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山 安新明//稷山饼子里的名堂
感恩相遇 后稷文苑
稷山饼子里的名堂
稷山 安新明
后稷故里有四宝,饼子麻花鸡蛋枣。
稷山饼子是名吃食,老少皆宜。稷山人走在异地它乡,只要鼻子一闻,就知道这条街上有没有“稷山饼子”铺。
稷山饼子的魅力究竟是怎么来的?这其中应该有名堂。
首先,叫法,稷山县传统叫法叫“火烧子”,普通叫法是稷山饼子。确切的叫法应该是“稷山翟店火烧子”,因为,翟店饼子打饼子历史悠久,打的最好。叫饼子,显的范畴有点大,印度甩饼,河北烧饼,山东薄饼,陕西死面饼…均可纳其范畴,稷山的厚起面旋子也有有人叫饼子,因此,叫火烧子,对这个吃食来说形象逼真。
大家都叫火烧子,加上县名,成了稷山饼子,倒也不失其身。
稷山饼子来历许久,几百年前就有,别的饼子烤熟、炕熟,有的是先蒸后烤。但稷山饼子纯粹是发面,经过发酵之后的起面,烤到半熟,只要能支起个儿来,便放在高温的炉壁中慢慢炕成焦黄才出炉,这便形成了稷山饼子的独特之处。
名堂其二,是工艺和用料。稷山是历史上山西省的粮棉重要产区。小麦品质好,棉花籽可榨油,现在你问稷山人爱吃什么油?大部分还是喜欢棉花籽油,因为它有独特的稷山香味,榨下的棉籽油过熟后是酱黄色的,面食容易上色,炸下的麻花焦黄焦黄的。真材实料,加上稷山人的揉、和、搓,杆,成了香味扑鼻的稷山饼子。
名堂其三,应是铁鳌子。铁鳌子是生铁铸造而成,他的热度不焦、不燥,慢火育之,还可根据底火的均匀程度不停地转动,使发酵的饼子在铁鳌子上又充分的膨胀虚泛起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有人曾尝试过用一指头厚的不锈钢板替代,为了干净利落,但不同的金属受热传播的效果,总比不上传统的铁鳌子的效果。这由我想起了,电火锅不如铜火锅,铜火锅不如砂火锅,味道大有差别的道理。实冬腊月,砂锅炒下的酸菜粉条总是喷喷香。这就是传统。
名堂其四,就是诱人的香味离不了火烤。没有火烤的火烧子就失去了灵魂。
近年来,为了取消饮食业直烧煤炭影响环境,打饼子铺将县城打饼子的原始焦炭炉改革为煤气、液化气、电炉等形式烧烤,卫生多了,但也有些人说没有原来用火烤下的老味了。殊不知,旧时打火烧也不完全是用现在的焦炭来打火烧。首先说焦炭,焦炭的生产过程己将原煤洗成精煤,再经过数千度的高温烧结而成,在碳化的过程中将煤气和煤焦油抽取掉,制成焦炭发往全国和世界各地供炼铁炼钢用,欧洲有些国家还把焦炭和山西的钢炭用于家庭壁炉冬季取暖。因此在烧结中减少了大量的煤气油气和烟气。 过去, 打饼子的行家,生炉子时,用自家锅灶上烧红的炭块引火,然后添生焦、土焦炭,头一两炉饼子由于炉膛不热,火候不均,烤出来的饼子黑一块白一块,不是滿滿的焦黄色,眉眼不行、卖相太差。因而留下自已吃。再往后打,火候均匀、不白不黑,焦黄焦黄的,外焦内嫩,茴香、芝麻味扑鼻而来。打几炉,添上少许几块炭。叫做“乏炭打火烧,又焦又好咬”。这时,炉膛炭全是红通通的,没有炭烟。60年代困难时期,焦炭价贵也很难买,根本没有机制焦。全凭拾乏炭、收乏炭,用于打火烧。那样打出来的火烧真叫个香。有些勤勤的家户没事,提上筐子拣焦炭,回来还能换几个饼子吃。现在,稷山饼子成了撂响全国的吃食,几千稷山人走南闯北,遍布在全国大小城市的街头巷尾,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两层小楼,名牌小车,靠劳动致了富,兴了家。祝愿你们,后稷骄子。
一家之言,唠叨寻思。歇会,咥一翟店火烧子去。
后
稷
文
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