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闻、问、切”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病的传统方法,又称为“四诊”。医生运用这四种手段来收集疾病的症状,通过归纳分析,就可以了解疾病的成因、病变的部位、性质及其内在联系,最后确定治疗措施,下药除病。
学生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学生的思想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诸如就业压力、经济上的困难等等,使得学生管理工作更为艰巨。作为班主任,如果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班级学生的思想脉搏,在管理中就会处于被动地位,管理效果往往不理想。根据笔者的体会,如果能把祖国传统医学中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望、闻、问、切”灵活地运用到班级管理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望”,就是运用视觉,通过察言观色,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因为人的精神、表情、言语及动作等是其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通过留心学生这些方面的变化,就能及时了解其思想变化,从而我针对性地做工作,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我班有位同学,刚入校时精神状态不佳,整天心事重重,少言寡语。我观察到这些情况后,与其谈话,了解到:其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父亲又生病;另外,他担心由于在水利系统没有什么关系,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求学的费用已使家庭四处举债,若找不到工作,家庭经济状况会雪上加霜,因此他想退学。获知这些情况后,我耐心地做他的思想工作:目前家庭的经济困难只是暂时的,等你父亲身体康复以后,困难就会小得多。你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刻苦学习,以优异成绩去回报为你含辛茹苦的双亲以及所有关心你成长的人。至于就业,校领导多次表示,学校虽没有为你们分配工作的义务,但有责任帮助你们就业。只要你品学兼优,工作肯定能找到。通过这次谈话,这位同学思想稳定下来,学习也很刻苦,现在学习、工作都比较出色。
“闻”,就是运用听觉,收集有关班级的信息,真实、快捷地掌握班级情况。有时班主任在班里,仅靠“望”还不能了解到所有的情况。因为班主任与学生在一起的时间毕竟有限,而且有些学生,班主任在与不在时的表现差异较大。这时,班主任就必须须立自己的信息渠道,而且这个渠道是多方位、多层面的,信息源有授课老师、班干部、一般同学、品学兼优的学生,也有双差生,这样才能做到“兼听则明”。
新生刚入学的某个星期天,我听说班上有位同学过生日,当时也没放在心上。我中午到学生宿舍去,宿舍中只有几位同学,一问才知道,其他同学都参加这个同学的生日聚会去了。我就让一位同学去通知参加聚会的人:一是不许喝酒、抽烟、闹事,二是3点钟以前赶回宿舍,届时检查。事后了解到,这些生日聚会以及礼品花去近千元。而且有同学还统计全班同学的出生日期,准备大兴生日聚会之风。我意识到问题的普遍性,就在班级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一是生日我们庆祝什么?二是该怎样庆祝?三是钱从何而来?围绕这几个问题在班级展开大讨论,对同学们的触动较深。同时做出明确要求,今后任何人不得以庆祝生日方式大摆筵席,铺张浪费。之后,再也没有同学兴师动众去过生日了。
“问”,就是嘘寒问暖,关心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只有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时刻把学生的学习、生活放在心上,关心他们的学习,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学生才能相信你。在班级管理中,你才有更强的感召力。
班上有位女同学,本来家庭经济就不宽裕,她的父亲又病逝了。知道情况以后,我找她谈话,一方面安慰她,让她化悲痛为学习的动力;另一方面,在经济上帮她争取学校的困难补助。通过做工作,这位同学的思想很快安定下来,学习也更刻苦。另外,班里有同学生病,只要我知道,我都去看望,安排同学照顾,指导就医,让学生在学校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从而更安心投入学习、工作,同时也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切”,就是做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工作要找准切入点,把握时机可以事半功倍。我班有一女生与一男生坐前后位,平时交流的机会比较多,开始时只限于在教室讨论学习,后来发展到在校园中“讨论”。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我准备找机会做工作,但由于事情本身并不明朗,不宜贸然做思想工作,否则容易适得其反。机会终于来了,该男生家庭比较困难,向我递交了困难补助申请。我趁此机会做他思想工作:一是为他申请困难补助,并且得到了解决。二是告诉他,你家庭这么困难仍支持你上学实属不易,你要把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工作上,放在提高自己全面素质上。这样才能无愧于家庭、学校以及所有关心你的人。另外,同学之间,尤其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友谊是正常的,也是提倡的,但要把握好分寸,不要影响学习,更不能违反学校纪律。婉转的批评,虽未点破题,但他已明白其中的含义,欣然接受了批评。这位同学现在不仅学习刻苦,而且工作也认真负责,得到同学们的认可。
“望、闻、问、切”在班级管理中各有其独特的作用,不能相互替代,但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全面、系统、深入地了解班级情况,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来源:中国校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