医学检查和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为计划怀孕夫妇免费提供健康教育、健康检查、风险评估、咨询指导等19项检查服务。
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覆盖面逐步扩大。安徽省不断加强人员培训和网络建设,持续推进遗传咨询、医学影像等适宜技术管理和推广。2020年,产前筛查项目纳入省政府民生工程,为全省孕妇免费提供孕中期血清学唐氏综合征筛查。随着项目工作推进,全省已有15家产前诊断机构和28家产前筛查机构,组建了省级产前诊断专家库,并不断强化对产前诊断和筛查人员的培训。
新生儿疾病筛查覆盖面稳步扩大。安徽省重点开展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和听力障碍筛查,不断拓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先后启动了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先天性结构畸形及遗传代谢病救助项目。
安徽省目前共有41个监测市(区、县)、114所医院参加出生缺陷监测,其中11个监测市(区、县)、29所医院被纳入国家妇幼卫生监测网。每年开展妇幼年报督查工作,对监测点医院均进行重点核查,确保上报数据真实、有效。
来源: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