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医蔡华侨

介绍一位中医师给有缘人

蔡华侨医师

1944年出生。

诊断功力超乎常人,对癌症有其独到的解决方法。

把脉后,医师会用笔在患者身上标示贴药位置,然后就交给助手把草药贴上去,如此而已,不开药,不吃药。

蔡华侨医师的趣味介绍→另类一日游

把脉不是万能,医生也不是神,所以,有病要直说!不要考验医师的把脉功夫!把脉只是中医诊病的方法之一(望、闻、问、切),你不说出病情,医生不可能光靠把脉就能知道你所有的毛病!

不要有太多痊愈或根治的幻想!医生只能帮你改善病情而已,你的致病因子仍然没变,所以时间一久,同样的毛病还是会再出现!(DNA不变、生活习惯不变、饮食不变、作息不变、生活环境不变、工作性质不变....)

贴药部位的照护:

贴药是新鲜草药泥,绿色味香,跟市面上的干性药膏不一样。

贴药部位的皮肤会产生一些药物反应,例如:灼伤感、刺痒、红斑、紫斑、起水泡、流黄液....等,这些都是发泡疗法的正常现象,不用担心,有些患者就是因为无法忍痛而中断了疗程,十分可惜!

不要小看草药的功效,它连癌症都有办法拔除,所以,相较之下,小小皮肉之痛还是值得忍耐的!

蔡医师交代:贴药处千万不能擦药!保证绝对不会感染!(站长补充:我猜想蔡医师的药草是比较特别的,有别于其他发泡疗法常用的药剂,所以他才敢拍胸脯说:绝对不会感染!)

洗澡时,请不要用肥皂搓洗贴药处,用温水冲洗即可!

起水泡的处理:用干净的牙签斜斜地刺破皮膜→用卫生纸吸干流汁→覆上几张新的卫生纸,再用透气胶带固定。如果水泡一直冒出来,就重复上述的动作!有时候卫生纸会干黏在伤口上,请勿直接把卫生纸撕掉,否则会连同皮膜一起撕掉,导致真皮裸露,增加疼痛!最好是用温水润湿,等卫生纸软化后,再轻轻撕掉卫生纸。

起水泡、流黄液会持续二天,这段期间最不舒服,只要熬过这二天,不适感就会逐渐消失,伤口也会慢慢干燥、脱皮,恢复正常肤色!(脸部约3周就能恢复正常肤色,身体则需几个月至一年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肤色。)

爱美的患者请自备帽子,头皮敷药后可以遮丑!

蔡医师交代:一年要吃三次解毒的药,每四个月吃一次行血的药,药单向药房询问即知!春秋二季要进补,十全大补汤即可!

药物贴敷疗法(发泡疗法)

药物贴敷疗法又名发泡疗法、天灸、自灸、冷灸,是属于中医内病外治的疗法,历史相当悠久。在湖南马王堆汉代古墓出土的医书中就有大量贴敷疗法治疗疾病的记载,如《五十二病方》中记载了约300个医方,外用药方就有106个,其中大部分是贴敷剂。

药物贴敷疗法是通过药物刺激穴位或患处达到治疗目的,一般要求达到发泡化脓,把发泡看成是取得疗效的关键!《针灸资生经》记载:“凡着艾得灸疮,所患即瘥( ㄔ ㄞ ˋ),若不发(泡疮),其病不愈。 ”发泡疗法使用的药物多是辛香走窜或厚味力猛之品,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常使局部皮肤充血或局部起泡如火燎,形成灸疮。因此,了解发泡疗法施术后的正常反应,并向患者解释本法的特点,同时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避免不良反应,减轻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和身体上的痛苦,消除其恐惧心理,巩固治疗效果是十分必要的。

发泡疗法有别于燃烧艾草的热灸,所以又称为冷灸。

《黄帝内经》:“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经络不通,百病丛生,所以,祖先们想尽办法,发明了各种方法来疏通经络,例如:推拿、气功、导引、刮痧、拔罐、针灸、吃药...等。其中推拿、刮痧、拔罐、针灸就是利用刺激身上的穴位来打通经络,达到治疗的效果。而疗效的好坏则取决于刺激量是否足够,换句话说,刺激量要够强、够持久才能充分展现疗效!发泡疗法在疗效上大放异彩,就是因为它对穴位的刺激量够强,也够持久,而且副作用很低!

古人说:“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意思是想要身体健康,足三里的灸疮就要保持流脓流汁的状态。站长曾经用艾草灸背后的疼痛点(肺俞附近),灸一整排,结果皮肤起泡流汁,经过好几天灸疮才干燥。神奇的是,自此一段很长的时间,至少二个月以上,背痛都没再犯。

外敷不经肠胃,所以不伤肠胃。外敷对肝肾的伤害也较小,因为它不全然是靠药物的药效,一部分的疗效是透过刺激表皮的经络穴位。大家都知道,只要是药物,肝肾都必须将药物分解排泄出去。同样地,外敷药物也会对肝肾造成伤害,只是它使用的剂量浓度没有内服药那么强,而且皮肤的吸收也不会那么迅速,稍有不适,还可以随时拿掉敷药,所以对肝肾的伤害比较轻微。外敷最可贵的是启动内药,透过刺激皮肤的穴位来启动内药系统。内药与外药不同之处是外药只能单向调节,常常造成过与不及的问题。而内药则是可以自动双向调节。例如:降压药只能降,不能升,而且剂量很难刚刚好。

《敷贴不求人》:“中药敷贴,药物通过体表皮肤或黏膜吸收,药物的直接作用是明显的,能收到与内治同样的功效,甚至比内服药物疗效更优。因为口服药物经胃肠道时会被消化酶或消化液部分破坏,而外用药则是直接吸收,可保证其全部有效成分在血液中常保持一定的浓度,充分发挥药效!”

《中国贴敷治疗学》:“贴敷疗法属中医外治之法,是在发挥药物治疗的同时,发挥了经络腧穴对人体的调节功能,是二者相互协同、相互激发和迭加的结果,较单纯用药、针灸均有一定的优势;另外,药物小剂量作用于腧穴,通过经络、气血使其直达病所,可产生相对较强的治疗结果,同时避免了因肠胃、静脉、肌肉等途径较大剂量给药而产生的药物毒副作用和抗药性的弊端。”

《中医内病外治》:“发泡疗法是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捣烂或研末,敷贴于皮肤或穴位使之发生水疱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这种疗法在民间已流传1600余年,由于适应症多,疗效好,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至今盛行不衰。民间使用的药物,多系采用鲜品,常受季节限制,而且必须现采现制现用,诸多不便。一般用量偏大,常使水疱融合成片,由于皮损面积大,渗出液多,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往往容易继发感染,愈后遗留瘢痕。我们从诸多的发泡药中筛选了不受季节限制的斑蝥、白芥子两味,研成细末,用二甲基亚碸调制成“发泡膏”,每次仅取如麦粒大一团,置于2cmX2cm胶布中心,贴于有关穴位,3小时揭去后,仅发出如黄豆大小的水疱,在水疱隆起的过程中微有胀疼,儿童也可接受。3~4天后水疱即逐渐干瘪结痂,一般不会感染,愈后不留瘢痕。本法古称“天灸”,我们根据灸治原理,扩大治疗病种,每周仅贴一次,比针灸更为方便。通过临床实践观察,发泡法确有良好的止痛、平喘、消炎和抗过敏作用。现正考虑将发泡膏改用小锡管包装,使用时剂量更易掌握,而且携带方便。”

《理瀹骈文》:“余施诊专以膏药为主,因贫人购药为难,膏药则更便也。凡治上焦风热及内外热症,并用清阳膏。外感风热,初起头痛者,以一膏贴太阳并风门,风即散,无传经之变。内热者兼贴膻中,夹食者并金仙膏。如入里后欲清者,加硝石散糁膏贴。欲下者,贴膏后用硝黄散,以鸡子清调,敷胸腹,虽结胸亦能推之使下,屡试皆验。中焦郁积,用金仙膏为多,气痛、腹痛立效。疟疾,先用金仙膏贴胸口即轻。数发后可截者,用散阴膏加药末,贴项后第三第四骨两骨中间,先一时用生姜擦后再贴,并贴一膏于脐上,再以生姜两块捣敷两膝盖,轻者即愈,重者两张必愈。三阴疟,虽数年者亦效,忌口十日,免复发,并无后患。痢疾,无论老少皆用金仙膏,一贴胸口,一贴脐上,轻症半日腹响泄气,小便通利,胸中廓然即愈;重症逐渐减轻,不过数日亦愈。此二症夏秋最多,余治愈不止万人,特为拈出。下焦寒湿用散阴膏为多,若上热下寒者贴足心,脾虚泄泻者贴脐并对脐,皆效。风寒湿痹,筋骨疼痛及跌打闪挫,一贴即愈。三膏治症甚多,内外症皆可用,此举其至验者,余膏如行水、养心、清肺、滋阴、健脾、扶阳数膏,皆不可少,亦有试皆效。重症酌用糁末专治尤应,外症则始终只用云台一膏,加以敷药、糁药,亦不用内托服药,并不用刀针升降等药也,拟将全方另为刊刻,故兹不多赘。”(站长补充:行水、养心、清肺、滋阴、健脾、扶阳、云台,都是膏药的名称。糁:煮熟的米粒。)

推荐书目:

《理瀹骈文》--清‧吴尚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国贴敷治疗学》--田从豁、彭冬青--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医内病外治》- -吴震西、吴自强--人民卫生出版社

《常见病敷贴实效方》--张先锋--化学工业出版社

《天灸疗法》--伦新医师主编--万里机构‧得利书局出版

《敷贴不求人》--欧广升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三伏贴

三伏贴是利用冬病夏治的原理,利用夏天的热气来驱逐体内的寒气。一般选取的时间是夏至到立秋这段时间,每隔十天敷贴一次,更严格的说法是在每伏的第一天在穴位上进行敷贴。一般来说,对于各种关节炎、腹泻、气管炎等,都有非常好的效果。

具体作法是:炙白芥子、元胡各21g,甘遂、细辛各12g,上4药共研细末,为1人1年用量,每年夏季三伏天使用,每次1/3药量,用生姜汁调成糊状,分别摊于直径约3cm的油纸上,贴在背部肺俞、心俞、膈俞6个穴点上,然后用胶布固定,一般贴4~6小时取下,每隔10天贴1次,即头伏、二伏、三伏各贴1次。田从豁教授说,该方中炙白芥子火候和生姜汁的浓度是关键,所以每次药物配制好后,要求防治组人员一定要先在自己身上贴治体验,符合要求后才能大量给病人应用,以减少患者的痛苦。他解释,这是因为贴药产生温热刺激,加上保持时间较长,容易起泡。1969年,有的医生没有经过自已试贴,就直接大量给病人贴治,结果使很多病人背部发泡很严重。但同时也发现,很多贴后起泡的病人,效果都较突出。由此使研究人员认识到,贴药起泡重者,形成无菌性化脓,符合古代的瘢痕灸法。虽使患者有一定的痛苦,但对一些久治不愈的顽固性哮喘,在患者同意下,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法!

临床实验证明,通过治疗前后皮疱液内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免疫球蛋白A、G的含量和淋巴细胞转化率等检查表明,贴药后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贴药后血中嗜酸性细胞明显减少,说明贴药可降低机体过敏状态。贴药后血中皮质醇有非常显著的提高,说明贴药能使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得到改善。他体会,连续贴治三个夏季的比贴治一个夏季的疗效好,疗效随贴治年限而提高。同时证明,喘息型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在夏季缓解期贴治疗效更好,有预防复发的远期作用,药不宜放过久,现用现调现贴效果更好!

古法:

清代‧張璐《張氏醫通》:“冷哮灸肺俞、膏肓、天突,有應有不應。夏季三伏中,用白芥子塗法,往往獲效。方中白芥子一兩,延胡索一兩,甘遂、細辛各半兩,共為細末,入麝香半錢,杵勻,薑汁調塗肺俞、膏肓、百勞等穴,塗後麻蜇疼痛,均勿便去,候三炷香足,方可去之,十日後塗一次,如此三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