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6日、27日,首届中国自然园艺教育专业年会暨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学前工委2021年首场专业峰会在河南济源举办,华东师范大学朱家雄教授应邀出席会议,并就《幼儿园自然生态课程》做了两个小时的主题讲座,主要从“幼儿园课程是什么,中国人自己的幼儿园课程怎么做”两大方面做了阐述。除现场学习外,笔者有幸,还与朱家雄教授进行了长达三个小时的深度对话,内容涉及到与学前教育相关的方方面面,于我个人而言,这次谈话,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体验,经教授许可,特别将部分内容与广大幼儿教育从业者一起分享。在此,特别感谢朱家雄教授对河南学前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学生,当朱家雄教授考入华东师范大学的时候,晚了整整十年。从生物学到心理学,从心理学到学前教育,他以理工科严谨的逻辑思维,走进了“百花齐放”的学前领域,这一走,就是近四十年。说起学前教育,说起业界对自己的种种评价,朱家雄教授有着特别清醒的认知。他说,专家是什么?专家是做学术研究的,专家观点为的是百家争鸣。每位专家对学术的研究,就像“瞎子摸象”一样,有人摸到象腿,有人摸到了象耳朵,有人摸到了象鼻子,你可以说出自己“摸”出来的“大象”什么样,但是你不能就此指责别人“摸”出来 的“大象”就是错的。在谈话中,朱家雄教授打了“如来佛”与“孙悟空”的比喻。他说,孙悟空本事很大,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可是任凭他如何翻滚,都翻不出如来佛的手心。如果用“孙悟空”比喻中国的学前教育,那么“如来佛”就是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哲学等一系列综合形态。如果脱离了我们的政治体制,脱离了我们的文化背景,脱离了我们的经济发展,脱离了我们的哲学基础,只是就“学前教育”来说“学前教育”,我认为是不科学的。朱家雄教授认为,与其他各级各类的教育一样,学前教育也为的是育人,即聚焦于“培养人”,而“培养人”的核心价值问题体现在“培养什么样的人”。他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应该是当今确定我国学前教育的核心价值、发展方向和指导方针的主要依据,据此演绎和提炼出科学的、系统的学前教育使命和理念,推动学前教育的理论研究不断升华,通过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学前教育实践提供途径、方法和指导。
关于幼儿教师特别关注的“游戏”与“教学”,朱家雄教授用了“大米”和“绿豆”做比喻,生动形象的诠释了“游戏”与“教学”之间关系。
幼儿园游戏是什么?朱家雄教授这么说:
有幼儿,就有游戏。
游戏顺应幼儿自然发展。
一个不知道游戏重要性的幼儿园教师不是一个好教师。
- 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发生在除本体性游戏以外的所有教育活动中。
幼儿园教育活动,从广义上讲,是幼儿园一切活动,包括计划好的和没有计划好的活动,从狭义上讲,是幼儿园游戏与教学不同的结合。换句话来说,就是“大米”和“绿豆”谁多谁少的问题。在朱家雄教授看来,“大米”多一点,还是“绿豆”多一点,是基于不同情景、不同条件和不同环境的不同做法,并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的区别。最重要的是,“大米”和“绿豆”的材料源头要有益于儿童,而不要有害于儿童。
当越来越多的专家将目光聚焦在此,并且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朱家雄教授更关注的是,“学前教育既要顺应儿童自然发展,又要将儿童发展纳入社会所需要的轨道,两者缺一不可。”他用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理论诠释学前教育。在他看来,幼儿园是小系统,家庭是中间系统,社区是外系统,文化是大系统,幼儿园教育中所作所为,各级生态系统必须与大系统同源,即必须与文化相一致。在朱家雄教授看来,学前教育领域的专家和园长,既要有微观教育的视角,也要有宏观教育的视野,他一再强调教育是要为社会服务的,教育是要为国家服务的。朱家雄教授特别向微主编推荐了《重访三种文化中的幼儿园》一书。在这本书中,作者详细阐述了三个国家幼儿教育体系如何反映和传递文化价值,同时又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压力以及对幼儿应该学什么、做什么和成为什么样的人的社会期望。通过作者十五年后的重访,呈现中国、日本和美国的幼儿园中仍然继承并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
数年前,陈一鸣先生过世了。在他临终前我去见了他,他曾特别托付笔者,一定要转告我国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千万不要将我的父亲看成是一个将杜威思想中国化的学者,他是一个关注中国教育应该怎样适合中国现代社会、适合中国文化的学者。”他特别指出,陈鹤琴的“活教育”,其教育目的就是要教会儿童“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