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寿命的疑问?
长生不老一直是人类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古代的很多帝王对永生都有着近乎狂热的追求。他们炼丹服药以求长生不老,却不知这些丹药绝大多数都含有有毒的重金属,在体内很难代谢,长期服用会导致大量的金属在体内累积,不仅不能延年益寿,反而会因此一命呜呼。我们熟知的秦始皇嬴政、唐太宗李世民等人,都是在壮年早逝,这与他们服用“仙丹”不无关系。
由于自然灾害、战争、疾病、生产力低下等因素,古人的平均寿命往往只有二三十岁。2019年5月发布的《2018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为77岁,巨大的差异发人深省:人类寿命的极限究竟是多少呢?人类能否实现长生不老呢?……
1. 800岁的彭祖
据《国语》和《史记》记载,古代有位叫彭祖的人活到了“800岁”,甚至古代著名医学家的葛洪还为他单独立传,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彭祖
原来在彭祖的家乡——现在的江苏省徐州市,有一种以60天为一年,俗称“小甲子”的特殊记年法。据此换算一下,彭祖活了约48000天,就是132岁左右。与普通的古人相比,彭祖的寿命的确是一个奇迹!难怪后人对彭祖尊敬有加,于是“800岁的彭祖”这一说法便口口相传下来。
2. 73、84的传言
在民间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话——“73、84,阎王不叫自己去”,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73岁和84岁是老年人的一个坎,很多老年人都在这一年龄去世或是遭遇重大的疾病。为什么人们会有这样的认知呢?
其实,这一说法缘于古人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推崇。孔子(前551—前479)享年73岁,孟子(前372—前289)享年84岁,以孔子和孟子为始祖的儒家思想统治中国两千多年,其影响远播四海,流传至今。人们为了表达对两位儒家大师的崇敬,把自己的寿命定位为不能超越这两位圣贤,于是就有了这样的民谚。
孔子(前551—前479)
孟子(前372—前289)
这一说法深入人心的另一个原因缘于心理学上的“心理暗示”。我们身边的老人并非仅在这两个年龄去世,只是因为有着“73、84阎王不叫自己去”的说法,大家就对这两个岁数去世的老人特别地在意。每当听到有人在这两个年龄去世,就会对这一说法加深一次印象,相当于在脑海中又进行了一次强化。久而久之,这样的说法便在心里固化下来。
3. 10岁的年龄,80岁的面孔
正常情况下,人类的面容和年龄应该是基本相符的,即便不时地出现一些所谓的“逆生长”现象,其实是与个人的心态、生活习惯、保健方式、化妆手段等因素密不可分。
从本质上讲,年龄增长与衰老保持对应关系才符合自然规律。从呱呱坠地的孩童到两鬓如霜的老者,我们的容颜会逐渐发生变化,会增长皱纹,会产生白发,身体的机能也会发生退化,甚至会出现驼背、行动迟缓、言语缓慢等现象。
衰老的过程
现实生活中还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可能只有几岁,但是看起来就像七八十岁的老人一样,满脸的皱纹、花白的头发,甚至有的人还出现了驼背和蹒跚等现象。其实,他们是早衰症(又称儿童早老症)患者,他们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发育延迟、头发稀少、皮肤老化、头皮血管突出、骨质疏松等。这些儿童正是含苞待放的年龄,为什么会出现衰老呢?
研究发现,早衰症和遗传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些患儿一般在20岁前就会死亡。有人做过比较,早衰症患者每过1天相当于正常人过10天左右,就像《西游记》里描述的“天上一天,地下一年”一样。早衰症的发病率在八百万分之一到四百万分之一,如果家族中没有这方面疾病遗传史,除非发生基因突变,否则不必担心这种疾病发生在自己和自己的孩子身上。
早衰症给我们释放了一个重要的信号,那就是在人体中一定有着控制衰老的信号机关,当这一机关被触碰释放的时候,就会开启人体的衰老进程。
4. 裸鼹鼠的启示
裸鼹鼠是一种形态极其丑陋的啮齿类动物,看上去就像生化灾难中的变异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地下,裸鼹鼠的眼睛高度退化,几乎丧失了视觉,它的皮肤表面几近无毛,在身体两侧从头到尾长着40根触须,用来辨别方向和寻找猎物。但它却被科学家高度赞誉:“它的基因密码可以揭开人类长寿的基因宝盒。
裸鼹鼠
裸鼹鼠的寿命可达30年,大概是普通家鼠寿命的10倍。30岁的寿命也许让很多人觉得不以为然,但是如果换算一下,裸鼹鼠的寿命相当于人类活到500岁。裸鼹鼠为何能够如此长寿呢?
科学家卡尔·罗德里格斯研究发现:裸鼹鼠的细胞因子具有保护体内蛋白质酶的功能。人类在通过酶处理体内存在的垃圾,如代谢废物时,自身的蛋白质也会受到相应的损伤,最终导致细胞的死亡,这就相当于日常的生活用品存在磨损一样。裸鼹鼠的细胞因子可以有效地保护垃圾清扫工具——蛋白酶的活性,这样就延缓了衰老的速度。
另外,裸鼹鼠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特点,它从来不会罹患癌症。2013年顶级学术期刊——美国《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裸鼹鼠的研究文章,研究发现在裸鼹鼠体内存在着一种叫作透明质酸的物质,这种物质在细胞表面大量富集,使得细胞之间的联系变得相对敏感,当细胞接触过于紧密时,透明质酸就会发出指令,让细胞停止分裂,从而阻止了癌细胞的发生。
自然杂志封面
裸鼹鼠是科学研究的模式生物,对它的研究一直在持续进行中。裸鼹鼠身上有许多秘密有待揭示,我们期待有一天,通过它的帮助,人类能获取千百年来一直渴望的“超能力”。
生物学家通过对选定的生物物种进行科学研究,用于揭示某种具有普遍规律的生命现象的生物物种。此时,这种被选定的生物物种就是模式生物,如线虫、果蝇、非洲爪蟾、蝾螈、小鼠等。它们有一些基本共同点:1.有利于回答研究者关注的问题,能够代表生物界的某一大类群;2.对人体和环境无害,容易获得并易于在实验室内饲养和繁殖;3.世代短、子代多、遗传背景清楚;4.容易进行实验操作,特别是具有遗传操作的手段和表型分析的方法。
模式生物豌豆
5. 寿命的半数疑问
目前的研究认为,人的理论寿命应该在120~150岁,但是现实生活中能够活到这个岁数的人却寥寥无几,甚至很多时候达到理论寿命的一半都很困难呢?
理论寿命是在各种条件都很完善,身体中的细胞没受到任何损伤的前提下才能够达到的。现实中,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对身体有害的因素,包括食物的污染、弥漫的雾霾、自身的疾病等,这些因素对人体都会产生很大的危害,这些危害逐渐累积,不断地损伤着我们的基因、破坏着我们的遗传物质、损害着我们的器官。因此,目前看来理论上的极限寿命在短期内是难以实现的。
雾霾
基因的损伤
从外界的环境和内在的基因着手,不断地寻找新的方式来延缓人类的衰老步伐,拨慢生命时钟的转速,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增加我们寿命的阈值。