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中医“宠儿”!大补肝肾第一药!通利九窍、流通血脉!
山茱萸大补肝肾之精,收敛正气,为救脱第一要药。
本文介绍名医张锡纯用山萸肉的经验医案,其“来复汤”对后世李可老中医救治急危重症裨益甚深,可借鉴学习。张锡纯是民国时期的一位著名的中医,他特别擅长使用单味药来治疗病人。例如山萸肉。
山萸肉是什么?
在六味地黄丸里面就有这味中药山萸肉,山萸肉是一种叫做山茱萸的果树,它长的果子,这果子把核去掉,把它肉晒干了,就叫山萸肉。
山萸肉这东西非常酸,有点微微的涩味,它做什么用?
它滋补肝肾的作用非常强。
中医认为:山萸肉酸、涩,药性微温,入肝肾经。在中医里边有这么几味药很独特,我们经常说它是滋阴的,滋阴的药一般说应该是凉的,但是比如说熟地、枸杞子、山萸肉,它药性都是温的。其实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像熟地、枸杞子、山萸肉这种药,都是补精的,就是阴阳之间还有精,这精是什么?比如说肾精,肾精是什么?肾精是介于阴阳之间的物质,精会化生阴阳,所以它补的是根本的物质。说滋阴,但是实际上它又有补阳的作用。
在中医书里边,一般说是山萸肉滋补肝肾,实际是补肝肾之精。中医里认为,山萸肉还有一个特殊的作用:收涩。山萸肉药味是涩的,所以它有收敛的作用,对于那种遗精、尿频等等有治疗作用。对于经常的那种出汗,它可以敛汗、固脱,尤其是对于那种病危的状态,这人突然大汗淋漓,正气欲脱的时候,山萸肉可以收敛它,把正气给敛回来,这是山萸肉特殊的地方。
张锡纯《山萸肉解》
张锡纯专门写了一篇《山萸肉解》,他说山萸肉味酸性温,大能收敛元气、振作精神。所以张锡纯特别擅长在病危的时候,这个人大汗淋漓,正气不能支撑的时候,用山萸肉,大剂量的山萸肉把正气给敛住,不使病情继续危重下去。张锡纯认为这个药还可以固涩滑脱,比如说你有滑精、遗精等等这些病的时候,用它可以收缩住,有些出汗、大汗可以收住。张锡纯认为它收涩之中,兼具条畅之性,它一边帮你收涩,一边又能帮你通,“故又通利九窍,流通血脉”,能够把这血脉通开。
所以,治肝虚自汗,这个肝虚、胁疼、腰疼,比如说腰疼、两胁疼痛,两侧,身体疼痛的时候,肝虚内风萌动一定能治,山萸肉效果特别好,而且它敛正气又不敛邪气。一般有的药一收敛,容易把邪气给敛住,这山萸肉就没这毛病,给你敛正气,同时不收敛邪气,非常好。所以张锡纯特别擅长用山萸肉来收敛正气。另外一方面用它来通经络。
张锡纯重用山萸肉治病医案
我们通过张锡纯治病的医案,看看山萸肉独特的地方。张锡纯他的朋友(叫毛仙阁),他的儿子印棠,年20多岁,在冬天得了伤寒症,治疗了十余天,表里皆解掉了,外邪解掉了,攻邪以后正气不足,这时候发现出什么症状了?突然浑身发热,吃一顿饭的时间,大汗淋漓,这热一下就解掉了,浑身本来发热,发烧,一身大汗热解掉了,然后过一段时间又热了,又出汗又解,如此来回反复两昼夜,两天。“势近垂危”,病很重了,都接近病危了,这个时候赶快来请张锡纯,病了两天了才请张锡纯,为什么?
虽然是好朋友,但是过去村与村之间距离挺远,请一个医生不容易,必须把张锡纯给请来了,于是就把张锡纯给请来诊治,一进屋,正好赶上汗出,浑身大汗像洗了澡一样。这时候这人的表情可不对了,什么表情?“眼睛目上窜”,眼睛往上翻,这就是什么?我们通常说的翻白眼,眼睛往上翻,“不露黑睛”,到什么程度?全是白眼珠,眼睛的黑睛已经翻到眼睛里去了。张锡纯诊他脉,左脉是微细模糊,一摸若有若无的状态,就是非常弱的脉,张锡纯认为:肝胆之气已经非常非常的虚弱了,元气要往外脱出来了。元气一脱,这人就要不行了。他病象为寒热往来,但凡病在肝胆上,在肝胆之经上,会寒热往来、忽冷忽热:他这种一会儿大汗、一会儿热,一会儿大汗、一会儿热。
张锡纯认为这就是肝胆之气欲绝的明证,很明显的一个证据。
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张锡纯赶快,让他买了干净的山萸肉,什么叫净萸肉呢?他说净萸肉,净萸肉就是把里边的籽,山萸肉的籽挑干净的这种净萸肉,因为这个山萸肉的籽,药性和山萸肉正好相反,山萸肉是收敛的,它的籽恰恰能够滑脱,能够让人滑脱,所以要净萸肉。用净萸肉二两煎服,咕咚咕咚给他喝下去了,结果这二两山萸肉熬水喝下去以后,患者的热和汗马上就好了一半。
山萸肉这个药特别平和,滋补作用非常好,但是张锡纯用在什么?用在大症、重症,最后这人病危的阶段,收敛元气,效果非常好。后世很多中医都受张锡纯的启发,善用山萸肉,比如说李可老中医,他就特别擅长救危急的这种病,比如说这患者已经到病危状态了,阳气欲脱的时候,李可老先生创了一方子,叫“破格救心汤”。
里边就用了大量的山萸肉,李可老先生自己说,就是受张锡纯的启发,您看没?张锡纯的影响多大,他是受张锡纯的启发,然后创了这个方子,里边加了山萸肉,收敛元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