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大趋势》 删除4
第九节 1848年欧洲革命及英国特性
P179:
于是新时代的价值和旧时代的价值就会不同。”
这种悲观中偶尔也有过度反应的成分,这是因为人们忽略了伦理道德的整体发展性。比如,今天的所谓“道德滑坡”,看似很严重,很少人会乐观地看到另外一面道德伦理价值的提升,或者人们根本就没有将这些比较正面的因素纳入到道德范畴里去,如对于和平与民主理念的普及,法律的逐步完善与严谨,慈善、博爱与志愿行动的盛行,对人的关爱从生理温饱提高到心理呵护的水平,还有对残疾人的重视与关爱等。人们只愿意关注时代的负面,实际上是我们更为习惯和看重的那些旧的传统道德的消失或变换加重了我们的焦虑,也使我们不太客观。无论多少人诅咒,实际上人类文明一直没有停止过前进,而其中的道德主体在不断的否定中翻新,从而适应于新文明的发展。道德也是发展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其实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转型、
P187:
修正主义相信可以和平、合法地通过选举等方式改变国家,最终达到无产阶级统治的目的;而暴力革命派则认为,那样的方式无效,甚至那是与现行国家串通一气的可耻行为。
与左翼政治思想比较一致的还有工会组织与无政府主义者,这些思想最终演变为一系列的欧洲社会暴力行为。
P189:
无政府主义
工团主义或者工联主义(syndicalist)同情社会主义暴力革命派。他们认为,参加选举就是某种形式的支持资产阶级和国家政权,很明显他们更乐意从基层开始做起,从工人那里做起,所以他们积极组织工会,这就产生了一个过渡组织“工联主义”(或无政府主义-工团组织,Anarcho-syndicalists)。它们的主要特征是反对国家,寄希望于未来。这个组织的主要影响在意大利与西班牙,至今依然在活动。
无政府主义团体重视行动,有组织地进行蓄意破坏,也组织罢工。其中一个著名的代表人物是佩路提埃(Pelloutier),他写了一本名为《垂死社会》的书;他还发明带动了一种现在依然在使用的形式“劳动职业介绍所”——它们给基层群众提供一些吃的喝的,或许还有一点资助,然后使失业者得到工作。
法国的乔治·索雷尔(Georges Sorel,1847-1922)也是“工联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大罢工”一词的发明者。他的口号是:“去你的国家,去你的资本主义”。
基于对工人阶级的共同认识,社会主义与无政府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共产主义的“国家消亡论”出发,社会主义可以说也与无政府主义有统一的目标。从今天西方国家开始淡化国家的倾向看,“国家消亡论”确实有其先见之明。
无政府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最大区别在于对待政府或国家的态度。社会主义者认为现在只是一个过渡时期,应该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甚至加强国家建设,然后去实现最终的目标:无国家的共产主义;但无政府主义者却反对任何政府与国家的存在,不承认过渡的必要性。
无政府主义有自己的理论根源,并最终形成几个不同体系。无政府主义理论糅合了许多政治哲学思想,且根源比社会主义思想来源更为深远,如古希腊的斯多葛学派的芝诺以及中国道教的庄子等,都被认为是无政府主义的源头精神领袖,所以说历来中国的许多反政府流派中相当多的人其实是潜在的无政府主义者,因为他们从骨子里继承了老庄精神去反对一切约束与管理。
无政府主义在近代的基本立场是反对包括政府在内的一切统治和权威,关注个体的自由和权利。偶尔看来,很有些“自由主义”意味,但实际上差别很远。
无政府主义思想与基督教也有一定渊源,比如十七世纪起源于瑞士的“再洗礼派”等就具有无政府主义性质,该教派被认为是“宗教改革运动的左翼”。他们主张共产,强调和平主义。
中国人熟悉的西方无政府主义者主要有普鲁东、巴枯宁、克鲁泡特金等人。当时许多法国的艺术家与画家都是无政府主义者,如皮萨罗、毕加索、王尔德等人是其中代表。
尽管大多数无政府主义者不崇尚暴力,但一些无政府主义的暴力所造成的影响却引人注目。无政府主义者制造了多起谋杀,他们阴谋刺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1881年)、法国总统卡诺(1894年)、奥地利皇后伊丽莎白(1896年),还有意大利国王和西班牙首相等也是他们的刺杀目标,这些都集中于19世纪晚期。
当然,大多数无政府主义者并不是暴力分子,他们甚至追求的是终极和平与和谐社会。比如以托尔斯泰为首的无政府主义者就发展出了“反暴力”的一个和平流派,他甚至提出婚姻制度的强制力并不比国家制度弱。从圣雄甘地到波兰团结工会,甚至现代环境保护主义者都从这里找到了信仰根据。
19世纪的法国人普鲁东被看做是第一个真正的无政府主义者,因为他在1841年出版了《什么是财产?》一书中如此自称。但他同时也是个社会主义者。
普鲁东说:被政府统治,就意味着被一群既无权利、也无德行与智慧的人的监视、检查,意味你将被偷窥,被指正和洗脑、被法律捆绑、被当做数据去登记、被重塑、被教育、被说教、被控制、被评估、被评价、被支配。只要你有一点怨言或抗拒,你就可能被名正言顺地被镇压、被出卖、被监禁、被嘲弄、被凌辱……这就是政府,这就是所谓的正义,这就是所谓的道德。
他还说:“什么是财产?财产都是盗窃之物。”所以,无政府主义者不留恋任何财富,而是崇尚有节制和节俭的生活方式,他们认为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人人才能获得自足的生活、生产资料,从而达到反抗资本主义和国家的目的。当他说财富是盗窃之物时,他的意思是,超出的必要财产就是不义之财。这种思想有深远的西方宗教根源或宗教心理,今天的西方人慷慨地捐献财富给社会,实际上就是等于把多余的不是通过亲身劳动而获得(unearned)的财富还给社会,这是一种宗教性赎罪。中国人没有类似的文化传统,所以中国人也不像西方人那样热衷慈善活动,另外中国的宗法思想使中国人更愿意把钱财留给自己的后代。
温文尔雅的俄国亲王克鲁泡特金也是个著名的无政府主义者。苏联视其为凶险的敌人,因为无政府主义者的目标是“摧毁国家”,而社会主义则是强调“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而苏联更是个典型的集权国家。克鲁泡特金写过一本《无政府主义者的道德》,他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国家是坏的,所以应该推翻国家。
无政府主义思想与卢梭也不无关联,他曾经设想的美好社会是原始社会,是没有国家的状态。无政府主义者认为国家是产生腐化和无秩序的渊薮,人们完全可以依赖于自发秩序和互助而生存。
欧洲社会主义运动最活跃的阶段是19世纪最后20年,这是由19世纪的欧洲社会尤其是工人的悲惨状况所决定。当时欧洲工人的工作条件极度恶化,工厂里大量使用童工,即便是英国这样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1911年之前13岁的少年依然合法分布于矿井等危险工种,这一年之后调整为14岁;而且由于工业发展煤矿事故频发,动辄就有上百人死于矿难,20世纪初的一次欧洲矿难死亡人数竟达千人,英国最后一次大规模群体性矿难发生于1911年,死亡320人。巧合的是美国最后一次职业安全事件也发生于同年,1911年三角女士衬衣公司大火中有146名职工被烧死,导致了10万人上街示威游行。在此之后,发达国家就很少出现重大伤亡事件了。
在城市化期间,由于媒体的透明与个人权利意识的觉醒,还有社会道德转型的真问题,社会矛盾异常激化,所以引发大量知识分子和底层群众进入到反思与反抗的行列之中,这是最初无政府主义以及社会主义运动势如破竹发展起来的原因。今天这些“主义”尽管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他们原先所面对的问题并未在全世界消失,所以探索应该继续。
今天随着西方社会现代化的完成,社会矛盾趋缓,激进的无政府主义运动正处在最后的末路,但另外一种真实的无政府主义正在进入实验,比如比利时就从2010年开始曾经历了长达一年多的无政府社会。另外,欧盟的成立也让人不禁从国家消亡的角度探究其有趣的哲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