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姑和大姑父

                                     张松柏
        大姑和大姑父是我妻子的姑姑和姑父,因此我也有幸成了他们的亲戚和晚辈。早在孩提时代,大姑和大姑父就是哈达街的名流了。大姑在赤峰二中任语文教师,而当时的赤峰二中对于老百姓来讲是神一般的存在,高考升学率一直稳居自治区第一,教师多数都出自名校,个顶个的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大姑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该校在全国师范类高校中始终位列三甲,按正规分配渠道大姑是回不了赤峰的,东北师大的毕业生早就被各大城市盯上了,可是大姑对家乡无比眷恋,放弃了去大城市的机会,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家乡,将自己毕生的精力无私地奉献给了振兴家乡的教育事业。赤峰在历史上并非教育发达之地,为何能在解放后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执内蒙古中等教育之牛耳,都与大姑这些教育精英真诚无私奉献有着极大的关系。当时能上二中就读的学生几乎都是学界的拔类人材,是昭盟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我住的大院就有许多学生在二中就读,提起大姑的教学育人方法,都一致评价严厉、认真、负责、关怀,赤峰二中成就了大姑等一代名师教书育人的人生大舞台。
        与从未谋面的大姑不同,大姑父我从小就见过面,当时大姑父号称是昭盟外科手术界的“一把刀”,著名的外科医生,在过去的年代名医的社会地位非常高,流行于赤峰街头的民谣称道:“一有权、二有钱、三有听诊器、四有方向盘”。因为只要你是个人就得患病,患病就得上医院,上医院就想找名医,那是十分稀缺的医疗资源造就了名医的社会地位稳居前三。当时家人有病经常麻烦大姑父问诊,母亲患病还是大姑父给做的手术,春节期间大姑父还经常来我家拜年,渐渐地与我父母成了老熟人。
        真正与大姑父有接触还是1980年初我与妻子确定了恋爱关系以后,记得是母亲的同事介绍我与妻子认识的,大姑父听说之后主动约双方家长力促此事,大姑父也就成了我们婚恋的介绍人,后来我经常去岳父家玩才得以第一次见到大姑。当时妻子的奶奶患病卧床,大姑与大姑父经常去探视,大姑虽不是妻子奶奶的亲生女儿,但视同己出,因幼时便在老人的家中长大,所以管老人家叫娘,这是祖籍山西晋商对母亲的称谓。大姑如同亲生女儿般对老人尽忠尽孝,直到老人去世。

岳父全家福

        在我的婚事上大姑和大姑父真是帮了不少的忙,因为父亲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职业关系,我的婚礼不能大操大办,仅在家里客厅摆了一桌简单的酒席,大姑和大姑父代表女方出席。在当时婚礼讲究礼节和大操大办的年代,妻子家族给予的充分理解让我感动,对妻子的亏欠也让我至今内疚。结婚之后按赤峰的风俗习惯我随妻子每年春节都要到大姑家拜年,直到大姑搬离赤峰。平常素日每逢周末大姑和大姑父都要去岳父家串门,我也经常在边上听他们谈天说地,话题温馨而欢快。
两家人的欢乐时光
        时光就这样如行云流水般渐渐流淌着,岁月之河波澜不惊,平淡而无奇。但是这种平静的生活还是终究有一天会被打破。记得岳父退休后不久,发现皮肤变黄经检查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疾病叫胆管硬化症,由于胆管硬化导致胆汁引流不畅,确诊之后大姑父主动承担了治疗工作,查阅了国内外大量的治疗方案,决定由他亲自主刀做胆管切除手术,手术非常成功,岳父身体很快恢复到健康状态,硬化的胆管切除之后,换上了人造胆管,但是人造胆管有个弊病就是容易堵塞,每隔一周就要用注射器清洗一次,所以在体外接出来一个引流管专门便于冲洗。那时每周大姑父都要去岳父家冲洗胆管并且对引流口的皮肤做消炎处理,当时大姑父也是接近六十岁的人了,还要每周亲自来做这种非常繁杂的处理,令岳父非常感动,后来这项工作由妻子的姐姐学会后接手,大姑父才停手。在岳父患病和后续治疗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大姑和大姑父来岳父家更勤了,几乎每隔一两天大姑和大姑父晚上下班后都来岳父家探视,陪岳父说说话,讲些治疗疾病的常识,做一些心理抚慰,减少岳父的心理压力。在当时大姑父任市医院外科主任,大姑在师专也是语文教学的领头人,每人手里都有一大摊子工作,竟然能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看望岳父,为他排忧解难,这种血浓于水的深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91年春节贾家、张家在岳父家聚餐

        1999年初春,岳母因心脑血管疾病住进了红山区中医院,在检查中发现了结肠癌变,大姑父看了诊断结果后,决定立即手术治疗,尽快切除病灶以防扩散,当时大姑父已从市医院退休被卫校附属医院聘为外科主任,岳母随即转院过去,由于情况紧急手术前没有再进行全面体检,将红山区中医院的体检报告作为术前依据。手术进行的很顺利,病灶当天晚上做病理化验时确诊了先前的诊断,术后不久岳母忽然病情急转直下一度处于病危状态,大姑父立即召集急诊科进行抢救,可是刚组建不久的急诊科缺乏经验竟束手无策,情急之下大姑父请来了红山区医院急诊科主任李树担纲抢救,李树当时是赤峰市卫生口急救的权威专家,也是岳父的儿女亲家,他赶到后立即组织施救,但急诊科主任提出外请专家来本院参加抢救没有先例,责任太大万一出现事故谁来承担,大姑父立即表态一切后果由他负责,急诊科主任无奈将抢救工作全盘交给李树指挥。李树临危受命施展他在北京各大医院学到的急救技术大剂量使用各类液体,惊得急诊科同仁目瞪口呆,终于将岳母从死神手中抢救回来,经过大姑父和李树叔叔的联手努力,岳母出院转到中医院化疗,工作由李树叔叔负责,经天津肿瘤医院的医学专家会诊,制定了化疗方案。大姑和大姑父来岳父家更勤了,从心理上给予岳母极大的安慰。

岳母七十大寿

        2000年岳母去世以后,温馨而热闹的家一下子变得冷清起来,岳父的贾家和岳母的张家旧时都是哈达街的望族,亲戚之间走动往来频繁,岳母离去之后,家里只剩下岳父一人,失去老伴的痛苦和孤单一人的清冷生活令岳父在情感的漩涡中苦苦挣扎。这时的大姑和大姑父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几乎天天到岳父家说说话聊聊天,以减轻岳父的寂寞和孤独,甚至比做儿女的来家更勤,由于儿女们手中都有一摊子工作,不能每天回去陪伴,大姑和大姑父的经常陪伴给了岳父极大的心理慰籍。记得那时岳父情绪极为不稳,有时情绪不高时对前来探望的儿女们也是不理不睬,连一句话都不说,甚至被视为掌上明珠的外孙女去也提不起精神,因为作为儿女毕竟是隔着一代人,缺少同代人的沟通和生活经历,缺少共同语言走不进他的精神世界,只能从生活起居和儿女亲情上给予照顾,这种由于时代造成的心理鸿沟是难以逾越的,而大姑和大姑父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白 。
        大姑和大姑父不但是岳父的心理安慰师,在生活上也给予极大的关怀。大姑看岳父一个人吃饭总是对付,便自己亲自动手给岳父调剂伙食,我们去岳父家吃饭时桌上多了好几样小菜,都是岳父喜欢吃的,不仅如此,大姑还经常下厨亲手做岳父喜欢吃的饭菜做好后亲自送过去趁热吃,我有时下班途中经常看到大姑提着食盒快步赶往岳父家的身影。那时大姑已是六十多岁是老人,为了长兄的身心健康不辞劳苦地奔波真是令人泪下。当时大姑家住在长青街五金商店的后身,距岳父家也有近一公里的距离,大姑不会骑自行车,全凭走路去岳父家送饭,而且长期坚持一送就是三年,直到岳父辞世。岳父被大姑和大姑父的深情厚爱所感动,经常跟我们谈起他和大姑的童年往事,对大姑如此的辛苦付出一提起就由衷地赞叹。
        在大姑、大姑父和赤峰贾家、张家两大家族及儿女们的共同关爱下,岳父渐渐从悲痛的阴影中走出,重新振作精神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开始撰写《老赤峰》一书,在大姑等人的热情鼓励下,岳父还撰写了一部贾氏家族的回忆录《我们的家》,生活逐步走入正轨,使岳父身体也得以康复起来。
        岳父辞世后不久,大姑、大姑父随儿女搬到了大连居住,我们都去帮助大姑搬家,临别大姑父还送了我一箱宁城老窖系列的酒作为纪念。送别那天,大姑、大姑父和送别的亲友都泪洒车厢,依依惜别。虽然至此天各一方不能经常相见,但远隔的只是千山万水,浓浓的亲情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大姑、大姑父虽然远居他乡,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愈发强烈,仿佛活在一个遥远的故乡精神世界里,人在大连心在赤峰。妻子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和大姑、大姑父通电话,大姑在电话里说不完的故乡情,道不尽的对亲友的思念。

大姑怀念岳父写的诗

        前些年几乎每年大姑、大姑父都要回故乡与亲友们团聚,他们每一次回乡都是贾家的一次盛会,亲友们欢聚一堂,共叙亲情,在陈年往事的时空中纵横驰骋。记忆最深的一次贾氏宗族聚会,大姑将她写的怀念家乡的散文即兴朗诵,还唱了一首著名的歌曲《共和国之恋》,歌中唱道,“在爱里、在情里,痛苦幸福我呼唤着你;在歌里、在梦里,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纵然是凄风苦雨,我也不会离你而去。当世界向你微笑,我就在你的泪光里……”。借以抒发对家乡、对亲人,对她们所经历的那个激情燃烧岁月的深深眷恋。令全场的人激动不已。大姑、大姑父每次来赤峰我们都到车站迎接和送往,一下火车,他们都神采飞扬,焕发了活力,而惜别故土时又是一次痛苦的分离,大姑、大姑父对故乡的眷恋、对亲人的不舍真是撼天动地!

大姑思乡日记

        记的有一年大姑、大姑夫回赤峰探亲,居住了一段时间返回大连,回去的那天去了好多人,告别晚宴结束后退房去了火车站,可是到了检票口却不让进,大姑夫说难道车票有问题吗,检票员说,您仔细看看车票的乘车日期,是后天的,大姑夫气不打一处来说,车票过了多少人的手了,竟然一个人也没看出问题来。弄的大家轰堂大笑,都齐声说,人不留天留,老天爷舍不得你老走,故意让你俩多住两天,于是打道回府重新安排宾馆住下,从而为二位老人的回乡之旅平添了一些小插曲。
2020年大姑回乡省亲两家人聚会
        往事如烟,岁月悠悠,时光已走过三十多年,大姑父已驾鹤西归,大姑也垂垂老矣,但是两位老人的一生犹如划过璀璨星空的轨迹,给晚生留下了难以企及的精神财富。他们对家乡无比眷恋的情思;对亲人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对学生的深情大爱;对患者的救死扶伤,以及严于律己、宽厚待人的品格,如高山仰止,愿言毓徳;如高山流水,苍生共济!
2021年清明看望大姑并送大姑父最后一程
患病的母亲时常出现幻觉,去年让我发微信给大舅拜年,这段时间在北京感受明媚阳光,跟姐姐说让你大舅也来住住。
                                                     ——小编
(0)

相关推荐

  • 我与妻子

    我与妻子 马晋国 写在开首 幸得胡杨.山汉及众位老师的真诚扶助,本人的几篇劣作曾先后在"人文繁峙"和"平型关杂志"的微信公众号上发表出来.内心深处,感激各位老师 ...

  • 妻子的童年(散文)

    妻子的童年(散文) 飞翔 妻子与我一起生活有40年,她常常对我讲起自己的童年往事.虽然我们同岁,但我们的童年是不一样的. 她有一个比她大3岁的姐姐.姐姐从小读书,读完初中回家当赤脚医生.妻子上过几天学 ...

  • 阅素灵谈生命智慧 ||错误的期待值导致严重的精神病

    原创 识命谷 阅素灵 终南山识命谷 昨天 本 文 导 读 在别人眼中的幸福人生,可能容不下一个小挫折. 错误设定的期待值,也可能导致精神疾病. 错误的期待值导致严重的精神病.mp3 来自终南山识命谷 ...

  • 我大姑父大专毕业,却靠着自己的政治智慧,...

    我大姑父大专毕业,却靠着自己的政治智慧,不到36岁,就成为了公司二把手,上周我去他家吃饭,他喝的稀里糊涂的,给我说了几句职场真相,我听完当场就冷汗直冒,找到了我不被领导器重的原因! 大姑父这人,为人谨 ...

  • 【万家灯火】张斌:《老村旧事之:老李大姑父》

    [总第035201期] 老村旧事之:老李大姑父 作者:张斌 大姑与父亲是堂兄妹,大姑父姓李.农村人有个习惯,就是将称谓前加个姓氏,以示区分亲疏,于是我们都习惯称呼为"老李大姑父". ...

  • 人生笔记:大姑父

    梁东方 只有人死了才想起他来,才在思想中反复出现他的画面.如果他一直活着,那他就是一个一直引不起你注意的存在.这个事实冷酷,而经常就是事实. 我想大姑父如果地下有知,对于我对他的这种疏忽依旧会是无声地 ...

  • 皇帝刘子业:夜晚召见姑母,次日被太监抬出,姑父见后大怒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于一身.--<长恨歌> 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爱美人不爱江山"的皇帝,商纣王帝辛是一个,隋炀帝杨广也是 ...

  • 【大荔文苑】王金桩:姑父

    姑夫入土为安近一星期了.他,人我是永远再见不上一面了.但是,我还是挺想念他的! 姑与姑夫是农村村里地地道道的农民,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默默无闻.他俩像中国所有农村的农民一样,无名如小草,辛勤如黄牛 ...

  • 【大荔文苑】任钰:感谢您,我的姑父

    感谢您,我的姑父 文/任钰 <我的家人>之我的姑夫.姑父在我们县城交警大队上班,他是单位的一名公职人员.他对于工作兢兢业业.对工作认真负责. 他也是一名陕西省作家,写作也是他在岗位上最重要 ...

  • 孝庄秘史大玉儿被迫嫁姑父,首次侍寝后姑姑和皇太极的对话亮了

    <孝庄秘史>是尤小刚秘史系列的代表之作,于2003年热播,成为当年脍炙人口的电视剧,这部剧距今也有十五年了,前不久,在剧中扮演大玉儿的宁静在某节目中演唱了该剧的主题曲<美人吟> ...

  • 明代孤儿“喜”做“童养婿”,姑父大闹婚宴为哪般?

    当明宪宗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的这桩殴打.非法囚禁案摆在大理寺卿王槩的书案上时,也许王槩以为自己看到一个催人泪下的亲情故事. 湖广道男子赵旺,状告叚广父子三人对他实施"踩打&q ...

  • 22岁嫁31岁姑父,恩爱19年,丈夫自杀,她独自养大7个孩子

    历史探秘大全 抽丝剥茧揭开历史真相的神秘面纱,用碎片化的细节撬开你所不知道的各类震惊雷人的历史真相事件. 42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1894年,甲午战争惨败,清政府颜面尽失,对于中国的读书人来说,也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