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临”瓶花》等三组文图(1977)
61、“意临”瓶花(上世纪70年代后期)
这儿同样也只借着一幅本没太多可说内容的画,来说说画这画时自身的情形。因当时是突然去到一个崭新的环境,人又相对较闲,所以,在手边仅有一幅极小不清且还无色的资料图片的情况下,一时兴起,就用水粉材料,画上了这么幅画儿,而且后来录入电脑时,还就戏用上了这么个标题。——画且丢开,转说当时自己的事吧。大约是本县文教局暗暗还是觉得有点对不住我,或者呢,也直接就是想要做出一种他们确实是看重我的姿态,因此,当那年高考之事最后尘埃落定、又已然成为学校农场“常驻人员”的我(这事,长话短说,一是因该校领导曾为特别“积极响应祖国号召”支持青年参加高考而无意间忤拂了县里之意故颇受申斥遂迁怒于我,二来客观上当时校方也闹不清我这人最终的去向所以不好排课,就干脆又安排我上农场去了),一天,忽然接到上方调令,叫我去县中报到。当然,“蚀本且倒算”,想想总还是要比继续留在这儿好吧,于是,我下得山来,听取上了一番校领导又一次对我非常友好与肯赞的谈话,也多少明白了本县的苦心,就真个去那县中了。咳,当时那县中,虽非是目今这规模宏大且赫赫有名的“国家级示范高中”(如我此次故地重游所见到的一般),但,其气派、尤其是其旧式的文化风味儿,也确实远非是那区乡中学所可能比较。记得当时我进得那古意十足的牌坊式校门,在校总务主任的带领下,于学校后操场旁一排旧平房中的一所小小两套间安下身来,然后又去见这新的校长,聆听了他一番还算是平和友善与客观的谈话,便正式成了这儿的一名新教师。又因我将要接替的那位行将调入达县地区某中学的本校美术教师,还要到放暑假时才走,所以眼下这学校居然只是象征性地让我每周上着两节课,然后便“各自去熟悉熟悉环境”。自然,这事实上就是让我轻松一段时间,也好独自暗疗一下心头之伤。于是,就这样,我的人生,也就又翻开了新的一页。说实在话,这所学校的教师,总体来说,都真的是很具有知识分子味,其待人接物,也堪称所谓“疏淡有礼”,不同于从前那学校我所接触过的许多人。但是,唯其如此,我渐渐也发现,他们中的不少人,暗中似乎还是很想看看,我这个当时已然两次受到过本县特殊对待之人,究竟本身是个什么样子,故尔随时逐处,有意无意之间,其中有些人,分明都喜欢对我抛来一些话题,要看看我的知识与见解怎样。我都慎重且尽量有分寸地对待这样的场面。而我估计自己应该说还算是成功的吧,因为我感觉得到,最后他们都象是把我作为了他们中的一员,同我说话,也都很是随和有礼的了。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事态,也确是令人尴尬啊。自己,一个文革中的初中生,猛地要在极其看重知识文化的历史时段及大小环境状态内立足,所面对的,普遍又是所谓“十七年教育”下从各名牌大学分派来这儿工作的同事;人家衣兜里尽都拿得出硬梆梆的文凭,可我呢,呵呵,不光那之前从中学出来时已不作兴发毕业证儿,一车把你拉到乡下去便了事,连更早一些时候,1966年我从重大附小毕业之时,因运动骤起,天下大乱,也都没谁还想着要给咱发个什么毕业证不毕业证的了。换句话说,那时要让我掏出个小学毕业文凭来,我也都是掏不出来的!可又有个啥办法哩,这便是我必须面对的现实。好在我这人外表文静而内心野道,肌体柔弱但精神强悍,特别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经历了各种生活磋磨,骨子里更是多了种“屡败尤当再度苦战”的坚韧劲儿,脑中的认识,也是断定这世间固然有力量可以毁灭掉我这人的肉身,但决不可能摧垮我的意志。这样一来,这时我闭门好好整理了一下我自己,接着便重新高昂起头,开始又一次沉默然则勇敢地直面我的人生了……
62、蒲江码头(上世纪70年代后期)
要说一个才二十四五岁的年青人,在接二连三遭遇到那么些重大挫折的情况下,心理上就全无一点什么,那毕竟是不可能的事。这一时期,我正如当年在乡下被美院预取而终至希望成灰时一样,心头真是有着万千慨叹。眼下,骤然转换了这么个生存环境,从前相知相善之人,就近是一个也没有了;自己唯一可倾述的对象,还真就只是自己这手中的画艺。于是,此时既已安定下来,我便立刻恢复了周日写生的“旧制”,开始一一地搜索、观察、了解并表现起了这所谓“蒲城东乡”的自然景物。其实原先每年在这儿筹办县美展时,闲暇之际,也曾常在城边漫步,偶尔也作速写,不过当然是来得不如眼下这般投入。眼下,我又每次在这星期天,全天都徜徉在县城周围的山水间,还是都带着一点白开水和老馒头,中午就在滩头林下随便吃喝休整一下,而上下午,仍都各画一幅画儿。不同于原先的是,现在我都是上午来一幅国画写生、下午来一幅油画写生。个中的原因,一是这蒲城及蒲江的幽淡山水,激发了我想要好好表现一下现实中真山真水的愿望,二来呢,坦率地说,自己暗地里的那份雄心,实在也因生活的挫折而反倒更加热切与勃发,——那时确是满心想要将自己锤炼成一个手持中西双艺的画家,且以此为生活动力了。在这新一轮孤孤寂寂的发奋图强中,回想起与S某在一块儿的日子,心中自然是非常的怀念。而此时空间所隔,一起画画当然已是不可能的了,况且,时下S某因77年“秋闱”不第,也兀自还在达州家中,发狠准备着再一次的考试哩。就这样,我独自一人的“画中人生”,也就如此这般地又运行了起来。这儿出示的这幅标题为《蒲江码头》的画,好象应该说就是自己在县城安定下来之后最初的写生作品之一。画中那是本县最主要的南门老码头:右侧之路通向县城,左侧河对岸,即已是乡郊。而在自己写此文字之前,这次重返此地,则已见这码头完全废弃,河上早架着一座颇为奇特的“Y”形大桥了。再顺带说一点:记得这原画的一角,早已残缺不全,所以前些年输入电脑时,就试着用Photoshop,修补成了这张完整的图片。
63、笔架山(上世纪70年代后期)
这县城附近,最是标识性的景观,便是隔江对岸的所谓“笔架山”了。倒也没去过问过,这山名的来由,仅只是其形状如象本国传统的笔架呢,抑或也还另有什么典故。不管怎么吧,反正当时每每沿江行走,或者说一当从外面乘车归来,总是抬头便或远或近地见着这山,跟即,心中也就似隐似显地有着诸多莫名的感受。这幅小小的油画,仍是就在上文说到的南门码头上画成的。单从画面看,也并没有什么特别值得一提的景致,不过是泊船之旁,几人或浣衣,或闲立,都隔着这清澈的江水,遥望着那若罩着一点微薄烟霭的山岸而已。说实在的,现在我都已经完全记不清画这画时的具体情景了。倒是记得,曾经有一次,我也没带画箱什么的,只是空身登上那山的主峰,独自依旧是兴致勃勃地闲逛上了好久,尤其是,还依照自己也不知是从哪时起养成的一个习惯:凡登一山顶,便要将其巅峰稍稍磨挫低那么一丁点儿,以满足自己深心那种难以道明说清的意愿……而今回忆起来,这也真是青年时期才会有的想法和举动呀!人人都有青年时期,人人青年时期都有属于他自己的言行特点。想我达某这人,也就从那么一种状态下,一步步地走向如今的我了。而只这“我”字中,内涵到底有多深广,谁个又说得清?倘只以最简单的话语说事,眼下的我,不过终成了一个生性简淡明达、跃出诸多琐俗之外而独善其身的文人与画者罢了。至若那每常放眼眺望这笔架山实体的当时,其心中,则有过多少或只可称作“幻梦”的想法啊!别的且不说了,记得,就连我“童山雷”这个已然使用了三十年之上的笔名,也都是一次自己好象是处在某种感慨之下,凝望着这山,倏地浮现上这心头的。咳,似乎已说远了些;不过,就权当是一个曾经年轻、曾经有过无数理想或欲望的文魄画魂,如今渐近暮年,却对着这画——他青年时代的手迹——及这痕迹中巨大神奇的笔架,所作的一番无干于世的喃喃自语吧。
………………………………………
本人《画中游附记·西画部分》,亦属相对私人性的资料,此前主要只发布于自己各博客或“空间”之内。现恭请各位订阅者予以点评,发表高见。倘是内中所涉及到的一些世事或人生经历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则作者我,将更会感觉欣慰。
另外,这西画虽为我青年时代之最爱,然而后来因为诸多原因,终至忍痛放弃。网络流行后,也曾将此前所作之油画连同素描、水彩及水粉等西画作品发布于一些艺术论坛,亦得到过不少网友的好评。这儿仍选取一些,以供大家参看——
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搜狐社区 笔墨丹青 鬼枴_べ鬼
粗看时还以为是哪位大画家的名作,再看时方知是出自江南达者之手。钦佩!
喜欢油画的浑厚、喜欢油画的朴质,更喜欢思度于油画中的无言表达......
——红袖添香 → 红袖论坛 → 读图时代凤箫吟
典型的重庆农村写照,画的好!
涉猎广泛且均有建树,非潜心琢磨者不能为也
麻柳林/林间小石桥都有梵高的感觉在里面,顶!
——四川美术网论坛 司马长风
来自生活的杰作 好
——四川美术网论坛 yangyunlou
这帖好看呢....呵呵
——四川美术网论坛 蜀郡野人陈风良
内容上很有亲切感......来源于生活的作品.
——四川美术网论坛 iloveyou
麻柳林有梵高的感觉,好啊
兄之油画亦很有实力!
——四川美术网论坛 云飞扬
楼主多才多艺,佩服啊
——四川美术网论坛 刀尖
真是好作品啊,,,,,,,,
——四川美术网论坛 陈学高
楼主,看了你的各类贴子,感觉你多才多艺,不知道最精的是哪门?
——四川美术网论坛 laoqiang
总体上不错,风景要好些。支持,努力。
——中国美术家协会网【中国油画论坛】阿春
象徐悲鸿老前辈的画,很好,我喜欢,风景也不错。
真的很经典。偏爱风景!
——中国美术家协会网【中国油画论坛】wgdxhn
有情、有趣、有生活。有品位,有功力,更有个性!向老师致敬!
——国画网【艺术杂论】周俊一
江南蜕心堂:原创艺文渊薮……
扫一扫或按一按,关注“童山雷”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