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我的前后期实体学说

亚里士多德在批判柏拉图理念论的基础上建立起实体学说,他的实体学说可以分为《范畴篇》中的早期实体学说和《形而上学》中的晚期实体学说。实体的希腊文是“ousia”,兼有“实体”(substance)和“本质”(essence)的意思。

前者表示属性依附于其上的实体,后者表示实体“是其所是”。

(1)《范畴篇》中的实体学说

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根据范畴在命题中担任的述谓功能不同,分为十种不同的范畴:实体,数量,性质,关系,地点,时间,姿态,具有,活动和遭受。从逻辑学的角度看,实体只能当主词,不能当谓词。从本体论的角度看,实体表示最基本的存在类型,根据对这些存在类型的分析,他又区分了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

亚里士多德

(1.1)第一实体既不述说,也不依存于主体

述说(speak of)即述谓之意,是范畴的本来含义。“不述说”是从逻辑学的角度而言,如“苏格拉底是人”,“人”是用来述说苏格拉底的,但是不可以反过来用苏格拉底述说人。也就是说,第一实体只能做主词,不能作谓词。“不依存于”是从本体论的角度而言,第一实体是独立存在的,不依赖于任何东西。如“苏格拉底是智慧的”,“智慧”作为一种属性,必须依赖于苏格拉底而存在,但苏格拉底并不依赖于这些属性,因为他自身就是“主体”本身,即第一实体。

(1.2)第二实体述说但不依赖于主体

第二实体可以做谓词,用来述说主体,但不依赖于主体而存在。如“苏格拉底是人”,“人”可以用来述说苏格拉底,但是“人”并不像“智慧的”一样必须依存于苏格拉底而存在。第二实体是“种”和“属”的普遍概念,如“动物”等,这些普遍概念在柏拉图那里是第一性的理念,但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则是第二实体。

(1.3)其他范畴既述说又依存于主体

既述说又依存于主体的是各种属性,如“这朵花是红的”,红是这朵花的属性,用来述说花,且依存于花而存在。属性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某个实体而存在,其他九个范畴代表着各种各样的属性,而第二实体跟它们相比,是最接近第一实体的。

(1.4)总结

实体指向事物本身及其本质,其他九个范畴只是偶性,偶性不是必然的,不构成事物的本质。在《范畴篇》,亚里士多德根据两个原则来判断第一实体:第一,实体在最严格,最原始,最根本的意义上,既不述说一个主体也不依存于一个主体;第二,只能用“这个”来指称第一实体,表示单一的,具体的独立个体。

(2)《形而上学》中的实体学说

在《形而上学》中,亚里士多德把实体跟质料与形式,潜能与现实的区分结合起来研究,进行更加全面而深入的考察,使问题变得复杂化。

首先,他不再强调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的区分,排除普遍(包括种和属)作为实体,因为实体是单一而具体的,而普遍是共同的。其次,他放弃“实体只能做主词”的观点,他发现终极主词只能是“质料”,然而质料不能独立存在且不可定义。因为质料是潜在的实体,只有获得形式之后才能成为现实的实体,所以不是严格的实体。最后,他认为,实体就是“是其所是”,即本质,而形式就是使事物“是其所是”的东西,所以实体是“内在的形式”。但是,他认为形式不是柏拉图的“理念”,因为“理念”是普遍形式,而实体是单一而具体的。有人认为形式是个别事物本身,如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都是人,但是它们的形式不同;有人认为实体是形式和质料的结合,但亚里士多德没有为实体给出最终的定义,最确定的标准是:第一实体是最基本的单一而独立的个体,只能用“这个”指称;第二,实体可以定义,它与本质相连,我们知道“它是什么”。

(3)意义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对后世有着难以估量的巨大影响。他与柏拉图关于本质的争论,即本质是否独立存在,是否普遍性等问题,后来引发了中世纪唯名论和实在论的大争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