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答茶友质疑 —— 中国人的认知方式
首先还是要向雨尘兄再次表示敬意!!
您是第一位做到了在系统了解了我的理论体系后,再提出质疑的人。并且您不是单纯表达反对观点,而是论点、论据相互佐证,逻辑关系严密。
无论是对“确立'感知标准’方式”的质疑,还是您比较关注的“个体差异性”,以及对“'感知标准’对标'上限’”的费解,甚至最后还详细记述了您家乡“潮汕功夫茶”的开汤过程及其汤感控制机理,这无不显示出您严谨、博览、求证的态度。
您所提到的“潮汕功夫茶”我也是早有耳闻的,那里有国内唯一的传统茶事流派,而且建国前还有一支走出国门后扎根于马来西亚,形成了自己的功夫茶风格与流派,两者小殊而大同,殊途而同源。想必您也是自幼便得益于茶的滋养,浸淫日久,对茶之感情也一定颇深。所以与您交流与探讨也必将是有价值的!!
————————————
如您所说,提出质疑的不仅仅是您一个人。而在这群人里能像您这样做到如此详尽的前期理论文献翻阅工作的更是凤毛麟角,—— 除了我的学生,您应该是第一位。
您通过论据资料推导出的质疑论点,总体上是说得通的,貌似也的确当有此质疑。但如果您的现有论据具有明显缺失呢?那还能得到这言之凿凿的质疑结论么 … …
恐怕不能,—— 那究竟缺失了什么呢?
我们探讨的可是“茶”唉,“茶”可是要喝的呦。这种基于味觉体验的事物其理论也一定是基于其味觉经验建立的。相反,如果脱离实际感受而想当然的谈什么逻辑关系,则很容易流于“空对空”的概念纠缠,而终不得通幽门径。
想必您还没有喝到过我或我空山流门生所泡的那道茶吧 … …
更没有与我们对比开汤过同一款茶品吧 … …
对,您所缺失的正是这个理论技术体系的根基,—— 亲身体验。
我不敢放言我泡的茶就一定能让您觉得“好喝”,但我的开汤一定能够充分诠释我的理论。就像邹家驹邹老的“新生普应划为绿茶,陈放至多酚含量低于15%才能称之为普洱”的观点就算再不被人接受,但他的茶品能佐证他的理论一样。
我也是一直在坚持只就那些基于体验的茶学问题展开探讨。我们所谓的“最佳汤感”是有标准的,那就是“能够清晰、饱满的呈现出该款茶品所特有的层次、起落、变化 … … ”可千万别望文生义的认为您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 尤其是在您“没有跟我喝到同一道茶”之前,可千万别这么认为。您所理解的层次、起落、变化,很可能不是我所指的层次、起落、变化,因为这是一个基于共同感知经验的标准。前提就是要共同感知过。也是基于它的体验性,很难用语言文字描述清楚,所以我的文章里也很少深入涉及这部分内容,有也是用句“好喝”一笔带过。
所以您能意识到并揪出这个问题,足见其认真程度!!
再说“个体差异”,—— 其实您过分夸大了个体差异性。个体差异的确存在,但往往却是很微小的。如果您一味的强调那个个体差异,那我们设想一个极限状态:您身边应该还有人在吃树叶、青草,在吃生肉,甚至腐肉,在吃青涩的果实,为什么?个体差异么。
但现实怎样?我们身边几乎就没有这样的人。这又是为什么?—— 进化。
味觉很可能是生物最早的感知能力,它的进化过程也最漫长而充分。
从生食到熟食,从采集的多样性与不确定性到农耕时代的有限品种的极大确定性,使其功能日趋敏锐,细腻。通过有目的训练,大部分人都能感受到极其细微的滋味差异。
所以否认味觉喜好标准的共性,就是在否定人类共同的演化过程。—— 那些与我们的味觉喜好不同的猴子早就被大自然淘汰,再没有成为人的机会了。
曾经我以为以肉食为主的西方人可能与我们的味觉喜好不同,但我的朋友告诉我他曾给一位来自意大利的品酒师泡茶时,发现他甚至比很多国人都懂得欣赏茶汤滋味,而且他对浓度是有要求的。
所以除了极个别情况之外(个别情况参考之前文章),绝大部分人的味觉基本审美标准都是一致的,就算通过学习与训练获得了更高层次的审美能力,那也是建立于基本标准之上的,是您体不体会的到,享不享受的了的问题,而不是所谓我喜欢浓茶,他喜欢淡茶;你喜欢苦茶,他喜欢甜茶之类,这只能称之为品饮的“惯性倾向”,而“惯性倾向”≠“审美价值”。
而我们追求的是汤感的“审美价值”,这是一种高级的感知能力。
所以说到这儿,我有必要提醒你,一味的强调味觉的个体差异性很容易成为你习茶一途上一堵无形的“障念”,一扇无形的天花板。因为你认为那后面,是空的。
而所谓的“对标上限”,就好比书法学习中的临帖,既然我们判定“九成宫”是欧阳询楷书的经典代表,那你学欧体不临它临谁呢?茶也是一个道理,在通过试茶确定了该款茶品最具味觉审美价值的汤感呈现过程后将其定义为“标准汤感”,那学生所要做的就是在体验过“标准汤感”之后再试着把这种汤感再呈现出来。我说她第几水的汤感浓了、淡了、粗了、细了,饱满度够不够,只是在帮助她确认感受,如果像过去的师傅那样只看一眼,或吃一口学生的作品就说'不行!“那也是可以的,因为这个学徒是体验过老师所呈现出的那个”上限“的,而他知道自己还不够。
————————————
话已至此,其实您的质疑也引出了我一个早意识到,但迟迟未敢提及的话题,—— 认知方式。
之所以未提及,是因为这个话题太大了,而自感当下功力未到。但既然老天都把您派来为我创造了机缘,天命不可违,我就硬着头皮说说吧 … …
东 西 方 认 知 方 式 差 异
有没有发现,您所有论点、论据的组合与推导过程都十分严谨、缜密,—— 典型西方的理性科学思维。
西方的理性思辨发端于古希腊、古罗马那些位先哲,后经“文艺复兴时期”逐步完善,到“工业革命”之后得到了飞速发展,成就为现代应用最广的科学思维。虽在明清就有传教士将西方科技带入我国,但仅限于皇室统治阶级才能接触到,而真正被全民所接受并推崇则还是要等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才开始的。
西方科学思维逻辑严谨、客观,讲求实验实证、系统归纳。搭建起的科学理论大厦推动了人类的认知水平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我们更是得益其中。这也使我们理所当然的习惯了运用理性的科学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看待事物。
但请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讨论的主体,—— 茶。
这个发源于东方,拥有上千年历史的一堆树叶,被文人士大夫阶级所推崇,后普及至民间,传至东瀛成为日本茶道,再贸易至西方成为人们趋之若鹜之品。
但悠久精深的中国茶文化显然不是通过理性的科学思维建立起来的,而是基于东方传统所特有的一种“感性认知方式”建立起来的。
这种古老东方的认知方式具有注重体悟、“诗性思维”、宇宙整体观、比类取象、想象力丰富生动等特点。
这使得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中国茶文化也必将与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相辅相成,构成了统一的整体,能实现充分的相互诠释。
而“诗性思维”是在其经历了某种事物的美好体验之后自然产生并被刻意提取出来的一种审美能力,这也必然使茶逐步孕育出它的审美价值。
中国人习惯于“形象思维”,把思考对象具象化,而很少去做数据量化的抽象工作,—— 他们更讲究“经验”,而这个经验一定是“具象经验”。就比如火候的把控,老嫩的判断,滋味的程度等,统统属于“具象经验”。有位台湾茶人就跟我抱怨过美国人跟他学种茶、采茶、制茶的工艺时,总在找他要各种数据标准,什么温度啦、芽叶采摘尺寸标准啦,这让他很挠头,他只能说,“你照着我这样来就行啦!”
中国其他审美领域如书法、绘画、戏曲、音乐等都是建立在“感性认知”基础上的,—— 我一定要感受到它的美才可以,既这种美要具有内在的体验价值。
举个例子,乌龙茶的部分发酵本是绿茶工艺失误所导致的,这要是基于严谨的理化工艺要求,这是要报废的!而中国人没有,他先是嗅到了它的香,并进而想要尝试它的水,于是成就了一个全新的茶类。这就是感性认知的优势,它追求与人的交互体验,或者说追求二者整体感的审美体验。
反观西方,早在古希腊时代人们就已经将美定义为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存在了,并规定了美的标准形制。比如,对称、平衡、黄金分割、正圆、椭圆、正方、长方、圆柱、立方、球体等,只要符合这种形制标准,它就是美的,与你能否感受到美无关。而中国人则更愿意追求那种自然的变化,—— 哪怕是具有普遍性的审美形制,也要追求变化,所谓“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之类。而要体会这其中的细腻差别,单纯抽象的理性思辨式的学习是很难充分的。这也导致了东方所特有的一种传承教学方式的存在 —— 口传亲授。无论是佛陀、孔子、书家、画匠、还是门口豆腐坊的马寡妇,抑或是我,都更倾向于这种传授方式。究其根本原因,就是这些东方技艺的获得大都是要建立在师徒充分共同感知经验的基础上的,甚至有人称其为“经验科学”,虽然可能不太严谨。
这种学习方式的最大特点是它更关注“次第的因果关系”与“最终的结果”,为此他将进行更深入与细腻的体会,哪怕他所发现的因果关系并“不符合”当下的科学理论也没有关系,—— 从这点上讲,其实它更客观,更充分,更具探索精神。而其对立面就是“唯科学论”,就是妄图以现有的科学理论思考与解释世间的一切,—— 这背后其实是盲目与惰性。
重 新 审 视 当 代 茶 学
说到这儿,您应该已经意识到了我欲说还休的苦衷了吧 … …
中国当代茶学的建立,即建国后的茶学发展方向一直是以“科学思维”为主导,这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国茶产业的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各种基于成分元素分析、理化参数指标的茶学研究机构遍地开花,一派热热闹闹的繁荣景象。就连我的“开汤理论”都不得不“标榜”为“是基于理化分析与搭建数学模型而建立的 … … ”虽然我最后不得不加上一句“… … ,并最终回归于感知层面的理论体系。”
但我隐隐感觉到,当代茶学的方向跑偏了 … …
一套茶艺体系自台湾引进过来,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沦落为一套空洞的形式主义,外加一套茶叶成分检测报告,充其量再聊聊养生、保健,这就是中国当代茶学的现状。
一个拥有上千年历史的传统瑰宝,被折腾成了这副德行!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它背离了中国传统的认知方式这个根本。
茶之为茶,滋味也。
茶当年征服日本,使其不惜做“梁人”也要把茶树弄回日本,靠得应该不是茶艺表演吧?
茶当年征服西方人,使其不能自拔,靠得不是你的质检报告吧?
另外,茶的种植加工早已普及,世界各地但凡适宜种茶者早就有茶出产了,人家凭什么还要买你中国茶?虽然你是发源地,—— 那又如何?
滋味!还是滋味!以上种种问题的答案就两个字,—— 滋味!
中国的瓷器很美!我没有,也做不出来,所以我要买!
中国的茶很好喝!我的茶没有它好喝,所以也要买!
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回到滋味上来,回到感知上来,中国的茶还能再次征服世界 !!
科 学 思 维 与 感 性 认 知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阶段性,最适合其发展的历史阶段过去了,那就是过去了,硬拽尾巴也是徒劳。既然时代已经发展到今天,一味地恢复东方传统的感性认知方式也不太现实,小野二郎培养个做寿司的职人,出徒都要十年往上。这在正值高速发展的当代中国,显然没有市场。
而西方纯粹的科学思维我们也发现它并不完全适合这个在中国土生土长的茶行业。
所以,我的“空山流开汤理论技术体系”其实是在尝试结合中国传统的感性认知方式与现代理性的科学思维,在它们各自擅长的方面发挥其各自优势:需要充分体验的就发挥感性认知的优势,需要量化分析的就发挥科学思维的优势搭建数学模型。我最终的目的就是通过这个理论技术体系能够确定并呈现出一款茶当下的最佳汤感,并努力使其变得可控,进而使茶能够在其根本的“滋味”上体现其价值。
明知自不量力,姑且一试吧。
若有同往者,共勉之 … …
而关于“潮汕功夫茶”开汤的技术内容,我将在下期以技术帖的形式阐释我对它的理解。
就到这儿吧。
·我是空山,这里是空山茶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