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朱卫军/沂蒙特质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

用文字温暖世界

沂蒙特质

朱卫军

就地域而言,沂蒙是一个广义的概念。翻读沂蒙这部厚厚的史书,当你仔细地去品读它咀嚼它领悟它的时候,会让你感慨万千,给予你的,定会是一种强烈的震撼,甚至是虔诚的膜拜与敬畏!而尤其是沂蒙红色历史文化,更是一部厚重、博识而又辉煌的巨著,历久弥坚,光彩夺目。沂蒙,既书写着父爱般的雄志和伟岸,又揉进了母性的情愫与温柔。

这,就是沂蒙特质!

沂蒙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早在四五十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就在这片沃土上创造了远古的文明。境内发现的多处文化遗存,亦可把历史文化追溯到旧石器时代。而沂沭河流域发现的近百处新石器文化遗存,是一两万年前的此处居住的人类所创造。比如,1973年,当时的临沂县文物局就在我们村西挖掘了26座墓葬,出土文物768件,其中石器20件,骨牙器23件,陶器725件,陶器中有黑陶镂孔高杯30件,其数量之多在当时居全国第一位。后来,其所出土的黑陶镂孔高杯有2件送往故宫博物院,5件送山东省博物馆,其余为临沂博物馆收藏。这些文物属新石器时代的大汶口文化至山东龙山文化。

而到了五千多年前,这里的人们就开始使用文字符号了,且掌握了酿酒技术,使用砭石治病等。至商朝,已存诸方国。周灭商,此地为鲁、齐国之地,成为周王朝控制东方的重要支柱。及至春秋,大的城邑已形成气候了,且儒学思想开始广为传播。之后,历经秦、汉、三国、两晋、隋、唐、宋、元、明、清,两千多年的如盘风雨,战争雷霆,纵横捭阖,但无论历史怎样变迁,历史文化的脉搏一直在跳动,且呈逐步丰沛之势。对历史,对人物,对事件,千秋功罪,自有大众评说。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去诠释,那是时代的产物,需要用历史的眼光,一分为二地去看待的。

触摸历史文化的根须,必然得触及历史文化名人。用“群星灿烂”来描述沂蒙历史文化之星,一点也不为过,无数的历史名家一代代地光耀千秋。沂蒙人曾一度列举过引以为自豪的临沂“四圣”,这便是“书圣”王羲之、“智圣”诸葛亮、“算圣”刘洪、“宗圣”曾子。其实,沂蒙之“圣”远不止这些,沂蒙名圣可列15圣,除上述四圣外,还有“韬圣”姜尚、“前圣”郯子、“至圣”孔子、“笃圣”闵子骞”、“兵圣”孙子、“后圣”荀子、“谋圣”鬼谷子、“孝圣”王祥、“友圣”王览、“书法小圣”王献之、“书法亚圣”颜真卿等。另外还有齐鲁诸子名家仓颉、徐福、刘勰、匡衡、鲍照、鲍令晖、公鼐等。“圣人”是人们对这些名人的尊崇与敬仰,虽有点迷信色彩,但用现在的话说,那是“大师”级人物,是崇拜的对象。正是这些历史文化名人,绘就了沂蒙历史文化的长卷,构筑起沂蒙历史文化大厦,进而光芒四射。

如果说在清朝之前沂蒙的历史文化值得一耀的话,那么近现代的沂蒙更是应该大书特书了。而尤其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红色历史文化则辉煌夺目、熠熠生辉。

《共产党宣言》从单纯的书籍角度来讲,它只是一本薄薄的小书,但没有人怀疑它的沉厚、博大与精深。二十世纪初它漂洋过海如一粒种子在中国大地播种,又如一点火星点燃了人们沉睡的梦境,从而催生了民众尤其是知识分子幡然觉醒,才有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起点——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此时的中国部分知识分子从马列主义新鲜的章节里忽然悟出,中国的确到了该变革的时候了,尽管“共产主义理想”所描绘的愿景当时只有为数不多的人才能读得懂,但这些先觉者知道那是广大民众的理想王国。虽然那时候已有了孙文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和中华民国,但他们似乎感觉到那不是其所追求的一种信仰。于是他们开始谋划现实和未来,也因此,两年之后便诞生了一个叫中国共产党的群体组织。也许开始她是弱小的,但这个组织犹如扔进平静水面的一块石头,立时激起波澜。随后,亦如暗夜里点燃的星星之火,慢慢地燎原到华夏大地,进而风起云涌,火光冲天,从而逐步唤起了民众的沉睡之梦。之后的岁月人们是清晰的,历经艰难曲折,冲锋陷阵,腥风血雨,横扫神州,进而在28年后,一个新中国应运而生。

沂蒙无疑是儒家思想的发祥地和传播地,儒家学说在沂蒙地区的广泛传播,两千多年的耳闻目染,洗涤了沂蒙人的思想与灵魂,是造就沂蒙人品行与特质的强劲动力。“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浓缩成九个字的儒学精髓,犹如一粒粒饱满的种子,深深地植根于沂蒙人丰沃的心田,当遇到阳光雨露的滋润,它便生根发芽进而旺盛地生长起来。沂蒙红色历史文化这部大书的书写,固然有其历史发展到那个阶段的因素,有其特定的历史必然,但也与儒学思想影响沂蒙人的品格有着巨大的关联。重礼、尚义、仁爱、忠贞,他们一旦认准了理,就会义无反顾。所以,当共产主义的思想火花溅到这里的时候,沂蒙人的理想之火一下子就被点燃了,似乎找到了精神的皈依。

      沂蒙地区最早的党组织虽诞生在1927年,但其实在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就有仁人志士在这里传播共产主义思想并发起反帝反封建的浪潮了,波及的地点是沂水。到了1923年,开始有共产党人在沂蒙悄悄地活动了,比如当时在上海大学社会系读书且已成为共产党员的刘晓浦、刘一梦叔侄俩假期回蒙阴老家的时候,就开始传播共产主义思想。1927年4月,沂蒙成立了成立了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沂水支部。这是沂蒙地区最早的党组织。

      沂蒙红色历史文化的真正辉煌书写,该是沂蒙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写过这样一段话:写中国抗日战争史和解放战争史,不能不写山东,更不能不写沂蒙。沂蒙之所以被誉为山东的“小延安”,是有它历史渊源的:在整个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山东党政军机关和八路军115师有相当长的时间是在沂蒙的,且一些组织的成立亦在沂蒙。“七七事变”的爆发,拉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山东军民随即投入抗日的浪潮。

       1938年9月,由山东省委扩大的苏鲁豫皖边区省委把山东抗日的大本营安在了沂蒙山区,由此沂蒙地区的党组织和武装力量迅速地建立起来并迅猛发展。是年底,沂蒙抗日的烽火便在蒙山南北、沂河两岸熊熊地燃烧起来。1940年夏季在沂南青驼寺召开的那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山东党政军和八路军115师聚焦在这里,那断断续续开了一个月的会议,其最大的意义不仅仅是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省政府的前身)的成立,而是在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为下一步的对敌斗争把脉,明确了一个如何前进的方向。而四年之后的1945年8月在莒南大店镇宣告了山东省政府的成立,成为全国第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省政府,这是需要智慧和胆略的。省政府后又迁到临沂城,直到1949年9月21日建国前夕才迁到了济南。也就是说,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九年的时间里,山东的党政军机关大多转战于沂蒙。

      整个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沂蒙地区究竟发生了多少次战役和大大小小的战斗,可能难以有具体的详实数字,我看过几个版本,数字不一,但上万计不是夸张的。在这里,我只想列举几个以管窥豹:临沂的两次解放、三次的甲子山战役、解放沂水、解放蒙阴、大青山突围、孟良崮战役……。十几年,在沂蒙这片热土上,战争、战斗可能就从没有停止过。

        沂蒙红色的历史就是这样书写的,而作为红色文化又成为沂蒙这部书的点睛之笔。我怀着一种敬仰和膜拜,到过位于沂蒙地区的大部分革命纪念地,去寻觅遗迹以及那种精神。我曾随《大众日报》社的朋友们到沂水的云头峪村寻根,与他们共同寻找当年《大众日报》诞生的踪迹。山依旧是那山,水依然是那水,情依然是那情。在“《大众日报》创刊纪念馆”里,在那些简陋的印刷设备及书报的遗迹里,我读出当年他们为这张报纸的创刊和发行所付出的艰辛乃至生命。历史定格在1939年1月1日,中共山东分局机关报《大众日报》在那两间简陋的农舍里诞生,那种红色文化的痕迹,即使没有纪念馆,也是抹不去的。当我立在费县下白石屋的山坡上,放歌那首经典歌曲《沂蒙山小调》的时候,尽管我的歌喉唱不出那种韵味,但却没有人笑话我,因为那里处处氤氲着那种氛围,我猜想1940年6月,当时的抗大一分校的李林和阮若珊,看到这里的山水林田和朴实的沂蒙人,歌不由地从心里流出来,《沂蒙山小调》成为一曲经典绝唱。读沂蒙红色历史文化史我才知道,山东新华书店、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山东省战时邮务总局、北海银行鲁南分行等文化教育以及金融机构竟然都诞生在沂蒙。而让我惊诧的竟然连山东大学亦在临沂驻足了三年多的时间!后来才知道它的因由。1945年8月,伴随着山东省政府在莒南大店的成立,省政府在临沂创办了山东大学(国立山东大学成立于1901年的济南,为区别,又称临沂山东大学),直到1948年夏,中共华东局决定,以原临沂山东大学渤海地区的部分留守人员为基础,并集中原来的一些教师,会同华中建设大学的部分干部教师,在潍县组建成立华东大学,直到济南解放后的11月才迁入济南。

       不要小看那一张张小报,那一本本书籍,那是党在传递她的声音,是党吹响的战斗号角;不要小看那只是一所所学校,但它培养了数千乃至数万名党的干部;不要小看那只是一首歌曲,在那个年代,它是唤起民众的旗帜与鼓点!

        我坚信了文化的力量! 

“红嫂”是谁?祖秀莲是,王换于是,明德英是,许许多多的沂蒙妇女都是,因此说,“红嫂”是沂蒙妇女的代名词。用甘甜的乳汁救八路军伤员,那只是“红嫂”的一个“小爱”,而她们的“大爱”,则是把沂蒙女人的那种挚爱、大义、忠诚、勇敢以支前甚至参战的方式献给了祖国的解放事业。当以“沂蒙六姐妹”为代表的沂蒙女人在冰冷的河水里架起“火线桥”的时候,你只认为那仅仅是一座桥吗?那是沂蒙女人用身躯、意志和对党的忠诚送给子弟兵最崇高的挚爱与敬意。除了那些“红嫂”,在沂蒙,还有那些令人敬仰的最美女性。陈若克,时任中共山东分局妇委会委员、山东省妇女联合会执行常委,中共山东分局书记朱瑞同志的爱人,被捕第三天生下来女儿,19天后,也就是1941年11月26日,她和女儿被敌人刺刀活活刺死,年仅22岁。辛锐,这位时任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主任陈明的爱人,本是济南一个银行家的女儿,她完全可以做一个“大家闺秀”去过属于她自己舒适安逸的生活,但她抛弃了富足的生活,与她的妹妹跟随爸爸一起,毅然投身到抗日的行列,来到沂蒙,成为抗大姊妹剧团的团长。在大青山突围中,带伤向敌人扔去三颗手榴弹后,把生命和精神留在了大青山。而遗憾的是,这位23岁的女人直到牺牲时,却还不知道,其时,她的爱人陈明同志已先她而去。

我先后数次到她们牺牲的地方去凭吊的时候,眼前老是晃动着她们年轻美丽的影子,以及那个在这个世界上仅仅生活了19天女孩那双天真的眼睛。

女性之美,母亲之爱,在她们身上,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沂蒙不仅有“红嫂”,亦有“红哥”。电视剧《沂蒙》里的李忠厚、李忠奉、李继存等,是沂蒙“红哥”的缩影。战争期间有10万余烈士把身躯和灵魂留在了沂蒙,其中沂蒙人就3万多,他们如群雕一样集体站立在那里,成为一面永恒的英雄墙。你可以去想象战争的那种惨烈,想象着飘飘红旗中那些冲锋陷阵的群英。前方是拼杀的战场,紧随其后的是车轮滚滚、肩挑人抬以及男女老少组成的抢救伤员、运送物资的担架队、小车队。我在一本史料集里看到抗战时期沂蒙人民支前的一组数字,粮食、煎饼、布匹、鞋子,都是以百万甚至千万计,那简直可以说是一组天文数字,你难以想象把那些东西贡献出来集中起来再送到战场上,需要怎样的一种精神和力量。那些支前的队伍里,除了“红嫂”,应该都是“红哥”吧?再有就是那个“外国八路”汉斯.希伯,按说中国的抗战与他又有什么关系?但人家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中国的抗战奋斗,且把生命和国际情怀留在了沂蒙,你能说他不是“红哥”么?

世界上没有人喜欢战争,而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更是如此。但当侵略者把强权压在我们的头上,当非正义压制正义的时候,所激起的民族仇恨却是无限大的。抗日战争如此,解放战争亦如此。记得在电视连续剧《沂蒙》中有这么一段对话,沂蒙“红哥”李忠厚问解放军的一位首长(原型为陈毅元帅):“首长,我想问一下,这仗,什么时候才能打完啊?”首长说:“老哥呀,这仗,我们也不想打啊,但国民党、蒋介石要打,我们只能奉陪了!看到那些死去的娃,我也心疼啊,不管是共产党的兵,还是国民党的兵,都是老百姓的娃呀!”一句话,道出了这位首长的心声,这也是所有共产党人的心声。李忠厚和无数个沂蒙“李忠厚”们,便坚定地奔赴了战场,最后,他们的生命之血浸润了沂蒙这片热土!

渊子崖是一个普通的村落,却成为抗日第一村。1941年12月那个凌厉的寒冬,渊子崖村民凭借着土炮、大刀、长矛乃至农具,与装备精良的日伪军殊死搏斗,和前来支援的县区地方武装,共消灭日伪军112人。当然,这场战斗我军民也付出了牺牲242人的惨重代价,其中渊子崖村民牺牲147人。在有些人看来,这简直难以置信!就连正规军都难以取得的这种战果,一伙村民和地方武装做到了。从这一点我在沉思这样一个问题:忍辱负重的确是沂蒙人的品行,但这种所谓的“忍”又是有限度的,正如沂蒙人常说的那句话:在一,在二,不再三!我对这句话的含义作了这样的阐释:如果你给沂蒙人一拳,他一般是会忍的;如果你再给他一拳,他定会气愤,但可能还不至于还手;如果你还执迷不悟,得寸进尺,那你只有一个结局:必死无疑!

多少年后,沂蒙人仍把红色历史文化传承着,进而不断发扬光大。沂蒙精神只是短短的四句十六个字,但它内涵的分量却是无穷大。新时期的沂蒙人把这种精神幻化成一种新的动力,变抗战为建设发展,将沂蒙建设成为“大美新”临沂的壮观景象。在许许多多外地人的潜意识里,沂蒙是贫穷的代名词,但当他们亲眼目睹了新的沂蒙,他们所有的旧观念都被彻底的颠覆了。

沂蒙历史文化之书,一直在不断地续写,沂蒙特质,也在不断地传承!

《关于投稿那点事儿》

征稿启事

作为一名作家或文学爱好者。投稿是一种常态。不论您是大家还是无名小卒,投稿的过程,注定是一段成长的历程……结局不管怎样,过程一定很精彩。请把把您的投稿故事讲述给我们吧,让我们再告诉后来者,让他们在文学创作的跋涉少走弯路……

来稿请注明“关于投稿的那点事儿”字样。

截稿日期:2019年12月30日

稿件一旦采用,将在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和纸媒分期刊登,最后结集出版。

  投稿信箱:hnwenxue@126.com

作者简介

 朱卫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临沂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临沂市文学院副院长。著有散文集《故土的馈赠》、《乡城》、《夜潮地》、诗集《故土的情韵》、长篇报告文学《辉瑞梦 兰陵情》(合著),另有部分中短篇小说见于报刊。

《河南文学》杂志是河南阅读学会旗下的一个纯文学刊物,双月刊。以“不厚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刊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球各界征稿,所刊登稿件主要从“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稿件中选取(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本平台每天更新

投稿邮箱:hnwenxue@126.com

出品/河南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  一

副主编/冯新林   阿   若

编辑部主任: 赵    渝

责任编辑:柳岱林       蓝  岛

刘海波      李家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