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应当知道的曾国藩之三
很多史书写到京官时代的曾国藩,大都着墨于曾国藩“十年七迁”火箭似的升官之道,而且很多人都认定穆彰阿是曾国藩火箭式提升的幕后推手。
可以肯定,曾国藩仅用十年便从一个从七品的副县级干部一路升到副部级的二品侍郎,穆彰阿定然功不可没。然而与穆彰阿有师生名分的肯定不止曾国藩一人,穆彰阿为啥单单推荐曾国藩呢?我觉得这还是得益于曾国藩的有操守和肯任事,以及他与众不同的行事风格。在这里我们不妨看看曾国藩的几次升迁,还是充满了风险和曲折的。
道光二十年五月曾国藩翰林院实习期满,经过皇帝面试后被任命为翰林院检讨,级别为从七品,每年俸禄33两银子。如果节约着花,即便京城米贵也能将就过日子。但当时的京城官场有一个不好的风气,随份子。据曾国藩日记记载,他从道光20年到21年一年的时间,就花去份子钱白银110两,相当于年薪的三倍多。要知道,曾国藩本是一农家子弟,从小受到祖父星岗公的影响,做人以诚实为本,凡事不贪便宜。所以,在京师做官两年,不但没给家里带来什么利益,而家里每年还要为他贴补不少银子。这每年一百多两的份子钱,对于曾国藩来说的确是一个巨大负担。终于,有一颗稻草把这个硬撑的骆驼压趴下了。
这棵稻草就是翰林院侍读学士赵楫的一张请柬。
翰林院侍读学士是正四品官员,属于曾国藩的上级领导,请柬的内容是赵的父亲来京,赵在老八王胡同菜馆安排了酒席,务请赏光。不过这个酒席可不是白吃的,得送礼,按常规一般是五两银子,而此时的曾国藩手里仅有一百七十个铜板。因此,曾国藩做出了一件震惊官场的举动:拒绝参加!
它不仅拒绝参加赵楫的酒宴,而且还在所下榻的长沙会馆门上贴了一张告示,大意是曾国藩仅是一个从七品官员,官职小俸禄低,工资仅够衣食住行,即日起凡是领导和同事邀请陪酒的请柬一律不收,也不出席等等。
曾国藩的这一举动无疑把自己打进了京官另类,不仅各级领导都没有好脸色,连要好的同事朋友也不敢与他走的太近。此事不久,曾国藩就被监察御史以“办事糊涂”参了一本,被免去 了从七品的翰林院检讨职务,成了翰林院候补检讨。
此事不久便是皇太后70寿辰庆典,曾国藩自然也去参加了。道光皇帝已然知道了曾国藩拒宴的事情,不过他认为曾国藩是挖空心思出风头,既蔑视上级、不睦同僚又扫了大清朝颜面,于是在庆典上便加以责问。但曾国藩临危不惧,详细的对答了皇帝的诘难,声泪俱下的痛斥官场陋俗,认为这些所谓的庆寿宴、贺喜宴实质上都是敛财宴,自己一年当中就曾吃过同一个人两次生日宴,并建言皇上此风当刹。大约皇帝也认为此风有些过火,便没再深究曾国藩的事情。
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就在曾国藩被免职的六个月后,忽然一道圣旨降临翰林院,曾国藩耐劳克俭,学识出众,着升授翰林院侍讲、詹事府行走。一下从从七品升到了从五品,相当于副市长级别,这一年,曾国藩才33岁。曾国藩连升四级,让所有同僚好友都为之惊讶,甚至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便是曾国藩的第一次升官过程。
后来才知道,曾国藩的这次升官得益于穆彰阿的极力辩护和唐鉴、倭仁等人的一再保举,认为曾国藩清廉自守,不避嫌怨,属于应当重用的好干部。
不过,我认为曾国藩最大的优势在于身在帝侧,能有机会亲自向皇帝说明事情真相,倘若身在京外州府,天高皇帝远的地方,估计早就被人言淹死了,连个辩解的机会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