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人物谈 | 王濛之三:人物品藻活动的权威评论人
玄怪录·杜子春略
三,人物品藻活动的权威评论人
人物品藻活动从汉代一直持续到王濛所在的东晋时期,但其间活动初衷和评价标准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汉代和曹魏时期人物品藻活动都是选拔人才的主要渠道,具有实际社会作用,但二者人物品藻活动中评价的标准却各不相同。汉代号称“以孝治天下”,所以人物品藻的评价标准为以“孝”为核心的道德要素;曹魏时期注重“任人唯贤”,所以人物品藻活动中把才能作为首要标准。不过从曹魏时期开始逐渐推行“九品中正制”,其结果就是为门阀世族子弟大量进入国家政界打开方便大门。“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局面的形成,使人物品藻选拔推举人才的实用功能变成了装潢和摆设。于是,人物品藻活动的评价标准便逐渐脱离道德和才能这些实用性标准,进入到审美性标准的阶段。到王濛所在的东晋后期,以审美为主要评价标准的人物品藻活动已经成为主流。作为当时人物品藻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和权威评论人,王濛的人物品藻活动基本体现了人物品藻活动发生重大转折的时代文化变迁。
作为当时盛行的人物品藻活动权威评论人,王濛对当时很多重要名人都有过品鉴评价,如:
王长史叹林公:“寻微之功,不减辅嗣。” (《世说新语·赏誉》)
王、刘听林公讲,王语刘曰:“向高坐者,故是凶物。”复更听,王又曰:“自是钵后王、何人也。” (《世说新语·赏誉》)
把支遁的学术成就比作当年玄学的开山人物何晏和王弼,也算是极高评价了。又如:
谢太傅未冠,始出西,诣王长史,清言良久。去后,苟子问曰:“向客何如尊?” 长史曰:“向客舋舋,为来逼人”。(《世说新语·赏誉》)
“以言知人”是刘劭在《人物志》中总结的人物品藻的重要方法途径,王濛采用这种方法,经过充分的语言交流,对尚在弱冠中的谢安作出“向客舋舋,为来逼人”的评价,可谓中的之语。又如:
戴安道年十余岁,在瓦官寺画。王长史见之,曰:“此童非徒能画,亦终当致名。恨吾老,不见其盛时耳!” (《世说新语·识鉴》)
从年仅十几岁的孩子画作中看出戴逵未来的画作成就和名气,其深远预见和深邃洞察非同寻常。与当时其他审美性人物品藻评价有所不同的是,王濛的人物品藻不仅与时代的审美风气吻合,而且还往往能蕴含一些深刻的哲理:
王仲祖称殷渊源:“非以长胜人,处长亦胜人。” (《世说新语·赏誉》)
“以长胜人”是指以自己的优点长处胜过别人,“处长亦胜人”则是指对待自己优点的态度也胜过别人。一般的人物品藻大抵能到前者(以长胜人),后者(处长亦胜人)则不仅别出心裁,而且也非常典型地反映出王濛观察品味人物的深刻细致。又如:
王长史谓林公:“真长可谓金玉满堂。” 林公曰:“金玉满堂,复何为简选?” 王曰:“非为简选,直致言处自寡耳。”(《世说新语·品藻》)
按照一般的思维逻辑,“金玉满堂”除了指才学丰富之外,同时也含有表达充赡的意思。所以支遁以此二者为基本前提,对刘惔语言表达的“简选”与王濛评语所言“金玉满堂”之间的矛盾提出质疑。而王濛一句“言处自寡”则把语言表达的多寡与才学是否丰富分离开来,认为刘惔不是简选言词,而是本来语言表达就惜字如金。以简练的语言表达达到“金玉满堂”的效果,不仅是刘惔本人的过人之处,更是王濛认识人,评价人的过人之处。
(未完待续)
(本文节选自宁稼雨《王濛:士人文化人格精神的范本》,《文史知识》2021年第七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