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1226

慢性胃炎、胃溃疡
【组成】黄连6克 苏梗9克 厚朴9克 半夏9克 吴茱萸6克 甘草3克 白芨9克 海螵蛸30克 荜澄茄9克 炒谷芽15克 炒麦芽15克 甘松9克 凤凰衣9克(研末,分2次冲服)。
【功效】疏肝和胃、平调寒热、行气消胀、抑酸止痛、降逆止呕。
【主治】慢性胃炎、胃溃疡病所致之胃脘胀痛、心下痞满、嘈杂乏酸、嗳气怄恶、纳呆食少等。
【用法】水煎2次共兑为450~500毫升,分早晚2次空腹温服,每日1剂,2周为1个疗程。
【加减】纳呆食少者,加炒莱菔子15克、焦神曲9克;病重,加延胡索9克、白芷9克;嗳气频频,加旋覆花9克(包煎)、姜枇杷叶9克;胀重,加木香9克;嘈杂泛酸加,煅瓦楞子30克;气短,加黄芪15克;便溏,加白扁豆30克。
死精子症
肾气虚弱:证见头晕健忘,腰酸膝软,性欲淡薄,或射精无力,神疲乏力,小便频数,夜尿多,舌质淡,答薄白,脉细弱。治宜益肾养精,方用生精种子汤加减(仙灵脾、菟丝子、川续断、何首乌、枸杞子、桑椹子、覆盆子、五味子)。精血同源,故可加黄芪、当归益气养血,气血充足,肾足精生。肾气虚进一步发展则肾阳亦衰,可加阳起石、巴戟天以温补肾阳。若上方加山羊睾1对,同气相求,益精填髓力量更雄。
治腰痛
有一次,和一个朋友聊天,他说老母亲这几年常感到腰疼,贴膏药也没什么效果。最近,她的腰疼得更厉害了,都不敢往左右转。我就给他开了一个小处方:骨碎补15克、土鳖10克。加水150毫升,先用大火熬到沸腾后,再用小火熬20分钟左右,待熬到差不多剩下一半时即可,每天早晚各喝50毫升。
一周后,朋友打来电话说,老人家的腰痛奇迹般地消失了。
骨碎补是一种温性的药物,具有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的作用,如果有喝酒的习惯,也可以用它来泡酒喝。《本草纲目》中对土鳖的评价非常高,认为它可以逐瘀、通络、破积、理伤,现在很多中成药里就含有土鳖,如跌打丸,通心络等。
小肠疝气
小肠疝气,是临床常见疾病。
患者症候多因肝气失于疏泄.小肠坠入阴囊,偏有大小,时上时下,平卧时可缩入.站立时即下坠;或因劳累久立、远行负重致气滞于下,阴囊肿胀.胀甚疼痛.少腹结滞不适.情绪易怒。心情不畅等。舌苔薄白,脉象弦。
辨证属中医肝郁气滞,
治疗宜疏肝理气,补中益气为主,
方药:党参15克.川楝子15克,金铃子12克,青皮6克,厚朴10克,乌药10克.肉桂5克,广木香9克 (后下),延胡索12克,槟榔15克,小茴香6克.枳实10克.木通10 克.香附9克。
上方水煎服.每日一剂。分3 次温服。
十种水气。面目四肢肿满,心腹虚胀,三焦壅滞,坐卧喘急
川大黄丸
【处方】 川大黄1分(锉碎,微炒),川朴消1分,大戟1分(锉碎,微炒),甘遂1分(煨令微黄),芫花1分(醋拌,炒令干),椒目1分(微炒去汗),甜葶苈1分(隔纸炒令紫色)。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十种水气。面目四肢肿满,心腹虚胀,三焦壅滞,坐卧喘急。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空心以粥饮送下。当得快利;如未利,晚食前再服。
【摘录】 《圣惠》卷五十四
虚劳骨热,心神烦躁,大小便难,四肢疼痛
川大黄丸
【处方】 川大黄(锉,微炒)3分,黄芩3分,黄连(去须)3分,当归3分,赤茯苓3分,黄耆(锉)3分,生干地黄3分,赤芍药3分,柴胡(去苗)3分,栀子仁半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虚劳骨热,心神烦躁,大小便难,四肢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温水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二十七
大肠风热所攻,肛门赤痛
川大黄散
【处方】 川大黄3分,赤芍药半两,黄耆(锉)1两,黄芩1两,玄参1两,丹参3分,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大肠风热所攻,肛门赤痛。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大黄散”。
【摘录】 《圣惠》卷六十
痤疮
药物组成 大黄5g(后下) 黄芩l0g 水牛角30g(先煎) 菊花15g 红条紫草15g 苦参15g 枝花头20g 生地20g 葫芦茶20g
制剂用法 水煎服,日1剂,15天为1个疗程。
适应病证 痤疮,肺胃实热。
病案举隅 关某,男,18岁。3年前在面颊部、唇周、额部发生丘疹、疱疮,伴疼痛。近一月来皮疹逐渐增多,连及胸、背部,皮损此起彼伏,部分疹退后留有疤痕,伴口干、大便干结,两天一行』、便黄,胃纳、睡眠如常。查见:面、额、唇周、背、胸均可见散在性丘疹、脓疱,可见黑头,部分已愈皮疹留有色素沉着,有少许疙瘩,面、背、胸部皮脂分泌较多。舌质红、苔黄,脉数有力。诊断:痤疮,证属热毒蕴结。治则:泄热解毒,攻积散结。用消痤汤3剂,第4天复诊,大便通畅,每天2次;面、背、胸部痤疮大部分消退,部分脓疱愈合,无新发。舌红稍减,苔转白略厚,脉稍数。继上方6剂,大黄改为同煎,皮疹全消退,再予3剂巩固。3月后复查未见复发。
资料来源 黄霖,等.中医研究,1996,9(3):28--29
评 按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胃蕴热,当责之于大肠,大肠积热,热不能下泄,毒邪郁积肌肤而成痤疮。本方中大黄应后下,通常前3剂药物均用后下,先泄下实热,以后视大便软硬及通畅程度,选择后下或同煎。水牛角宜先煎,使有效成分充分析出。
上焦多实多热、多壅滞;中焦多堵;下焦多空虚
(一)
临床面对最多的还是慢病和杂病,寒热虚实纠结,主诉繁多,错综复杂,医生常常被搞得一头雾水,无从下手。但是时间久了也慢慢捋出一些头绪,我总结为三句话:(1)上焦多实、多热、多壅滞;(2)中焦多堵;(3)下焦多空虚。
这正好是一个倒三角形,头重脚轻的状态,提示由于中路不通,上下无法进行很好的交通,所以身体频频出问题,从卦象看,这是一个“否卦”的结构。
针对中路不通,我常常用小柴胡汤的构架变化,“疏肝、清胆、和胃、导滞、畅腑、健脾”,以拨通中焦。
针对上焦多实、多热,常常重用川牛膝,引“气、血、火”下行。
针对下焦空虚,常用藏精7药,“杜仲、川断、桑寄生、红参、制附片、生龙骨、生牡蛎”,本药组脱胎于参附龙牡汤,其中生龙牡是点睛之笔,“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以达到封藏肾精的作用。针对尺脉沉迟无力,精力不济、疲倦憔悴,我常常打包用药,把它们当做一味药来用。
生命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元气燃烧做功的过程,就像煤气罐---橡胶管------炉灶-----锅具饭菜,炉灶之火就是生命之火、命门之火,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等等一切的生命活动动力皆源于此。
命火不旺,无非是两个原因:1
元气亏虚,气量不够;2
橡胶管堵塞,气路不畅。前者对应下焦空虚,后者对应中路不通。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精”是一气周流的源动力,是生命的源头活水,所以针对上焦、中焦的治疗都是治标,而补充肾精,为生命灌根才是治本,很多慢病的收功之法就在这个地方。
我们对生命的认识一定要有全局性,把生命的结构看清楚了,就知道我们眼下这一步走在哪个环节?接下来该怎么走?最后我们要走向哪里?这一点对于一个医生太重要太重要,因为在此之前我们都是糊涂的,都是见病治病,不知道这一步解决了之后下一步该怎么走,就像一个游魂。治疗只是一个片断,当然就谈不上什么远期效果。
中医有一句名言叫“久病及肾”,就是说任何疾病到最后都是殊途同归,都会耗竭肾精,伤及生命之根基,伤及机体的修复能力、免疫能力、纠错能力、自稳能力,所以很多疾病反反复复,颠三倒四,缠绵难愈。
举个例子,四川名医刘方柏老师治疗重度肝腹水的思路是“补下--启中”法,一方面重用熟地120克峻补肾精,重建生命之极,恢复一气周流的源动力,因为有了“精”才能去化“气”,才能接续上一气的周流;一方面疏肝、清胆、和胃、利水、畅腑,启中以疏通道路,排出腹水。
因为病到这个地步,肾精几近枯竭,气化功能衰竭,肾不能主“水”,所以“水液泛滥”,我们若是能看到这个深度,对疾病的治疗就更为得力。
(二)
读《燕山医话》,王大经老中医提到他治疗肩周炎的经验是以柴胡桂枝汤为主,效果很好;黄煌老师提到小柴胡汤可以治疗免疫性疾病,包括类风关;《伤寒论》柴胡桂枝汤原文提到“支节烦疼”。把这些信息整合起来思考,我们会有一个新的思路,就是从调整肝胆枢机的角度切入来治疗各种关节痹痛。
“木曰曲直”,木的特征是曲直;关节的屈伸正是曲直的表现;二者具有“同象”的关系,通过舒达肝胆枢机,就可以恢复关节枢机,从而恢复关节正常的屈伸功能。
实热和虚热是怎么区分的
本文引用自开心郎《中医说的五心烦热 和骨蒸潮热 以及四肢发热 以及说的实热和虚热是怎么区分的--转载》
举个例子吧:如果一个人,一半是水,一半是火,它们在一定的框内你高我低,你低我高的相互制约着对方.不让自己过低,也不让对方过高. 如果某种情况打破了这个框,火突出了这个框,这就是实热.多见于外感,是多余的热.临床表现出的是高烧,或是抽搐,面通红,大汗,口渴想喝凉水,舌红苔黄,小便烧灼,脉搏洪大等机体明显亢进的体征. 虚热是水过低了,低于了那个框,但火还在框内,本不高,从而造成火相对的增高了.多见于本身阴液的不足,这样表现出的是虚热.它是一种虚性的反射性的亢进体征.症状多是:低热,烦燥失眠,手足心热,脸嫩淡红,舌红少苔,脉虚细等.后面的实寒虚寒和这个差不多.实寒就是多于本身的寒,多见来源于外感.虚寒是少于本身的寒,多见于本身阳气的不足.中医有句话叫: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阴虚则内热,阳虚则外寒.就是说的这个.肝热如何分实热还是虚热看耳鸣如果你耳鸣的时候捂住耳朵之后声音反而更大,那就是实热;如果捂住耳朵之后声音减小,那么就是虚热。 实热与虚热 :由于感受热邪所形成的实热证,与机体阴液亏损或机能亢进所致的虚热证,其临床表现及治则都是不尽相同的。表实热证与虚热证的鉴别 (由于感受热邪所形成的实热证,与机体阴液亏损或机能亢进所致的虚热证,其临床表现及治则都是不尽相同的) 实 热 证发病急,病程短 \\高热,怕热,大汗出\\神昏谵语,甚则发狂\\烦渴引饮\\咳吐黄稠痰、脓痰、或咳血\\大便秘结,小便短赤\\面红目赤\\舌红,苔黄厚\\脉洪数\\热邪炽盛\\多由热邪引起(如感染)\\治以清热泻火虚 热 证发病缓慢,病程长\\低热,骨蒸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失眠多梦\\口干,但饮不多\\痰少,痰粘,或痰带血丝\\大便量少,小便黄、量少\\两颧绯红\\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阴液亏耗,虚损内呈\\多由机能亢进所致\\治以滋阴清热实火多由于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所致,此外,精神过度刺激、脏腑机能活动失调亦可引起。实火患者表现为面红目赤、口唇干裂、口苦燥渴、口舌糜烂、咽喉肿痛、牙龈出血、鼻衄出血、耳鸣耳聋、疖疮乍起,身热烦燥、尿少便秘、尿血便血、舌红苔黄、可有芒刺、脉实滑数。治疗上宜采用苦寒制火、清热解毒、泻实败火的原则和方法。 虚火多因内伤劳损所致,如久病精气耗损、劳伤过度,可导致脏腑失调、虚弱而生内热、内热进而化虚火。根据病机不同,一般将虚火进一步分为阴虚火旺和气虚火旺两种病状。阴虚火旺都多表现为全身潮热、夜晚盗汗、形体消瘦、口燥咽干、五心烦热、躁动不安、舌红无苔、脉搏细数。治疗时应以生津养血、滋阴降火为原则。气虚火旺者表现全身燥热、午前为甚、畏寒怕风、喜热怕冷、身倦无力、气短懒言、自汗不已、尿清便溏、脉大无力、舌淡苔薄。治疗时应以补中益气、强肾兴阳、甘温除热为原则。 实火和虚火不仅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不同,而且治疗原则及具体治法也有所不同。如果不管上火是实是虚,而一律用同一方法清热败火,则有可能非但治病不成,反而加重病情。因此,上火时,首先分清实火还是虚火后,再决定治疗方案,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虚火是上火统分的一种。上火症状轻,时间长并伴手足心热、潮热盗汗等的属虚火。症状重,来势猛的属实火。 如果出现咽喉干痛、两眼红赤、鼻腔热烘、口干舌痛以及烂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状,中医就认为是“上火”。 “火”是如何产生的呢?一是直接受自然界“火热之邪”的侵袭而引起“上火”症状;一是机体内存在的能推动生命机能而看不见的“火”,由于阴阳失调,失去了正常潜藏功能,而引起“上火”症状。引发“上火”的具体因素很多。情绪波动过大、中暑、受凉、伤风、嗜烟酒以及过食葱、姜、蒜、辣椒等辛辣之品,贪食羊肉、狗肉等肥腻之品和中毒、缺少睡眠等都会“上火”。中医把头昏、咽喉肿痛等偏上部位的火热症状叫“上焦火”,把烦热口渴、胃脘痛等中间部位的叫“中焦火”,把便秘、尿赤等偏下部位的叫“下焦火”。又按脏腑开窍,把目赤肿痛称“肝火”,鼻扇气喘称“肺火”,口舌生疮称“心火”等等。结合内在情况,这些火还可统分“虚实”两大类,症状重,来势猛的属实火;症状轻,时间长并伴手足心热、潮热盗汗等的属虚火。这种分类为有关治疗提供了依据。无论虚实,均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忌吃肥甘油腻、荤腥温热性食品,忌吃海鱼虾蟹发物。 阴虚火旺 临床表现 梦中遗精,夜寐不安,头目昏晕,心悸烦躁,精神不振,体倦无力,或兼小便短赤而有热感,舌质红。
万病从根治50——用阴阳升降,治疗上实下虚、上热下寒
传奇中医师多年临床经验的感悟与总结
老师最常用的还是中医阴阳升降的思路。比如说,在临床上最常见的病人群,就是上实下虚、上热下寒的。这类病人往往上面有慢性咽炎、口腔溃疡,或食道炎、胃炎,而下面则出现腰酸、腿脚沉重、四肢冰凉的病症。
这时单清热,单温阳,都很难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往往先从饮食上让病人戒掉花椒、辣椒、鸡蛋等,减轻上热的现象;戒掉水果、冷饮、凉茶等,减轻下寒的现象。
然后再寒温并用而选药:寒热久病疗不愈,皆因气血不周济。散寒先将清阳升,除热须把浊阴降。
人体的阳气要从脾肾处往上循太阳膀胱经、督脉升发。
老师常用桂枝汤、四逆汤的思路升清阳,因为背部为人体阳气向上升发的最大通道。通过撞墙,打通膀胱经督脉,以助清阳升发。
人体的浊阴需要从前面胃肠道膀胱往下降。
老师常选择的药对是苦参、艾叶,火麻仁、鸡矢藤,金荞麦、红藤,降香、枇杷叶,竹茹、槟榔等降浊阴。因为阳明胃肠道为人体最大的降浊通道,病人跺脚、搓脚,或拍打足三里,引浊阴之气下行。
寒热的升降形成了,就要让它气血对流起来。很多疾病久治不愈,就是因为病人周身的气血,不能对流循环,相互周济。运用升降的思路,让气血对流起来。
怎么对流?
人体最大的储藏气血之处,就是胸中。用枳壳、桔梗、木香这三味药,让胸中乃至周身气血对流起来,则其病不治而自愈。
这样我们基本上就可以看到老师治病、把脉、用药的思路,就是这两个:
一是升清降浊。
二是让寒热、气血对流起来。
当然还有第三个用方思路,就是老师既重视《伤寒论》经方,也重视后世时方、验方、偏方,甚至治病的时候,还经常把经方跟验方、偏方相结合,每有奇效。
比如治疗顽固风湿痹症,除选用《伤寒论》经方的桂枝芍药知母汤外,还加入钟乳石、松节、老鹳草等特效药。治疗抽筋还会加入淫羊藿、小伸筋草,这些临床上反复应用都有效的药对。
《黄帝内经》曰:“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善言应者,同天地之化,善言化言变者,通神明之理。”让人在日常琐碎生活之中,随手就用到医理大道。
老师的湿毛巾故事。
老师说,早上洗脸,将湿毛巾挂晾起来,毛巾上的水容易往下流,这样毛巾上半部分容易先干,而下半部分却始终很湿难化。这样用来解释湿浊趋下,令人腰腿沉重不利索,然后用治湿的思路,如肾着汤治疗各类陈年腰腿痛。
还有,添灯油以点火的思路,要让油灯烧起来耐久,一边要点火,一边要加灯油,没油的灯烧不久,没火的灯亮不起。
用附子点火,病人身体阴油不够时,要加入酸枣仁、淮山药以作添灯油之用。
老师很推崇止学,现代人大多数都过用了精血,止不住精血内耗外亏。
这时老师往往用龙骨、牡蛎把病人向上向外亢越浮躁的心神收摄止住。病人服药后每每心安神定。
比如病人来时,有些会诉苦一大堆问题,连环病状,似乎什么病症他都有了。
直接调他气机,让他气血该往左走的往左走,该往右走的往右走,该升的升,该降的降。规则一分明,身体自然会慢慢修复过来。
最常用的就是栀子、淡豆豉、枳壳、桔梗、木香这五味药,我们称之为“清理五虎将”,清郁热加理顺气机。
为啥这样用呢?因为交通堵塞急躁烦。大凡病人过来烦恼一大堆,急躁得说个没完没了的,肯定是胸中郁闷生火,交通堵塞了。但见这种状况,随手便用这五味药去,例无虚发。
人食五谷杂粮而生百病,为何有人病重,而有人病轻,这都是因为浊气在身体不能降顺排出去。
老师又提到排病气的道悟。《庄子》说:“道在屎尿。”
老师说,在洗手间里一坨屎,臭气熏天。你怎么开排气扇,也很难把它臭味排干净。可把这坨屎放到大自然中去,不用多久,臭味便被稀释消化了。
所以人要放到大自然中去排病气,而不是呆在钢筋水泥屋里。老师就经常带患者去爬山,道法自然,山中就有大道,人入山而为神仙啊!爬山也体现升降的思路,我们跟老师去爬山都是赤脚的为主。
人穿鞋是一种文明,但这种文明却远离了自然,特别是长期穿鞋,却没有到自然中去释放,刚开始就会脚酸脚臭,久了会得大病的。
放到我们当代众多疾病人群来说,最大的病因不外乎这一条,就是人于自然越来越疏远了,那些浊阴病气都得不到大自然的稀释化解,也得不得大自然清阳之气的滋养。
伤寒5日,烦热未退,大小便涩
川大黄散
【处方】 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黄芩1两,赤芍药1两,知母1两,川升麻1两,鳖甲1两(涂醋炙黄,去裙襕),赤茯苓1两,栀子仁半两,柴胡1两(去苗),川朴消2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伤寒5日,烦热未退,大小便涩。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以大小便稍利为度。
【摘录】 《圣惠》卷九
伤寒大便不通,心腹满闷,烦热喘促
川大黄散
【处方】 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川芒消1两,赤芍药1两,桑根白皮(锉)1两,大麻仁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防葵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伤寒大便不通,心腹满闷,烦热喘促。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如人行10里当利;如赤利,再服。
【摘录】 《圣惠》卷十三
风尸,及卒贼风,遁尸、邪鬼五疰,心腹刺痛
川大黄散
【处方】 川大黄1两半(锉碎,微炒),甘草1两(炙微赤,锉),当归1两半(锉,微炒),赤芍药1两,川乌头1两(炮裂,去皮脐),桂心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风尸,及卒贼风,遁尸、邪鬼五疰,心腹刺痛。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蜜半合,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五十六
这就是祖传秘方的作用啊!
今天回老家,一进家门就看到父亲正在给很多人治疗口腔溃疡、嘴里起白泡、喉咙有痰、口腔发炎等嘴疼病。治疗嘴疼的药是我父亲根据我奶奶传下来的祖传秘方自己配制的,在十里八乡方圆百里都很有名。经我爸治疗后的人都说我家治嘴疼的药比药店卖的药有效多了,也没有副作用,就是孕妇,还有出生几个月的小孩都可以用,吃到肚子里也一点事也没有!
我父亲在我们这一带方圆百里治疗口腔溃疡、喉咙多痰很有名得益于我奶奶传下来的祖传秘方。我小的时候就经常看到很多人来找我奶奶治疗口腔溃疡、喉咙有痰等嘴疼病,还有很多市里省里的人专门开车来找我奶奶治疗。我奶奶的治疗其实很简单,就是拿筷子先蘸点红色的药粉涂抹在嘴里患病处,隔2个小时后再把灰色的涂抹在嘴里,一天交叉反复涂抹两三次就行。药涂抹在嘴里,就感觉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往出拔毒素,会随着药效吐出来很多脏口水。就这样治疗两三天,在严重的口腔溃疡都能治好,嘴里起的白泡泡都会褪去。我亲眼见过好多人用药后从喉咙里能吐出好多陈年顽痰,吐完了喉咙里就会顿感清爽,一点余痰都没有了,喉咙也不堵得难受了!
还有孕妇和小孩患了口腔溃疡,满嘴起泡疼的厉害饭不能吃水不能喝,其它药怕有副作用也不敢吃。但他们却都很信赖我奶奶,我奶奶把药涂抹在孕妇乳头上,让孩子吃奶的时候顺便把药吃在嘴里,如是几次,孩子的口腔溃疡就完全治好了,也就不哭不闹了,好好吃奶水吃饭了!
我奶奶在我们这一带很有名气,不仅仅是医术高明,更重要的是心也很善,遇到家里条件不好或者没钱的人来看病,我奶奶都不收一分钱,有时还会给他们拿上十几二十块钱路费。可惜的是,我奶奶没有文化,大字不识一个。听父亲说,我奶奶一共嫁过三个丈夫,嫁的第二个丈夫是个医学世家,娶奶奶的时候已经60多岁,奶奶才19岁是嫁过去做小老婆的。本来第二个丈夫挺喜欢我奶奶是要教我奶奶给人看病的,可惜我奶奶没文化也没有学会。后来我奶奶丈夫70多岁临死前,觉得我奶奶伺候了他五六年也挺不容易,又怕我奶奶他死后活不下去,所以就把这个治疗嘴疼病的祖传秘方传给了我奶奶!
我奶奶后来嫁给了我爷爷,靠着这个祖传秘方的手艺,父亲说,在“大锅饭”那个很多人都吃不饱饭的年代,我奶奶愣是没让我父亲兄妹5个饿过一顿肚子……
可惜我奶奶早于02年去世了,去世前把治疗口腔溃疡的祖传秘方传给了我的老父亲。我父亲不仅继承了我奶奶精湛的医术,也继承了我奶奶高尚的医德,尽心对待每一个病人,遇到没钱或家庭不好的人看病,也会像我奶奶一样分文不收,有时病人拿自家鸡下的蛋或者核桃红枣什么的感谢父亲时,父亲总是要人家收下钱才肯收东西……虽然父亲今年已经63岁了,前两年还做了胃穿孔手术,但父亲对待生活很乐观,每天笑呵呵的,我为有这样一个好父亲而感到骄傲,真诚祝福父亲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0)

相关推荐

  • 什么是引火归原?引火归原的中药方剂

    引火归原的"原",主要指肾,因肾为元阴元阳之根本这里所引之"火",有两种解释种是指下元亏损,虚阳上浮的"浮阳"."浮火" ...

  • 老年人虚火牙痛中医疗法

    牙痛,局部无红肿热痛,受冷热刺激痛疼加剧,夜间痛甚. 中医认为属肾水不足,虚火上炎导致,法当滋补肾水,水足火当自灭,痛就可止. 方剂生地30克熟地30克怀牛膝(盐水炒)10克细辛6克升麻6克粳米10克 ...

  • UC头条:牛膝: 治膝病专药 引气血及药物下行

    牛膝味苦.酸,性平,归肝.肾经,有活血祛瘀,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之功效.牛膝分怀牛膝与川牛膝两种,怀牛膝为苋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牛膝的根:川牛膝为苋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头序杯苋及川牛膝的根. ...

  • 中成药之生脉饮,可治这7种病

    生脉饮,古代也叫生脉散. 生病了去医馆,中医会让伸手把脉,中医把脉把的是什么?不是疾病,而是脉气. 如果一个人的脉很虚,严重的能虚到什么程度呢?像搭在头发丝上一样.说明他的气血津液是有不足的.生脉饮, ...

  • 治疗萎软病,可尝试加入此药

    川椒治痿 数年来,董老在临床上运用川椒为主的复方,治疗五软及痿证,取得一定效果.本文尝试作一介绍. 川椒之用于瘫痪.五软,近代名医恽铁樵曾屡有论及.<药盦医学丛书·药盦医案>记载了川椒温通 ...

  • 『上热下寒』如何玄灸?方法:引火下行,引火归元

    很多人关心的『上热下寒』到底该怎么玄灸?今天邀请到我们最尊贵的道玄子师傅来做个简单粗暴的解释: 上热下寒是现代人常见的一种症状,其主要表现是热证与寒证并存:常年上火,总是口腔溃疡.舌疮.慢性咽炎.失眠 ...

  • 一个妙方,可治胁痛,吞酸、吐酸,一切肝病,仅需六味药!

    很多朋友跟毛毛姐反映:早晨起来老觉得嘴里发干.发苦,平时胃里还反酸,这是什么毛病? 其实,这三个症状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常见症状,有这些症状提示你,自己的胃可能出问题了. 先看口苦.正常情况下,我们嘴巴里 ...

  • 5个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方,个个有来头,有一个是内服的

    5个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方,个个有来头,有一个是内服的

  • 【活血破瘀、温通经络、消瘤散结的外敷方】...

    [活血破瘀.温通经络.消瘤散结的外敷方]#输卵管不通# 莪术50g三棱50g当归尾 100g 艾叶 50g白芷50g皂角刺 50g 血竭 50g地鳖虫 50g没药 30g透骨草 100g 红花 30g ...

  • 颈椎病常用食疗方颈椎病患者在进行食疗时,...

    颈椎病常用食疗方 颈椎病患者在进行食疗时,主要遵循软坚散结.舒筋止痛的原则,按照发病情况及疾病分型的不同予以配方.     1.复方红花酒     原料:红花20g,当归尾15g,赤芍15g,川芎15 ...

  • 《金匮要略》之106方总结应用《完》

    麦门冬汤 麦门冬 半夏 甘草 粳米 大枣 主治:1.虚热肺痿.咳嗽气喘,咽喉不利,咯痰不爽,或咳唾涎沫,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虚数. 2.胃阴不足证.呕吐,纳少,呃逆,口渴咽干,舌红少苔,脉虚 ...

  • 老人尿不畅,参考一下这个方

    I导读:老年性癃闭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作者以清·沈尧封所撰<女科辑要>之补气通脬饮加味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疗效. 补气通脬饮加味治疗老年性癃闭 作者/嵇明亚 老年性癃闭是一种以小便涓滴不利或 ...

  • 万方论文网_核心期刊目录

    医药.卫生 R 综合性医药卫生 1.中华医学杂志 2.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3.学报(改名为:医学争鸣)   4.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5.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6.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7.解放军医学杂志 8. ...

  • 一个外用方,治疗慢性鼻窦炎

    I导读:作者应用苍耳子散原方内服作外治法,比内服简便经济,收效快,疗效高.临床值得一试. 苍耳子散外治慢性鼻窦炎 作者/黄宗勖 刘××,男,32岁,干部. 患者自诉: 在初中求学时即患慢性鼻窦炎,十余 ...

  • 治疗心力衰竭,方选五苓散合补阳还五汤或者...

    治疗心力衰竭,方选五苓散合补阳还五汤或者真武汤! 治疗心力衰竭,首先要弄清楚患者是左心衰,还是右心衰?这个要了解二者的区别,再根据症状,选用选用五苓散合它方,或者真武汤. 一.左右心衰的区别. 心力衰 ...

  • 国医大师肖少卿:常用配穴主治方49类,涵盖100多种病症经验配穴

    大家好,我是九选艾的小九老师. 相信很多灸友日常艾灸中最困惑的就是关于配穴的问题,什么病灸什么穴位?当然,最好还是需要专业中医师详细辩证以后,方能给予有效合理的配穴方案. 前几日,朋友赠我一本国医大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