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性思维”和“强迫性行为”真有那么可怕吗?

“强迫性思维”和“强迫性行为”真有那么可怕吗?

青春期的孩子,由于心理成长的步伐未能跟上生理的发育速度,思想上会产生很多冲突。

比如:强烈的成人感与实际经验不足的冲突;自身成长变化带来的心理冲突;既渴望逃离父母,又不能不依赖父母的冲突……如果长久陷入这些思维冲突,便会形成心理问题。

最常见的可能是强迫性思维和强迫性动作。

小石头在高三时,曾经问我:妈妈,我总是不由自主地在想人活着终有一死,为什么还要辛苦地活着?学习这么累,为什么还要努力学习?

他被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搞得情绪低落,内心痛苦,觉得心理自己有了问题。

无独有偶,最近一位朋友家的孩子也问到这个问题,她说她被一些没用的念头和想法困扰了很久,她的学习成绩因此而直线下降。她说,再这样下去,她肯定会疯掉。

除了这些听上去很不可思议的具有强迫性的思维观念外,还有一种无法控制的强迫性重复行为也很让人头疼。

我曾见过一个女孩,每天要洗三百多次手,开始只是用香皂、洗手液洗手,后来发展到要用洗涤剂、洗衣粉洗手,她说她也知道这样不好,但就是控制不住地想要洗手,而且必须用洗衣粉才能洗干净。为此,她痛苦万分,不知该怎么办。

那么,强迫性思维和强迫性行为真的就那么可怕,没有办法消除吗?

其实也未必。

我曾对小石头说: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强迫性思维,不信你去问问,很多人都出现过思想抛锚的时候,很多人也会不由自主地胡思乱想,但是,人家为什么没感到痛苦呢?因为那些人心大,压根就没把这事儿当回事儿。

为什么你会感到痛苦呢?是因为你不但注意到了这事儿,而且将这件事儿看得太严重,你觉得它是导致你成绩下降的罪魁祸首,你想快刀斩乱麻一样,快速而彻底地将它们从你脑子里清除出去。你害怕再这样下去,连大学也考不上。你越是这样想,这样急迫地想要清除它,就越强化了它们在你脑子里的分量,它们越加频繁地出现你脑子里。你越来越紧张,越来越担心,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强迫性行为也一样。

那么应该怎么做,才能减轻这种强迫性思维和行为呢?

首先,正视它,面对它,既不要刻意去回避它,克制它,也不要过于在意它。它就是一个自然而然出现的、很正常的想法、念头,你不理它,它在你脑子里转一圈感到没意思就会离去,你要是过于在意它,它便会死皮赖脸地赖着你、耗着你、缠住你不放。一旦你

其次,给它重新命名,不要给自己贴上强迫性思维,强迫性行为,甚至强迫症患者这样的标签,进而确定它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就叫它“小讨厌”“小麻烦”,每当它出现在你脑子里,你就对自己说:瞧,小讨厌又来捣乱了,小麻烦又找麻烦来了,然后甩甩头,将它甩出去,或者拍拍脑袋,将它赶出去。

第三,专门留出一段时间来进行胡思乱想,比如跑步时,坐公交车时,或者睡觉前,把你课堂上,做题时爱跑出来的那些想法都请出来,让它们痛痛快快地在你脑子里蹦跶一阵,这样一来,说不定它们平时也就不会跑出来了。

总之一句话,对于强迫性思维和强迫性行为,不畏惧、不在意、不理它,它便会悄悄消失。就像拍皮球一样,你越拍它,它反弹得越高,你不拍它,它便会停下来了。

关心则乱。

有些事儿,过于在意,便无法冷静对待它,处理它。唯有忽视,是正道。


读者的读后感:

无眠之夜邂逅《陪你云开见月明》

柳彩:这本书,你静心阅读便有所收获

一位父亲对家庭和教育的回归,竟始于一本书

2021年的学习,从《陪你云开见月明》开始

李德秀:因为这本书,我有了自己的业余生活

一位热心读者的来信

燕燕:感恩这个冬日,让我遇见《陪你云开见月明》

唐凯:莫畏浮云遮望眼 守得云开见月明  ——我读《陪你云开见月明》

春箫:不断学习才是成为合格父母的唯一途径——《陪你云开见月明》读后感

刘凌冬:我读《陪你云开见月明》

也说《陪你云开见月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