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学习法:只懂大道理,肯定过不好这一生

这是“思维有了模型”的第15篇模型

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

全文共2578个字,读完约8分钟。

上一周1.0版本里,我们讲到学习分为两类,一类是静态的,一类是动态的。

这是我们整个学习最最底层的那个地基。

但是后来朋友看完问了我一个问题:“如果我在街上穿行,不断吸收各种变化的信息,你说我这是属于静态学习还是动态学习,或者两者兼有之?”

当时把我问懵了。

说是静态吧,好像又不是,我们又在动;如果说是动态吧,但是即使我停下来,我也在不断吸收信息呀。

这就很迷惑了,但是除了静和动,我们不可能还有不静不动吧?

所以它肯定是动静之间的一种,但是具体是哪一种呢?怎么区分它是静还是动呢?

1

如何区分一个学习属于静态还是动态

忽然我想到了哲学。

哲学里面有很大一块,就是研究语言的边界

我们人类所有的知识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能用语言表达的,比如数学、管理、穿搭;

还有一类知识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比如开车、游泳、做寿司、爱……

这句话,我们中国最智慧的人——老子,他也曾经说过:“道可道,非常道。”

这里解释一下,什么叫做“道”,老子所说的第一个“道”,叫做“自然规律”;第二个道,叫做“表达”。

“非”指不是,“常”指恒常不变,“道”还是指自然规律。

所谓“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是“自然规律可以通过语言来表达,但是能通过语言表达的自然规律不是恒常不变的规律”

用人话来讲就是,有的东西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用二元学习法来理解就是“语言能表达的东西都是宏观套路”。

所以,我们所有的静态学习,学习的都是能通过语言表达的知识。

这很好理解,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知识,对方怎么传授给你,靠心灵感应吗?

小声BB,也许还真有可能,如果埃隆▪马斯克成功了。。。。。。

▲心灵感应

再重申三遍:

我们所有的静态学习,学习的都是通过语言表达的知识!

我们所有的静态学习,学习的都是通过语言表达的知识!

我们所有的静态学习,学习的都是通过语言表达的知识!

而那些无法通过语言表达的知识怎么办呢?别人又无法教我们。

只有一个办法——行动。

自己在行动中去亲身体会,也就是梁宁说的微观体感,微观体感是无法通过语言表达的

所以没人可以教你,只能自学。

到了这里,整个二元学习法就彻底清晰了。

如何区分这个知识是静态还是动态,就看它能不能用语言描述。

如果能描述得出来,就是静态学习,就是宏观套路。

如果不能描述出来,就是动态学习,就是微观体感。

到了这里,我们终于可以回答文章一开头我朋友的那个疑惑了。

“如果我在街上穿行,不断吸收各种变化的信息,你说我这是属于静态学习还是动态学习,还是两者兼有之。”

我问朋友,你能用语言描述你所吸收到的信息吗?

朋友说不能,只是一些细微的感受。

OK,这就是微观体感,属于动态学习。

懂了这个,我们终于可以解决那个千年大难题了。

为什么懂了那么多大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我先不给你答案,现在你来回答我这个问题。

提示一下“大道理是什么?”

2

二元学习法的意义

现在有个很现实的问题来了。

懂了这个有什么意义呢?

能帮我屌丝逆袭吗?能帮我快速的学习任何领域吗?能帮我实现财务自由吗?

私以为,它的意义就像我们为什么要学数学、物理、生物。

一、让我们懂得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二元学习法告诉了我们一个最最底层的道理。

就是我们一生之中学的所有知识,都分为两类,一类是能通过语言传达的,一类是无法通过语言传达的。

如果一个知识,它能通过语言传达,我们就可以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通过巨人的肩膀,我们的学习效率可以从几年甚至几千年学会一个东西,缩短为几个小时学会一个东西。

比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农业革命以来,人类通过几千年的探索才懂得,现在我们只需要花一节课就懂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的生命得到了节约。

同样的,你在生活、工作中学的任何东西,比如管理、穿搭,如果这个领域有巨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能够极大的缩短学习的时间,提升我们学习的效率。

最后达到一种终极状态,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跟我们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跑得一样快。

用公式来表示就是:静态学习的效率=动态学习的效率。

也就是下图中的G点:

a代表静态学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b代表动态学习(自己在行动中摸索)

于是我们得出了最高效的学习方式:

在G点之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在G点之后自己去行动中学习。

这是二元学习法的第一个意义,它告诉我们在G点之前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这样学习效率才能达到的最大化。

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却鲜有人明白这个道理,他们不喜欢看书,不知识付费,也不好意思开口请教别人,所以学习速度特别慢。

二、让我们懂得行动的重要性

前面说了,知识分为两类,一类可以通过语言表达,一类不能通过语言表达,只能自己在行动中领悟。

而我们大多数学习是,语言只能表达一部分,还有一大部分属于微观体感,无法通过语言来表达。

所以,我们必须要行动。

(注:只有极少数知识是语言能全部表达的,比如数学、物理、哲学……这类基础学科,除此之外,管理、营销、写作、演讲、穿搭、开车、游泳……都存在无法用语言表达的部分,这部分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只能自己在行动中自学,别人无法教你。)

(注:另外,初高中,甚至大学学的东西,虽然也有动态学习,但是我们只是考试,不用行动,所以也不用管动态学习部分)

我做个比喻大概是这样:

就拿穿搭来说,它所有的知识,静态 动态,我们看成满满一杯子。

只要我们用东西把这个杯子装满,我们就算学会了穿搭所有的知识。

问:我们怎么装满这个杯子呢?

还记得小时候语文课学过的一篇文章吗?

徒弟要出山,师傅就拿个杯子让徒弟把它装满。

结果徒弟放了堆石子,一下子就把杯子装满了。徒弟鸣鸣得意,以为功夫学到家了。

师傅继续让徒弟往杯子里倒沙子,结果徒弟发现,杯子里居然还能装这么多沙子。

沙子倒满之后,师傅继续让徒弟往杯子里倒水,结果杯子居然还能装很多水。

于是徒弟恍然大悟,自己还要学的东西有很多。

现在我们用二元学习法来重新解读这个故事。

徒弟以为自己懂了,其实他懂的只是师傅能用语言传授给他的部分,也就是宏观套路。

就像这个杯子里的石头,其实中间还有很多缝隙,这些缝隙就是微观体感,是师傅无法通过语言传授的东西。

要想把这个杯子真正填满,你还得继续往里面倒沙子、倒水。

沙子和水就是微观体感,是动态学习。

这部分知识无法通过语言传授,只能你自己去行动中领悟。

看到这里,懂了“为什么懂了那么多大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吗?

没懂我也不打算在文章里告诉你,傲娇。

三、∞的提升我们的学习效率

二元学习法最牛逼的一个启示是:

拿到一个东西,先别忙着学,花一分钟时间思考一下这件事动态与静态之间的比例。

通常来讲,这个东西越复杂,越难用语言表达,微观体感就越多,你就越需要多行动。

举个栗子:

比如穿搭,它静态学习的与动态学习的比例可能是8:2,那么我们就花80%的时间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最后花20%的时间来行动,买几件衣服穿穿看。

比如管理,它静态学习和动态学习的比例可能是5:5,那么我们就花50%的时间来看书,花50%的时间来实际的管理一个团队。

比如演讲,它静态学习和动态学习的比例可能是2:8,那么行动就非常重要了,我们要花80%的时间来练习,剩下20%的时间留给看书和课程。

这是二元学习法给我们的启示,学任何东西之前,你必须明白这个东西静态与动态之间的比例

不要只“学习”不行动,也不要只行动不“学习”。

要找到那个比例,然后合理分配二者之间的时间。

让自己的学习的效率∞接近最大化,

你就成了全世界学习最牛批的那个仔。

▲思维导图敬上

作者介绍

蘭陵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